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定縣中醫院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images/3/3b/%E8%B4%B5%E5%AE%9A%E5%8E%BF%E4%B8%AD%E5%8C%BB%E9%99%A2.jpeg)
貴定縣中醫院地處貴定縣迎賓大道高速路口右側,地理位置優越,環境舒適,是一所集醫療、教學、預防、保健為一體的二級甲等中醫醫院。醫院前身為貴定縣第二人民醫院,成立於2002年7月;「120」急救站成立於2003年11月。2005年在貴定縣迎賓大道高速路口旁選址新建「貴定縣第二人民醫院」,2006年立項並投入建設總投資1200萬元,國家投入220萬元,自籌資金980萬元,占地地面積達25畝,業務用房7200平方米,2006年1月更名為「貴定縣中醫院」,自此,醫院步入了有組織、有計劃的發展階段。2011年4月新醫院全面建成並進行整體搬遷,5月投入使用。2012年10月25日啟動創建二甲工作會,並於2013年5月28日順利通過二級甲等中醫院評審。
基本情況
醫院共有幹部、職工及聘用人員309人,設有黨支部1個,黨員34人,副主任醫師職稱8人,副主任藥師1名,副主任中藥師1名,副主任護師4人,全院中級職稱35人,初級職稱60人,衛技人員占職工總數的73.46%,中醫類別醫師占醫師比例達62.09%,藥學人員9人,中藥學7人,執業藥師4人,中藥人員占藥學人員比例達77.78%。聘有內科、婦產科、中醫、耳鼻喉科專家等常年坐診。擁有設備一流,設計床位300張,設有急診科、內一科、內二科、兒科、外一科、外二科、骨傷科、婦科、產科、麻醉科、針灸推拿科、針灸康復理療科、綜合科、中腔科及化驗、病理、超聲、心電圖、影像科、胃鏡室、中、西藥房、消毒供應等多個醫療、醫技科室。在2015年正在籌建眼耳鼻喉科,滿足群眾需要。醫院擁有西門子螺旋、CT機、彩色B超診斷儀、彩色經顱多普勒、心電工作站、電子胃鏡、電子結腸鏡、500毫安X光機、C型臂X光機、全自動5分類血液分析儀、全自動生化分析儀等大中型現代化醫療儀器設備。擁有救護車多台,並成立了「120」救護系統,對車禍、外傷、產婦、家庭救護等能即時應診及搶救(「120」急救城區內免費)。
我國醫院歷史
我國是最早設置醫院的國家之一。遠在西漢年間,黃河一帶瘟疫流行,漢武帝劉徹就在各地設置醫治場所,配備醫生、藥物、免費給百姓治病[1]。到了宋明年代,醫院組織漸趨周密,當時,官方辦的醫院叫做「安濟坊」,私人辦的有「養濟院」、「壽安院[2]」,慈善機構辦的「慈幼局」,分門別類招收和診療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