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面燈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說起豆面燈,在古代要追溯到唐朝,那時候以製作豆面燈、散燈等民俗活動,來祈求光明吉祥、家族平安、風調雨順、五穀豐登、人丁興旺、避邪除病等,來寄託自己的願望及精神安慰。在新中國成立以後,人們的生活條件有了巨大的改善。人們不但追求一種精神寄託,而且在表現形式上更加多樣化,寓意也更加廣泛,製作也愈加精細,充滿民間藝術的浪漫色彩。[1]
原料
製作豆面燈的主輔原料有:細黃豆面、小麥面、花生油、清水、色素、眉豆(現為玻璃眼)、草稈兒、絮棉。使用工具較為簡單,只需要面板、小擀麵杖、剪子、竹籤即可。製作方法為:取豆面三分之二、小麥面三分之一,加適量清水和成偏硬的麵團,再加少許花生油,反覆揉搓,然後將麵團放在盆中捂上蓋子,放在常溫下4小時左右,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醒面」。
製作
像蒸饅頭一樣分成一小塊一小塊的,形狀可以自由發揮,人們最常做的是屬相燈,就是根據全家人的各自屬相,家裡有幾口人就做幾個燈。也可以做別的,充分發揮想象力,比如小鳥、刺蝟、蓮花燈等等,但是別忘了背上捏一個碗兒,用棉花捻成棉線放在燈碗兒里做燈芯,裡面放上豆油,在晚上點亮。但一定要留燈肚子,後面會往裡面到一點花生油。上蒸屜蒸熟,大火開後轉中火,再蒸25分鐘,因為是黃豆面,所以關火之後再悶一會兒。這裡還有個有趣的預言,據說,蒸出來之後看屬相燈肚子,哪個月份燈里剩餘的水分多,說明今年的這個月份雨水大。蒸好了拿出來,用牙籤纏上一點棉花,插在面燈中間當作燈芯(注意棉花一定要從頭包到尾,這樣點燃的時間會更持久。),然後順着牙籤倒一點花生油,別太多。點燃時間長一些,讓面燈充分吸收些食物油,煸炒時會更好吃。
食用
等點燃之後,油也充分吸收了,沒吸收的油可以倒走。此時就可以把燈切成薄片,鍋里放蔥姜蒜煸香,倒入面燈片炒香,2分鐘後倒入水煮開,就可以吃團圓吉祥的面燈了!現在觀賞這項非物質文化遺產還要到榮成市王連街道。王連豆面燈,產生於榮成市王連街道南橋頭村。該村於清朝康熙年間,由王連街道的王氏守貴、守高兄弟遷此建村,據老人們說,幾百年來,勤勞的榮成人在同自然抗爭的艱苦過程中,為祈求平安、追求祥和如意,逐漸形成了這種特有的民俗風情。榮成當地有一句民諺:「清明燕兒,端午蛋兒,正月十五捏豆面兒」。一是用來增加節日氣氛,二是用來祈求神靈保佑,避邪消災。現在捏豆面燈在當地人們生活中廣泛流傳,家家戶戶、男女老少均會捏豆面兒。他們製作的豆面燈,從技藝到內涵,都堪稱一絕,構思新穎,寓意深刻,在榮成乃至膠東地區具有極大的影響力。以後隨着生產發展及社會進步,人口流動逐漸範圍擴大,現廣泛流行於威海三市一區,甚至在煙臺東部的部分地區也有捏制的。[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