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趙之琛
趙之琛
出生 1781年
逝世 1860年
國籍 中國
籍貫 浙江錢塘
民族
年代
研究領域
篆刻
  • 趙之琛,(公元1781——1860年),浙江錢塘人。字次閒,號獻父、獻甫,又號寶月山人,齋號補羅迦室。蝶隱園書畫雜綴作趙之瑛。清代著名的篆刻家和書畫家,精心嗜古,邃金石之學,篆刻得其鄉陳豫鍾傳,能盡各家所長。嘗為阮元摹刊鐘鼎款識,兼工隸法,善行楷。畫山水師倪、黃,以蕭疏幽澹為宗。花卉筆意瀟灑,傅色清雅,大有華嵓神趣。間作草蟲,隨意點筆,各種體貌,無不逼肖。然丈尺之幅,腕力已薄,雖不能追蹤古人,亦當抗衡奚岡、方薰、黃易。

[1]

  • 布衣終生,擅長金石文字,晚年信佛常寫佛像。書法篆、隸、行、楷自成一格。篆刻師從陳豫鍾,取黃易、奚岡、陳鴻壽等各家之長,集浙派之大成,所作章法平穩,印文秀美,用刀挺拔,印款澀辣。被後人作為學習浙派刻印的蹊徑。西泠八家之一。著有《補羅迦室集》、《補羅迦室印譜》。
  • 趙之琛是浙派篆刻的代表人物,繼「西泠四家」(丁敬、蔣仁、黃易、奚岡)之後,入列「西泠後四家」(陳豫鍾、陳鴻壽、趙之琛、錢松),前後四家合稱「西泠八家」。為陳豫鍾弟子,又取黃易、奚剛、陳鴻壽三家之長,在篆刻技法上可謂集浙派之大成。在嘉慶、道光之後聲名卓著,效之者甚夥。

[2]

  • 次閒作印,力求巧妙,章法整穩而內含姿態,刀法滯重而蘊藏輕峻。他尤以切刀之法見稱印壇,然其所以得之處,亦失之處,風格由此出,亦囿於此。至於晚年印作,則已多顯習氣,正後人「燕尾鶴膝」之譏;刀法之外,其格局亦少創意,趨於僵化,邊框處理亦細碎稍微。其印章邊款,則別具一格,字體隸行結合,下刀生辣,線劃挺勁。他勤於奏刀,今存世印作有千餘枚之多。
  • 於金石文字之學有紮實的工夫,阮元著《積古齋鐘鼎彝器款識》內所摹寫古器文字,多出其手。據說他平日足不出戶,潛心書畫篆刻,並常摹寫佛像,故有齋號「補羅迦室」。

[3]

  • 《補羅迦室》一印可算其代表作,是其自用印。章法、篆法、刀法均極講究,如其中「羅」字的下左偏旁和「迦」字的走之旁,簡而代繁,既是浙派的典型結構法,又可見其用心之謹慎。
  • 篆刻之外,趙之琛書畫兼攻,而山水、花卉之作自成面目,另有韻致。一生不仕,晚年在太平天國戰亂中流離失所,客死他鄉。有《補羅迦室集》行世。
  • 趙氏生活的年代,封建社會已近尾聲,文人畫已趨式微,文人畫最後一次振起的海上畫派已露端倪。趙之琛與海上畫派之間雖無直接聯繫,但其畫風中還是或多或少透露出某種繪畫體格流變轉換的消息,因此,從某種意義上說,也可將趙之琛視海上畫派之前的過渡性人物。

[4]

目錄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