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譚體元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譚體元(1834年—1866年),太平天國將領,廣西象州人。十五歲參加太平軍,1863年封偕王。[1]

人物生平

譚體元,廣西象州人,戊申歲,年十五,於本鄉入拜上帝會,與金田團營,從征至天京。丁巳七年,隨翼王出京遠征,歷贛、浙、閩、湘諸省,己未九年夏,入廣西,九月,克慶遠府,時為翼殿中旗中制軍,賜爵青天豫。

冬,與傅忠信、李壽暉等受命出師攻桂林,不能克,歸途為清人所遏,不得已,走柳州、象州、桂平、江口、平南、藤縣、昭平、平樂,自富川入湖南江華、永明,旋道江西瑞金、廣昌、南豐,庚申十年冬,至於皖南,投入侍王李世賢軍中。或曰,體元等自棄翼王還京,與童容海等相仿佛,觀體元於次歲九月仍自署翼殿官職不改,此言顯非其實也。

辛酉十一年三月,侍王受命西征,敗於樂平,乃變計入浙,略取浙東、浙南諸郡縣,體元從焉,是歲秋,戍紹興,次歲春,受命南攻溫州,屯松陽舊市,六月,檄松陽口則天豫彭宏財、葉川眾天福張永壽聯營百餘座,將入閩,旋以湘軍圍天京,侍王受嚴詔勤王罷。

體元從侍王援天京,攻雨花台,無功,復轉戰蘇南常州、溧陽等郡縣,癸開十三年八月,已官忠信朝將,未幾,賜爵偕王。

甲子十四年春,侍王大隊入贛,偕王未從行,留湖州。六月初六日,天京陷,幼天王出奔至廣德,與干王、堵王等計議棄湖州、廣德州走撫、建,合侍王、康王,徐圖大計。

七月,棄湖州、廣德州,分三路西走,廿七日,至徽州淳安威坪,與養王吉慶元、昭王黃文英、揚王李明成等將兵與清人戰,大敗,與眾相失,孑身走福建光澤,與花旗列王黃宗保合,旋俱至橫村,再入幼天王軍中。

威坪之敗也,偕王剃鬚發而遁,軍中恥之,多言其埋銀土中,去而復返,無非為挖藏銀而已,偕王頗不自安,復以部眾喪亡略盡,自是攻戰皆不能得力。

八月廿七日夜,幼天王軍覆於江西石城楊家牌,偕王與列王黃宗保、奉王黃十四等為前驅而免,走合康王汪海洋於瑞金。

偕王善戰,雖部眾俱失,羈旅別部,仍能奮身自效,乙好三月大埔射獵坳之戰,偕王先斷清師援路,復當先破壘,斬總兵丁得勝,覆其精銳六營,是故將士雖非故舊,多親附之。

四月初一日,漳州陷,康王孤立無援,南轉戰贛粵間,十月,克廣東嘉應州,清左宗棠將大軍圍之數匝,康王親將拒戰,十二月十五日,中槍重傷,越數日,傷發而卒。諸將推偕王為首,天將胡永祥總統諸軍。

偕王以眾寡懸絕,亟謀潰圍出險,屢將兵攻七樹徑粵軍暨相公亭鮑超霆軍營壘,以窺清人虛實。虛實既知,乃大會諸將議所向,諸將多從偕王議,欲自興寧、和平還趨粵西,胡永祥安徽人,故康王麾下驍將也,部眾最多,不欲入桂,於座大言,堅欲由豐順、潮州入閩,越天目山而歸皖南,諸將爭之不得,不得已,勉從之。時利王朱興隆等通於左宗棠,會罷,盡以委曲函告之。

廿五日夜二更,棄嘉應州,開西南門而出,胡永祥當先開路,偕王為殿,已過小密,入黃沙嶂,而圍師尚不之知,霆軍將婁雲慶得降人報,夜半入城,寂無一人,乃知偕王等已去,踉蹌逐之,而黃沙嶂群峰峭削,一徑縈紆,為嘉應出新田、大田,右至豐順,左至潮州之間道,偕王等累敗之餘,冒死出險,不識路徑,急不得前,多有墜山崖死者。平明,遂為清人追及,偕王殿軍死戰,身中數彈,和馬墜崖不死,以傷不能行走,匍匐呻吟道側,丙寅正月廿三日,為清提督黃少春搜獲,詞氣不屈,引頸就刃,遂極刑死於嘉應州鬆口堡。天國封王二千七百餘,大江以南,在軍中者,惟偕王最為後死雲。

人物評價

羅爾綱:胡永祥和譚體元成為太平天國南方大軍最後犧牲的兩位英雄人物。

視頻

譚體元 相關視頻

第1講:洪秀全為什麼要創建太平天國?
老梁:假如沒有他 洪秀全的太平天國也不可能發展那麼大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