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譚成軒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譚成軒

來自 泰伯網 的圖片

譚成軒 ,男,1964年生,研究員博士生導師[1]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研究所,博士,研究員[2]。專業:構造地質學 研究方向:構造應力場

基本信息

人物說明----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研究所,博士,研究員

出生日期----1964年7月

國 籍 ---- 中國

職 業 ---- 教育科研工作者

畢業院校----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簡介

學歷

譚成軒 男 1964年7月出生。

1983年9月~1987年7月,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地質力學專業,獲學士學位。

1987年9月~1990年7月,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專業,獲碩士學位。

1993年9月~1996年7月,中國地質科學院,構造地質學專業,獲博士學位。

工作履歷

1990年7月~1993年9月,地質礦產部562綜合大隊,任工程師。

1996年7月~現今,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研究所。

其中:

1998年晉升為副研究員。

2000年批准為中國地質科學院碩士研究生導師

2001年7月破格競聘為中國地質科學院創新基地研究員。

2001年12月破格晉升為研究員。

2003年批准為中國地質科學院博士研究生導師。

獲獎

1992年獲長江水利委員會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排名第十二)。

2002年獲國土資源部科學技術二等獎(排名第二)。

2003年獲中國地質學會第九屆青年地質科技獎-銀錘獎[3]

2003年榮獲第二批國土資源部"創新人才工程"百人計劃資助。

學術成就

1、 三維構造應力場研究,探索出三維構造應力場有限元數值模擬的方法技術,能夠有效的按地質體結構構造建立三維地質和數學模型,使應力場數值模擬技術由二維或准三維階段上升到真實三維水平。 2、 構造應力面研究,提出構造應力面的概念,合理確定測量孔位在研究區的分布和測量深度,使所測應力狀態能夠超過非構造應力影響範圍,獲得具有區域代表性的地應力測值,增加地應力測值的可信度和實用性。

3、 區域地殼穩定性定量化評價,能夠在實測地應力、地形變、斷層位移、微震等數據和地應力場、地形變場等分析的基礎上,運用數學地質進行地殼穩定性定量化評價。

4、 地質工程研究,在地下重大工程(如隧道、隧洞等)建設過程中,進行三維應力場研究,了解其地應力大小和方向空間變化規律,對岩爆、岩體穩定性等不良地質問題分析以及工程設計、施工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5、 油氣勘探開發研究,確定盆地不同時期構造作用的應力狀態及其時空轉換,進行構造應力場研究,是進行油氣運聚分析的重要因素之一,對含油氣盆地勘探開發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6、 地質災害研究,由於滑坡內部結構構造的差異性和滑坡組成物質的變化,滑坡不同部位穩定狀態存在明顯差異,需從三維空間運用不同的穩定係數評價滑體不同部位的穩定程度。三維應力場分析是滑坡穩定性評價有效方法之一。

參考來源

  1. 譚成軒 ,名人簡歷網
  2. 王朝網 ,搜狐, 2012-04-30
  3. 中國地質科學院導師教師師資介紹簡介-譚成軒 ,中國地質科學院, 2020-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