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賭咒(袁亞飛)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賭咒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網

《賭咒》中國當代作家袁亞飛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賭咒

賭咒亦作" 賭呪 ",是對某事做出承諾,並發誓如果不能做到甘願遭受報應。賭咒在中國由來已久,關漢卿 《救風塵》第三折中便有如此對話,"你真箇要我賭咒?你若休了媳婦,我不嫁你呵,我着堂子裡馬踏殺。"《西遊記》第四九回亦是寫着:" 行者道:'既是真情,你朝天賭呪。'"

在農村,也曾盛行賭咒。若是辨別不了真偽,沒有了決斷,就到廟上賭咒,這是裁決事情的最高級別。小事是不進廟的。因為家醜是不外揚的,有了事兒先關起門自家解決,解決不了,戶家解決,還解決不了,請村里德高望重之人主持公道,再不行那就經公——請村長書記。每道程序走畢,最後依然無果,就到廟上請神主持公道。神自然不會說話,人便賭咒:若某某做了某事,那就讓神如何如何。

還記得那年春,村人都忙在莊稼地里。唯獨老黃老漢與老葛老漢跪在山神面前,老葛讓老黃賭咒,若是老黃動了地界石就被神帶走。老黃說他憑什麼聽老葛的。老葛說老黃不賭咒就是心虛。

地界石是區分這家與那家山地的石頭。山地不同於平地以壟為界,只能插塊石頭為界。原來這日早上,老葛趿着布鞋從坡畔朝老黃的地走去,走到十三步處,破鞋露出的腳拇指就踢在了地界石上。往年都是十四步。老葛認為老黃動了地界石,兩人就鬧到了山神廟。

山神廟在山腰的一面慢坡上,是一孔三五步深的石茬窯。窯壁被土泥拌着秸稈糊過,長掃把蘸灰刷白,油漆匠在窯掌畫上山神模樣。小廟雖小,在幾千年封建社會裡,在農人的心裡,小廟卻主宰着農人的精神大世界。

兩人跪在廟前,窯窗在打掉「牛鬼神蛇」中被焚,現在敞着口子,壁泥脫落,露出深深的石茬,窯掌的神仙畫像空餘紅一筆藍一筆的幾條道道了。「神仙」已不在,兩人的心卻依然恐懼着,敬畏着。

老葛和老黃僵持着,陽光已斜射到窯掌。回家吃飯的路人勸老黃沒動地界石就賭咒吧!老黃額上滾着大汗,閉着嘴繃着臉,氣得老葛背着手原地踱步。山下家戶人家炊煙散盡,山上人全回去吃飯了。老黃才悄悄地對老葛說,好哥哥哩,地界石是我動的,你就饒了我吧!

窯壁的山神沒說話,老黃卻道出了實話,只因恐懼賭咒後的報應。村里很多事,用這種辦法是最有效最直接的。神不僅是土窯壁的畫像,更是住在他們心中的天,畢竟,舉頭三尺有神明嘛!

人間真有神嘛,沒有,這是迷信思想。這種科學思想的浪潮拍打着小廟,以至後來小廟再無人問津,直到坍圮的小廟被移平,重新回歸了大地,地上被種滿了向日葵。廟倒後,神就死了。有事找警察,請律師,打官司。人的事,畢竟要人說了算。

最近一次回家,發現那面慢坡的向日葵地被闊得更為寬廣,地上新蓋起的磚房,住進了菩薩,龍王,山神,娘娘,孔子,老君……儒釋道的神仙又都請回來了。大廟中的神都是石雕像,比起曾經小廟中平面壁畫更栩栩如生。但人們的膜拜不再虔誠,更沒人遇着事就廟前賭咒,被一個不存在的神嚇着,還要因怕賭咒而遭報應說出真話。

從來沒人見過神,曾經信神為真,只是多了一種敬畏之情。打倒神後,也只是少了些許因打誑語遭報應的恐懼之心。如今很多村莊重修廟宇,請回來的也只能是更為生動的雕像,要找回那顆虔誠的心,還得另想法子了,畢竟神在人心中早就死掉啦! [1]

作者簡介

袁亞飛,男,出生於陝西省清澗縣,畢業於石河子大學。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