謁西竺寺(楊卓如)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謁西竺寺》是中國當代作家楊卓如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謁西竺寺
新春時節,謁雲龍象麓西竺寺,春和景明,鳥語花香,心曠神怡。
A
西竺寺坐落在象麓村西面的山嶺上,沘江支流獅尾河沿山腳流淌,注入沘江。一片鬱鬱蔥蔥的雲南松樹林環繞着西竺寺,其中雜有樟樹、楊樹、雲杉、楸木,特別是有很多的杜鵑花樹。
新春時節,走進西竺寺,山牡丹、馬纓花、白杜鵑等各種杜鵑花或含苞待放,或初綻花蕾,或奼紫嫣紅盡顯妖嬈,西竺寺被各種杜鵑花所簇擁。遠遠看過去,在綠樹和繁花的包圍之中,露出一片紅牆碧瓦,斗拱飛檐,宏偉壯觀。這裡眾多的參天古樹,滿身滄桑的亭台樓閣,吸引着很多虔誠的香客和不畏險遠的遊人。
考其沿革,這座綠樹鮮花中的寺院始建於明萬曆年間,明永樂六年增修,可算是一處有着厚重的歷史與文化底蘊的古寺廟。
寺院的前面,是一片空曠的場地。鋪地的塊石,因為磨損,凹凸不平甚至殘缺不全了。茵茵綠草從石塊的縫隙或者殘破的地方生出來,將山坡上的這塊稍平一點的地方割裂成為一個個網格,有了一種視覺的美感。幾棵松柏,在陽光底下靜默,注視着身前那不濃不淡的影子。這幾棵蒼勁挺拔的松樹、柏樹,像這座寺院一樣,古樸而滄桑,那種松柏森森的感覺與古老寺廟的身份極為契合。
幾個香客在寺前焚香跪拜,幾個遊客在樹陰涼下喝水閒聊。這處深山間的寺觀,雖然古老,卻由於偏僻,多少有點清冷和清淨之感。然而,冷清與幽靜,倒是出家人很好的清修之所了。
有風拂過,獅尾河潮濕的空氣漫過樹木,在西竺寺內外飄蕩。山寺越發涼爽了。高處的樹林之上,幾縷輕盈的山嵐霧靄在風中微微飄動,色彩繽紛,像是飄揚的旗幟,熱烈而明媚。與這寺廟的清冷,成了兩個世界。
B
沿着一條曲折的山路前行,兩旁是開滿紫色花朵的白芸豆地,翠綠的豆葉襯托着白芸豆花的艷麗,引來了蝴蝶與蜜蜂在其間翩翩起舞。抬眼望去,蒼松翠柏之間露出一角飛檐,幾縷香煙,西竺寺就在眼前。高高的圍牆,半遮半掩的山門,寺院裡彌散出來的檀香,讓寺院顯得有些莊嚴、神秘。高高的門檻,院裡院外,一步是禪,一步是俗。一步邁出,不由心生凜然。
踏進寺院,腳步不由得緩下來。人,也靜下來了。
或許因為年代久遠,寺院的建築,顯得有些頹敗,卻依然可見造型的古樸與規模的宏大以及歲月的滄桑。
這座修建於明代年間的寺廟,以木石和泥土為建材,經數百年風雨剝蝕,早已盡顯老態,卻依然存在,可見古代工匠的建築工藝之高,也得力於這裡的白族群眾數百年來的呵護與維修。
於群山環抱之中,草木茂盛,氣象萬千,這是特有的西竺寺的氣質。因為年代久遠,底蘊豐厚,有關於這寺廟與這寺里僧人的傳說與故事,如同蒲公英的種子遺落在風中,隨風飄蕩,在民間生根發芽,越來越豐盈。那些故事與傳說,就成了人們朝拜的種子。雖然遠在崇山峻岭之間,寺廟的香火,還是裊裊不斷,直抵人的心底。那些淒婉的或者美麗的傳說,其主旨大都是勸人向善的,免不了有一些因果報應的內容。
進入寺院,正對門口的是一座寬敞雄偉的大殿,那應該是寺院的主體建築了。大殿的兩側是偏殿,門口擺放着蒲墊,一扇扇門半開半掩,裡面有香煙逸出來,向四下飄散。
香客們捧着香燭,在殿前上香,在香煙繚繞中,雙膝跪在蒲墊上,雙手合十,默念、叩首、再叩首。然後,出門又走進下一個門口。一位衣着光鮮的女子長跪於佛前,默默禱告。不知道這位女子心裡藏着什麼,也不知道她在每一個佛的膝下訴說什麼。
一位年輕的和尚,灰衣褐衫,如一縷清風,從松林中禹禹走出,進入廂房,轉瞬而逝。這是我在西竺寺遇見的唯一的僧人。他,僧袍飄飄,眉眼清秀,真是修得禪之慧根了嗎?
大殿仍在陽光底下金碧輝煌,山嵐在廟宇與松林里浮浮沉沉。色彩斑斕的晚霞在山野間游出來又游進去,那幾朵野靛花在大殿前的石階下寂然無語。大殿裡傳來木魚和鐘磬之聲,迴蕩在天際,悠揚,使人心有戚戚。
一種無端的悵然,在我的心底層層疊疊升起來了。
C
西竺寺的側面,是一片田疇。走出寺院,我們就走進了一片田園風光之中了。石塊鋪就的山徑,將山坡分割成幾個菜畦。一片玉米,寬大的葉子被山風吹得一條條的,像是一身破敝的袈裟,在微風裡颯颯有聲。秸稈上,一個個成熟了的玉米穗,頂端玉米皮微微裂開露出金燦燦的玉米粒,如同一個個坐禪的佛,朝我們笑。
澆菜的水渠,把菜地分割成大大小小的地塊。幾畦架豆,幾畦辣椒,幾畦茄子,幾畦萵苣,幾畦白菜青菜蘿蔔。長的長,圓的圓;青的青,綠的綠,紫的紫,紅的紅,黃的黃,在風中搖來盪去,滿眼農家風情。
我們順着山徑行走,一邊觀賞着玲琅滿目的蔬菜,一邊小心邁着腳步,躲避那些爬行的藤蔓。有些瓜豆的藤蔓,裊裊娜娜,攀上了西竺寺的高牆。
原來,俗世與佛家,竟只有一牆之隔。
D
院內與院外,全然不同的風貌,讓人有了一絲恍惚。何為佛家,何為塵世呢?在我們眼裡,那些灰衫飄逸,不惹一粒塵埃的人,除了晨鐘暮鼓,除了佛經和菩提,或許還有這一畦一畦的作物,一天天的農事吧?
四大皆空,並非不食煙火,並非沒有生老病死。所以,除了佛事,還應該有許多的俗事。種菜,澆水,除草,施肥,收穫,僧人也幹這些活,他們也要吃飯呀。
此刻,我們就身處寺院之中。那些出家人,相比於我們,佛家講究禪,講究修心,他們的內心或許更加豐盈罷。因為他們也曾經是俗人,曾經遍嘗人間煙火,然後才是僧人,才是佛陀,才是菩提。而他們出家的緣由,我們是無法窺見的。
E
穿過松樹林,來到獅尾河岸邊,坐下。對岸是魏巍大山,身後,寺院的周圍,也是大山。群峰迭起,將長長短短的影子,投射在河道,或者峽谷、樹林上面。將陽光下的景物,一段段切割,高低錯落,剛柔相濟,既真實又縹緲。
不知道這座西竺寺的修建者因何原委,將寺廟修建在這裡。所謂「山不在高,有仙則名」,許是此處既有高山,又有參天之樹木,還有神明的昭示。許是這裡有什麼有古老的傳說,或者有神仙從這裡羽化而去。對於寺廟的神跡,在民間是不乏傳聞的。
偏僻山野,人跡罕至,這樣的寺廟,真是一處修行的佳境,不知數百年來,有幾位高僧大德曾經在此參禪悟道?
師里河畔長滿了荒草,在風中俯俯仰仰,既像寺廟裡飄飄蕩蕩的青煙,又有些遠古的風韻。細細的河水從上游的梨樹坡流下來,宛轉曲折,似煙,也像一襲剪不斷的風,絲絲縷縷。
河水在荒草里時隱時現,發出細碎的響聲,那是一縷不絕的思緒。不絕的河水就這樣從眼前流過去,像是幾千年的雲煙,連續不斷。
山上寺院裡的青煙,裊裊婷婷,瀰漫於天地間。遠望,西竺寺周圍樹林有些朦朧,眼前的獅尾河,也變得迷離起來。
在裊裊香煙和渺渺鐘磬聲中,西竺寺的禪意更濃了。[1]
作者簡介
楊卓如,白族,大理州作家協會會員,雲南省詩詞學會會員、雲南省楹聯學會會員,四川省散文學會會員,發表散文、詩歌作品數百篇(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