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女因布施兩枚錢幣成了皇后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貧女因布施兩枚錢幣,竟成了皇后!貧女心意已決,恭敬地供養自己僅有的兩枚錢幣。在眾侍女簇擁下,香湯沐浴、華服披身,在千乘萬騎前導下,來到了王宮。成了皇后
原文
過去,有一座名山 「晝暗山」,由于山中有眾多賢聖僧眾隱居修道,所以諸方國土都爭相前來供養植福。
一日,諸方耆德長者浩浩蕩蕩攜供詣山,綿延的隊伍讓路旁以乞食為生的貧女驚嘆、稱羨不已。她心想:長老們設會供養僧眾,我正可以順路乞食!於是一路隨行,也來到晝暗山中。當長者們施設素餚美饌,供養僧眾時,在一旁靜靜觀察的貧女不禁感傷落淚:
「這群富貴豪勢的長老耆德,前世修福,今生復作功德,福報轉增殊勝。而我,卑下窮困,前世未修,今生又無法修福,來世恐怕更加貧窮下賤……對了!上次我在糞坑裡,不是意外拾獲兩枚錢幣嗎?為避免乞不到食物時挨餓受凍,所以我一直小心翼翼地珍藏這兩枚錢幣。不如,拿來布施供養僧吧!就算一兩天挨餓也不致於餓死啊!」
貧女心意已決,在眾僧應供結束時,把握因緣恭敬地供養自己僅有的兩枚錢幣。看似微不足道的小錢,卻是孤苦貧女所擁有的全部。
晝暗山中,當信眾布施後,通常由維那僧於信眾前祝願,然而貧女獻上兩枚破舊錢幣時,上座高僧示意維那僧,自己將親自為這名施主祝願。其餘未得道的下座僧,不禁東猜西疑:平常富貴人家布施重金稀珍,也由維那僧祝願,而這位貧女才供養區區兩枚錢幣,為什麼上座親自為她祝願?真是太奇怪了!
祝願事畢,上座高僧特地留下一半缽飯,分給瑟縮襤褸的貧女。大眾見上座禮遇這位貧女,也競相仿效,將自己的飲食分給她。貧女一下子獲得許多上等飲食,歡喜不已,認為方才的布施功德立刻感召如此福報,就心懷感恩與無比信心,擔着飲食離開晝暗山,走到都城大道旁的樹蔭下,心滿意足地進入了夢鄉。
此時,遠方傳來陣陣馬蹄聲,王室專屬占相師及使者一行人,奉命為國王尋訪合適的皇后人選,正風塵僕僕地行經此地。遙見此處黃雲遮蓋,占相師認為必有賢人,遂帶領眾人來此樹下。樹蔭謐靜、光影分寸不移,正守護樹下一名容貌潤澤,福德相好的女子。占相師立即對眾使者宣布:「這名女子福德具足,堪為皇后!」一覺醒來的貧女,在眾侍女簇擁下,香湯沐浴、華服披身,在千乘萬騎前導下,來到了王宮。
入宮後,深受國王喜愛、敬重的新皇后,反覆思惟:今日榮華富貴、尊豪恩愛,來自於發心布施眾僧兩枚錢幣。晝暗山中的眾僧,實在是我的大恩人!於是稟白國王:「妾原本身分微賤,是國王您提拔厚愛,才能有今天尊榮的地位,可否應允我報答晝暗山賢聖僧眾的恩德呢?」國王欣然答應。
於是,皇后帶領大眾、車隊,滿載飲食珍寶,供養眾僧。然而,這次維那僧依例祝願時,上座高僧僅默然而聽,沒有任何表示。其餘下座僧眾又紛紛驚怪:太奇怪了!先前布施兩枚錢幣的貧女,受上座親自祝願;這次皇后親載稀世珍寶供養,竟似不見不聞!
之後,皇后不解地問:「往昔我貧窮的時候,布施區區兩錢,大德親自為我祝願,為何今日前來供養奇珍異寶,反而不賜片言?」
「佛法注重的不是珍寶,而是一念真誠的善心。皇后您以往雖只布施兩錢,心念純善殊勝,今日雖大施珍寶,卻存我慢心,因此我不親自為您祝願。」上座高僧正色地為皇后如此開示後,又繼續轉對年少僧眾說:「大眾當深解自己出家的這念心才是!」在場僧眾,個個聽聞,發大慚愧,至誠懺悔,全部證得初果。而皇后聽了上座高僧開示,一方面感到慚愧,一方面也因明了布施的真義而法喜充滿,亦證初果。
典故摘自:《雜寶藏經˙卷四》[1]
佛教信仰
信仰佛教的好處,有些雖然信仰他教亦能獲得,但畢竟佛教要高超、殊勝多了。
佛教詳盡地剖析宇宙人生的問題,目的在使人對人生能獲得正確的認識。
而佛教的人生觀,嚴格說來,是既不屬於悲觀,也不屬於樂觀的,我們可以勉強稱它做:『中觀』。
什麼叫『中觀』呢?就是既不哭哭啼啼地悲嘆人生,也不渾渾噩噩地虛擲生命,它能用智慧的眼光,掃除一切人生的疑懼、苦悶和誤解,而正確地認識人生的真象,把握人生的方向。
佛教又認為眾生是一體的,休戚與共的,小我生活於大我之中。因此要犧牲小我,完成大我,不但不能自私自利,反而要有慈悲助人的精神。
佛教反對命運操縱在他人或神的手中,自己做的自己承當,因此人人要克苦耐勞,努力奮鬥,為了明日,必須獻出今天,沒有辛勤的耕耘,哪會有豐碩的收穫呢?
佛教的戒律,對人的行為並不是死的束縛,而是活的鼓舞,在消極方面可以止惡防罪,在積極方面能夠鼓勵救人濟世。舉『不殺生』為例,它的真正精神與目的,不在自己的不殺,而是要去勸人戒殺,一個立志學菩薩道的人,自己殺生固是破戒,就是見死不救也是犯戒。其他戒律也莫不如此,不但自己不能『偷盜』、『說謊』,更要勸人不要偷盜、說謊,苦口婆心的,不厭其煩的勸人改邪歸正。
嚴守五戒是做人的根本,違犯五戒在社會上就不能立足,同時為國法所不容,最後只有身系囹圄,飽嘗鐵窗滋味。而佛教更認為要想做『人』就非守五戒不可,違反五戒,下世就不能再得人身,而將墮入地獄、畜生、餓鬼等三惡道了。(這三類眾生的報應都是痛苦不堪的,因此稱為惡道。)我們且不管下世如何,看看目前就夠了,人能不殺生,社會上就沒有殺人命案;能不偷盜,就沒有小偷、強盜;能不邪淫,就不會有男偷女娼,破壞家庭倫理的事;能不妄語也就不會有欺、詐、騙等事;能不飲酒,則身心愉快,頭腦清晰,不會因一時糊塗而闖禍。(酒有害身體,早經醫學一再證明。)如此,這個社會不是寧靜、安樂的社會嗎?因此我說佛教有淨化社會人心的功用。
佛從不生氣,或處罰弟子,在佛教經典中,絕對找不到佛發怒而用洪水、瘟疫來處罰人類的。
佛對弟子一直和顏悅色,諄諄教誨,他真的是『有教無類』——不論老、少、貧、富、貴、賤,同時包括宇宙間每一類眾生在內。
佛最懂得因材施教,能把握不同的時機,對不同資質的眾生說最好的道理。[2]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