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謝志望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謝志望

來自  360 的圖片

本名: 謝志望

別名: 道淵

字號: 字見甫,號道淵

出生地: 餘姚泗門

謝志望(1528-1555),字見甫,號道淵,是餘姚泗門人。監生。是明代內閣大學士謝遷的長玄孫,浙東地區的抗倭英雄,死於戰場。[1]

家鄉故事

泗門是大學士謝遷的家鄉。泗門謝氏自謝遷始,累科高舉,甲第連雲。謝遷是成化十一年狀元,官至太子太傅戶部尚書、謹身殿大學士;二弟謝迪是弘治十二年進士,官至廣東左布政使;次子謝丕是弘治十八年探花,官至吏部左侍郎。謝遷其他五子也各有蔭封,如長子謝正(謝志望的曾祖父)官禮部儀制清吏司員外郎;三子謝豆官大理寺左寺副;四子謝亘官左軍都督府經歷;五子謝至官山東武定州判官;六子謝絳溪官膠州同知。倭寇進入泗門後,把鎮上的太傅宅、方伯第、侍郎第、狀元第、世恩第、少傅第、光祿第等燒為白地,內藏的誥命圖軸、書畫手札、珍籍善本均被搶劫一空,計有明世宗御賜給謝遷的《明倫大典》一部、《文正公集》四十卷、《木齋歸田稿》十卷、《湖山唱和詩》二卷,《綱鑑世史》、《類編補遺》、《梅花百詠》等,還有宋代米芾的《山水圖卷》、李東陽的《李西涯翰墨手卷》等大量的歷代名人書畫。

時謝志望在太學讀書,史載他"讀書究忠孝大旨,閒習騎射"。聞江南遭倭患,他便從北京歸來,看到劫後慘狀,立志殺倭。當時朝廷因兵力不足,而倭寇又飄忽不定,命令地方上舉辦"團練"。謝志望出資募集了鄉勇五百人,分作三隊,劃汝仇湖地百餘畝為校場,日夜操練。泗門傳統廟會中的大盤陣,傳說就是謝志望創編的軍事列陣形式,有剪刀陣、梅花陣等陣形,隊伍聚散靈活,變化多端。他還動員附近百姓進行軍事演練,配備刀槍、銃炮等武器,還設置鑼鼓、訊號等,分段把守大古塘等要隘,一遇倭警,即鳴鑼集眾,共驅倭寇。

家庭成員

謝志望妻陶氏,是會稽陶諧(字世和,官至兵部侍郎,諡莊敏)的孫女。謝志望遇難時,陶氏才27歲,幾次欲要從死,想到有遺孤要撫養,隱忍十餘年,無一日沒有淚痕,最後悲哀過度而死,敕贈安人。

謝志望的兒子名謝秉忠,號陽堂。謝志望戰死後,朝廷特許謝秉忠入太學讀書,後歷官通州判官、六安州同知,誥授奉訓大夫。

歷史評價

朝廷還在紹興新建伯祠西立褒忠祠,祭祀死難於倭患的紹興府知事何常明、餘姚監生謝志望、庠生胡夢雷等四人。清代時,褒忠祠圮,謝志望又配享於餘姚龍泉山文正公(謝遷諡文正)祠。在梁弄斤嶺的它山殿裡,當地百姓也為謝志望塑像,柱對曰:"一生忠赤山河見,千載精神日月光。"

被時人譽為"文宗"的南京禮部尚書文恪公孫升,兩漢宇內慕名向他求文者極多,他從不輕易答應別人。可是當他聽說了謝志望的事跡,欣然動筆為他撰傳。孫升的二兄、時任尚寶丞的孫墀,也作《悼謝生志望》詩一首:

書生猛投筆,剿賊勇提兵。

報主惟恂義,捐軀不為名。

孤忠新廟祀,太傅舊家聲。

我為綱常哭,臨風百感生。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