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走馬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走馬鎮 位於重慶高新區直管園西南部,東鄰高新區白市驛鎮,南接江津區,西靠璧山區,北連高新區金鳳鎮,幅員面積29.9平方公里,鎮政府駐走馬鎮走新街5號。截至2019年底,走馬鎮戶籍人口2.2萬人,常住人口2.9萬人,下轄10個行政村、1個社區。

2020年7月,全國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重新確認走馬鎮為國家衛生鄉鎮。

基本概況

走馬鎮自然人文資源底蘊深厚,擁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國歷史文化名鎮、中國曲藝之鄉、中國傳統村落(椒園村)四塊國字招牌。有市區級文物保護單位5個、文物保護點18個。採錄民間故事13915個,記錄民間歌謠、諺語等10000首(條)。走馬鎮已成功舉辦十九屆走馬觀花旅遊文化節、三屆「走馬杯」講好中國故事曲藝展演,先後被評為國家級衛生鎮、市級中心鎮、重慶市美麗小城鎮、重慶市36個特色小鎮之一。

歷史沿革

走馬鎮座落在一山崗上,此山崗形似一匹奔騰的駿馬,故名走馬崗。據考古資料佐證,早在東漢時期,這裡就有人聚居,宋代人口漸為稠密,明清尤甚。明代屬鳳山里。清代初形成集市名走馬場。清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改編屬慈里九甲。

1929年,設巴縣走馬里;1930年6月建走馬鄉。

1950年12月成立走馬鄉人民政府委員會。

1958年9月建走馬人民公社,次年2月改稱走馬管理區,1960年12月復稱走馬人民公社。

1968年5月成立走馬公社革命委員會,1981年1月撤銷走馬公社革命委員會,恢復走馬公社管理委員會。

1982年復名走馬鄉人民政府。

1993年12月撤巴縣走馬鄉建巴縣走馬鎮人民政府。

1995年3月從巴縣劃入九龍坡區管轄,改名九龍坡區走馬鎮人民政府。

2019年12月24日,重慶市第五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四次會議通過了關於重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行政管理事項的決定,走馬鎮正式納入重慶高新區直管園範圍;2020年1月1日起,重慶高新區管委會對直管園實行經濟社會一體化管理。[1]

地理環境

走馬鎮位於重慶高新區直管園範圍內,東鄰高新區白市驛鎮,南接江津區,西靠璧山區,北連高新區金鳳鎮。地形地貌獨特,境內平壩、低山、中丘及深丘星羅起伏。地勢為西高東低、南高北低,平均海拔高度300~400米。最高點為慈雲村境內縉雲山脈的多子山頂峰,海拔720.7米;最低點為椒園村孫家灣,海拔290米。走馬鎮屬於北半球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四季分明,全年平均氣溫18.6℃,極端最高氣溫42℃,最低氣溫-3℃,無霜期290~345天,年平均降雨量1100毫米,日照時數1170小時。境內有煤、天然氣、青石等資源,縉雲山脈天然森林植被十分豐富,國家級保護植物有數十種。

經濟發展

用現代信息技術改造傳統產業,着力引進高新技術產業,增強產業集聚力。着力改善營商環境,通過挖潛力、提效能支持企業做大做強。2019年,走馬鎮全年實現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7.07億元,同比增長4.18%;固定資產投資2.12億元;限額以上批發零售業商品銷售額7.22億元,同比增長22%;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908.5萬元,同比增長7.38%;新增各類市場主體346戶。

堅持「農文旅」深度融合發展,推動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型升級,結合鄉村振興戰略,大力發展特色鄉村旅遊,打造「四季觀花、四季采果」都市休閒旅遊目的地,「走馬觀花」品牌家喻戶曉,每年接待遊客100餘萬人次,旅遊收入8000餘萬元。

融入高新區後,全鎮堅持以「服務高新區、建設高新區、發展高新區」為工作主線,在西部科學城和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中展現走馬作為、貢獻走馬力量!

交通情況

走馬鎮處於主城門戶位置,距離重慶市區僅21公里,緊鄰江津雙福新區,距璧山城區16公里,是重慶除磁器口外離市區最近的古鎮,位於重慶大都市一小時黃金休閒旅遊度假圈內,距成都僅290公里,具有承東啟西的先天優勢。轄區有成渝高速、繞城高速、九永高速等3條高速公路穿境而過,華岩隧道西延伸段、金曾路南延伸段、七縱線等規劃道路有建設,廣闊便捷的路網為走馬鎮的大開發、大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風景名勝

走馬古鎮位於成渝古驛道旁,義園茶館、一品棧茶館、萬壽宮、禹王廟、關武廟戲樓、利源客棧、西南關客棧、文昌宮、魁星樓、走馬書院等古蹟見證了明清時期的繁榮。古鎮街道由青石板鋪就,川東民居建築古色古香。喝茶講故事唱川戲成為地方民間文化一絕。古驛道上的三道碑、巴縣西界、沿途的宋窯遺址、古時重慶手工業作坊群遺址,千年古剎慈雲寺及規梭宏大的墓群非常壯觀。山水如畫、人文薈萃、花果飄香、宜居宜業宜游的美麗走馬歡迎社會各界人士共謀發展、共創未來!

榮譽記錄

2020年7月,全國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重新確認走馬鎮為國家衛生鄉鎮。

相關視頻

我的家鄉-鶴峰走馬鎮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