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贈李十五丈別(李秘書文嶷)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贈李十五丈別(李秘書文嶷)》
唐代詩人杜甫的詩作

《贈李十五丈別(李秘書文嶷)》唐代詩人杜甫所作詩詞之一。

詩詞正文

《贈李十五丈別(李秘書文嶷)》[1]

峽人鳥獸居,其室附層顛。下臨不測江,中有萬里船。

多病紛倚薄,少留改歲年。絕域誰慰懷,開顏喜名賢。

孤陋忝末親,等級敢比肩。人生意頗合,相與襟袂連。

一日兩遣仆,三日一共筵。揚論展寸心,壯筆過飛泉。

玄成美價存,子山舊業傳。不聞八尺軀,常受眾目憐。

且為辛苦行,蓋被生事牽。北回白帝棹,南入黔陽天。

汧公制方隅,迥出諸侯先。封內如太古,時危獨蕭然。

清高金莖露,正直朱絲弦。昔在堯四岳,今之黃潁川。

於邁恨不同,所思無由宣。山深水增波,解榻秋露懸。

客游雖雲久,主要月再圓。晨集風渚亭,醉操雲嶠篇。

丈夫貴知己,歡罷念歸旋。

作品賞析

【鶴注】李十五丈,即文凝秘書也。前寄李秘書詩云「衣冠八尺身」,又雲「玄成負文彩」,此詩云「不聞八尺軀」,又雲「玄成美價存」,故知為文凝也。前詩在大曆元年夏作,此乃其秋作也。

峽人鳥獸居①,其室附層巔②。下臨不測江③,中有萬里船。多病紛倚薄④,少留改歲年。絕域誰慰懷,開顏喜名賢⑤。[2]

此敘在夔景事。《杜臆》:前寄李詩云:「猿鳥千崖窄,江湖萬里開。」上四乃其註疏也。見萬里船,則恩出峽。名賢慰懷,喜對李丈也。)

①《魏都賦》:「蠻陬夷落,度道而通者,鳥魯之氓。」【吳注】鳥獸居,即巢居穴處。②謝靈運詩:「築觀基層巔。」③漢武都太守李翕《西峽頌》:「下有不測之谿。」④謝靈運詩:「拙疾相倚薄。」倚薄,猶言交迫。⑤又:「開顏披心胸。」荀悅《漢紀序》:「殊德名賢。」

孤陋忝末親①,等級敢比肩。人生意氣合②,相與襟袂連③。一日兩遣仆,三日一共筵。揚論展寸心④,壯筆過飛泉⑤。玄成美價存,子山舊業傳⑥。不聞八尺軀⑦,常受眾目憐。

此述李丈交誼,並其才品。李與公,必同輩親戚,故云末親、比肩。遣仆、共筵,李待公厚也。展寸心,其議爽快。過飛泉,其詩敏捷。玄成、子山皆父子顯達,以比李之家世通貴。)

①《學記》:「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②蔡邕《陳留太守碑》:「意氣精朗。」③潘岳賦:「躡踵側肩,掎裳連袂。」④鮑照賦:「撫寸心而未改。」⑤曹植《王仲宣誄》:「文若春華,思若湧泉。」⑥《周書》:庾信,字子山。父肩吾,為梁太子中庶,掌管記室。東海徐摛,為左衛率。摛子陵及信,並為抄撰學士。父子在東宮,既有盛才,文並綺麗,故世號為徐庾體焉。⑦陳壽《諸葛亮表》:「身長八尺,容貌甚偉。」

且為辛苦行,蓋被生事牽。北回白帝棹,南入黔陽天①。汧公制方隅②,..迥出諸侯先。封內如太古③,時危獨蕭然。清高金掌露④,正直朱絲弦⑤。昔在堯四岳⑥,今之黃潁川。

此述李行之故,兼美汧公。封內,言其治化。金露,比其清操。朱弦,比其直節。【朱注】《舊書》:勉坦率淡素,好古尚奇,清廉簡易,為宗臣之表。清高數語,乃其實錄。)

①《一統志》:重慶府彭水縣,自三國至唐,皆名黔陽縣。【舊注】汧公,李勉也,宗室鄭惠王孫。【鶴注】《舊史》大曆七年,勉拜工部尚書及滑毫節度,不言封汧國。《新史》謂自嶺南節度召歸,進工部尚書,封汧國公。勉以大曆四年入嶺南,歸在五年公歿之後,今此詩已雲汧公,蓋《新史》誤也。【黃生注】時李勉為梁州都督、山南西道觀察使,李往訪之,由蜀入黔,為自北而南也。②《盧思道集》:「外靜方隅,內康庶績。」③《管子》:四封之內。④金莖露,見二卷。⑤《後漢·黨錮傳》:「直如弦,死道邊。」⑥洙曰:四岳,分掌四方之諸侯。漢黃霸為潁川太守,有治狀。

於邁恨不同①,所思無由宣。山深水增波,解榻秋露懸。客游雖雲久,主要月再圓。晨集風渚亭,醉操雲嶠篇②。丈夫貴知己,歡罷念歸旋。

此送別李丈,而望其再晤也。不同,不得同行。所思,指汧公言。上言三日共筵,李丈蓋嘗設榻以待公,今則解榻而懸諸秋露之傍矣。客游久,言李丈行蹤。月再圓,訂別後重逢。【朱注】李往汧公,必有留連詩酒之興,然為歡易盡,不可久游而忘返也。此章,八句起,十句結,中二段各十二句。)

①《詩》:「從公於邁。」②王融詩:「結賞自雲嶠,移燕乃方壺。」此遊仙詩也。黃生曰:此詩北回、南入二句,杜田謂李丈訪勉於梁州,是也。黃鶴謂由黔南以人豫章,故下有「解榻秋露懸」句,是就用陳蕃事,其固已甚。夫由蜀入豫章,一水之便,反迂道以入黔陽,何為者耶?如「解榻再見今」,前以之贈楊監矣,豈必泥子江西乎?《錢箋》偏信鶴說,反以杜田為誤,彼蓋依據史文耳。史載勉為梁州都督,在肅宗初年,及寶應元年,党項、奴剌寇梁州,勉棄郡走,後歷河南尹,徙江西觀察使。大曆二年來朝,拜京兆尹。錢氏誤認訪勉在江西,故於北回、南入,程途不合。且此詩已稱汧公,而《新書》記封爵在大曆十年,錢氏既知其謬矣。則本傳所載前後歷官之歲,又安可盡信乎?據詩言「南入黔陽天」,知大曆初年勉尚在梁州也。如此類,正當援詩以正史,不當據史以釋詩矣。

古詩文鑑賞

作者簡介

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漢族,祖籍襄陽,河南鞏縣(今河南省鞏義)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稱為"老杜"。[3]

在杜甫中年因其詩風沉鬱頓挫,憂國憂民,杜甫的詩被稱為「詩史」。他的詩清代三十六詩仙圖卷之杜甫詞以古體、律詩見長,風格多樣,以「沉鬱頓挫」四字準確概括出他自己的作品風格,而以沉鬱為主。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轉衰的歷史時期,其詩多涉筆社會動盪、政治黑暗、人民疾苦,他的詩反映當時社會矛盾和人民疾苦,他的詩記錄了唐代由盛轉衰的歷史巨變,表達了崇高的儒家仁愛精神和強烈的憂患意識,因而被譽為「詩史」。

杜甫憂國憂民,人格高尚,詩藝精湛。杜甫一生寫詩一千五百多首,其中很多是傳頌千古的名篇,比如「三吏」和「三別」,並有《杜工部集》傳世;其中「三吏」為《石壕吏》、《新安吏》和《潼關吏》,[4]「三別」為《新婚別》、《無家別》和《垂老別》。杜甫流傳下來的詩篇是唐詩里最多最廣泛的,是唐代最傑出的詩人之一,對後世影響深遠。杜甫作品被稱為世上瘡痍,詩中聖哲;民間疾苦,筆底波瀾。是現實主義詩人。[5]

視頻

百家講壇——詩聖杜甫(七)杜甫詩聖之謎

詩聖之家——杜甫草堂

參考資料

  1. [1] 詩詞文句網
  2. [2] 詩詞文句網
  3. 杜甫簡介 古詩文網;
  4. 杜甫三吏三別原文 瑞文網;發布時間;2017-12-07
  5. 杜甫的十首抒懷詩,悵望千秋一灑淚,搖落深知宋玉悲 品詩賞詞;發布時間;18-05-28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