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賀新郎 秋曉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賀新郎 秋曉》

作品名稱: 《賀新郎 秋曉》

創作年代: 南宋詞人

文學體裁: 詞

作 者:蔣捷

《賀新郎 秋曉》南宋詞人蔣捷的詩。[1]

蔣捷也是南宋時期不可忽略的一位偉大詞人,他的作品往往給人一種憂愁之感,其實這也正是由於他生活在那個亂世,再加上自己常年是鬱郁不得志,為此也就使得他內心有了無限的憂愁之感,創作出來的作品自然也就無比的傷感。[2]

虞美人·聽雨》通過聽雨一事,概括了作者少年、壯年和晚年三個時期的不同感受,身世家國之感極為痛切,其中「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雲低斷雁叫西風」二句尤其悲壯蒼涼。但他的詞又不儘是低沉暗淡的情調,時而振起一筆,開擴意境,呈現清麗色彩。[3]

詩詞正文

作品賞析

這是一首「多不接處」的詞 。正因如此 ,才顯出跳躍起伏 。詞人在不經意間信手拈來,漫不經意,所見所聞皆入詞中 ,想寫什麼就寫什麼 ,發其所欲發。這樣的詞需要細細體味,而非能摘章斷句鑑賞。

「渺渺啼鴉了」起筆。詞人早早地醒來了。陣陣淒切的鴉啼首先進入聽覺,鴉啼聲漸行漸遠 。「互魚天 」把視線轉向窗外 ,天空中一片魚肚白片已然泛起。「寒生峭嶼,五湖秋曉。」陣陣涼意襲來,大概這是從太湖中山島那邊侵襲過來的,這時意識到了「五湖(即太湖)秋曉」。「竹几一燈人做夢,嘶馬誰行古道。」這時他忽然記起了昨晚憑靠着竹几做了一個夢:古道上馬嘶人行。「起搔首、窺星多少 。」披衣起床,爬梳了一下稀疏的頭髮,室外,殘星點點。此時天色微明,淡簿月光,連籬笆的影子也顯示不出來了,只見竹籬上的牽牛花綻開了幾朵。「秋太淡,添紅棗。」清淡的秋光,那棗樹上掛着些紅色的棗兒,給增添了幾分亮色。庭園小景令人賞心悅目,剛才的淒涼之感已一掃而空。

「愁痕倚賴西風掃。被西風、翻催鬢鬢,與秋俱老。」迎面吹來的陣陣西風 ,引起了他的傷感。愁情已鬱結,本想依託西風吹走,反而催促鬢鬢更快地變得稀白,和這衰颯的秋天一同老去 。「舊院隔霜簾不捲,金粉屏邊醉倒 。」撫今追昔,回想舊院,掛着簾幕,遮寒擋霜,美酒酣飲 ,醉臥在飾有彩繪的屏風,此情此景,豪放不羈。「計無此,中年懷抱。」思量那時是不會有而今這種傷感的中年懷抱的 。「萬里江南吹簫恨,恨參差白雁橫天杪 。」 自己流落江南地帶,可銀囊羞澀,只能象伍子胥那樣去吹簫乞食。遙望天際,一字橫空 ,是列隊參差的南歸白雁。大雁尚歸,何時得重返故里?「煙未斂 ,楚山杳 。」目睹此景,令人嫉恨生出。天色漸明,一派煙霧輕籠,只見楚山的迷濛景色。

詞中借秋曉所見所感,抒發詞人「愁」和「恨」。這裡有悲秋之情,但詞的內涵實際遠不止此。詞人經歷亡國之痛和逃難寓居遭際,寄寓了更為深刻、豐富的意蘊,悲秋之中的「愁」和「恨」,淪落天涯之愁,是神州陸沉之恨。詞人觸景生情,詞中透露出一股悲壯的滄桑感和憂患意識。

作者簡介

蔣捷(約1245~1305後),[4] 字勝欲,號竹山,南宋詞人, 宋末元初陽羨(今江蘇宜興)人。先世為宜興大族,南宋咸淳十年(1274)進士。南宋覆滅,深懷亡國之痛,隱居不仕,人稱「竹山先生」、「櫻桃進士」,其氣節為時人所重。長於詞,與周密、王沂孫、張炎並稱「宋末四大家」。其詞多抒發故國之思、山河之慟 、風格多樣,而以悲涼清俊、蕭寥疏爽為主。尤以造語奇巧之作,在宋季詞壇上獨標一格,有《竹山詞》1卷,收入毛晉《宋六十名家詞》本、《彊村叢書》本,又《竹山詞》2卷,收入涉園景宋元明詞續刊本。

得知蔣捷祖籍宜興,元初遷居武進,他在1274年中進士。如果那時是三十歲,在1296遷居武進時該是五十多歲。這二十來年的生活中的黃金時代是在隔湖的雲陽竹山渡過的。在1302年薦他為官時,他已定居武進,大約是五十五歲了。

他的一生是在國家危亡民生多艱的日子裡度過的。他有志報國、無力回天,不羨「搖金寶轡,織翠華裾」的生活。徑自過種菊陶潛、栽蔬杜甫的隱居生活。他不想給那個社會留下些什麼。所幸的是他也有境遇相同、志趣相合的人共往來,或詩詞、或題作,留下了生活的蛛絲馬跡。

視頻

嘯天說詩:蔣捷《虞美人·聽雨》

.

南宋詞人蔣捷將漂泊愁思、亡國傷痛交纏詞中 種下美麗與哀愁

.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