賦詩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賦詩漢語詞彙。 拼音:fù shī. 釋義:吟詩;寫詩。 從西周初期到春秋中葉,在外交宴會等場合,賓主各方往往通過「賦詩」來表達願望和態度。「賦詩」時點出現成的詩篇,叫樂工們演唱,通過詩歌的問答了解彼此的立場。這種「賦詩」往往不管原作本身的內容和意義,僅僅是把賦詩者的觀點和願望寄托在詩中某幾句上來作比喻或暗示,所以是一種典型的斷章取義。[1]
出處與詳解
吟詩;寫詩;作詩 1、《左傳·襄公二十八年》:「賦詩斷章,余取所求焉。」
2、唐·王維《慕容承攜素饌見過》:「紗帽烏皮幾,閒居懶賦詩。」
3、杜甫《章梓州橘亭餞竇少伊》詩:「主人送客何所作,行酒賦詩殊未央。
4、《東周列國志》第一百五回:「(韓)非乃慷慨賦詩曰:《說》果難,《憤》何已?《五蠹》未除,《說林》何取!膏以香消,麝以臍死。」
5、清·范陽詢《重修袁家山碑記》:「越明年(春)二月,幕客陳雲槎、朱紫函、高蓬山偕游袁家山(袁可立別業)。歸,以所賦詩出以示余。」 [1]
6、曹禺《北京人》第一幕:「他生長在北平的書香門第,下棋,賦詩,還有作畫,很自然地在他的生活里占了很多的時間。」
拼音
fù sh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