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作家(王傳忠)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談作家》是中國當代作家王傳忠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談作家
談作家(外二篇)
真正的作家,都是以作品贏得讀者與市場。
沒有作品的作家,不是一個好作家。沒有出精品的作家,也不是一個上檔次的作家,也只能說是二流三流的作家。
作家創作是她的天職,作品是作家的靈魂。一個沒有靈魂的作家,又如何談論自己是一個優秀的作家呢?一個沒有優秀作品的作家,又如何談論別的作家作品的好壞?談論他們,也得以自己是不是一個作家談起,也得從作品的好壞談起,從作家的修養與人品談起。我不相信,一個沒有修養與好人品的作家,能寫出好的作品,雖然有些作家用真善美的外衣偽裝得很好,但遲早會被他人發現的。當然,那個下場是讓人啼笑皆非的。
當然,我並不是一個好的作家,我至今沒能寫出震撼靈魂的作品,雖然寫作近三十個年頭,我直爽的性格,也就註定了我的寫作一敗塗地。以文揚名的心理,在我身上並不會發光,也不會名揚天下。相反,因為文學,我的生活日漸窮困,進入進退兩難的境地,這是寫作給我的好處。
人到中年,記憶力的衰退,視力的下降,事事的力不從心,都證明我的身體從強盛退化,等待自己的,將是老年的狀態。
除了寫作,我還能有什麼?以前想寫有關鄉土的文字,以小說或散文隨筆形式寫個十萬八萬的東西,現在也不復存在了。生活,現現實實的生活,給我上了沉重的一課。
寫作,你必須要有生活。寫作,你必須用心用肺去寫,寫出的東西,才能感動別人,同時才能感動自己。
好作家都會有好作品,至少有一篇或一部代表自己的作品,而我沒有,至今沒有,將來,我不知道會有沒有。沒有好作品的作家,不是一個好作家。當然,我就是其中的一個。
◎寫作者
我從來不承認自己是一個優秀的寫作者。優秀的寫作者應該把寫作當做第一職業,或把寫作當做生存的一門手藝或飯碗,因為她可以用寫作來維持生計,用寫作換來更大的報酬。當然也有一些優秀的寫作者,把寫作當做第二職業,第一職業她有固定的工作,固定的收入,不愁衣食住行,寫作成了她的第二職業。用寫作的方式排除第一職業剩餘時間,用寫作的方式解除人生的孤獨與寂寞。
所以,我不是一個優秀的寫作者。以上兩點我都不具備。我只是一個在泥土上啄食的農夫,靠天吃飯,靠土地結的糧食來餵養我的一日三餐,更沒有多少空閒時間去搞文學創作,雖然文學創作是我的精神食糧,成為我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每日我都懷揣着一顆敬畏與感恩之心寫作,它成為我一生最神聖而莊嚴的職業。雖然我也練習書法,甚至想以書法來當立世之本。在我二十多歲的時候,我卻選擇了文學,放棄了書法。我不知道是我明智的選擇,還是一個愚蠢的抉擇。如果二十幾年前不放棄書法的話,很可能我已成為一個不錯的書法家了。而現在,因為寫作,我一文不名而處在兩難之地,放棄可惜,不放棄卻難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因我所處的環境嚴重地阻礙了我的發展,我的壯大,我的飛黃騰達。也因為寫作,我經受着別人異常的眼光。寫作不能掙錢,不能給家人一份可觀的收入,反而寫作成了家庭發展與致富的絆腳石,在當今,寫作(詩歌)不能當飯吃,更不能當錢花。寫的作品發表了很少有稿酬的今天 ,」寫作是一種傻子幹的事業「,一位文友曾忠告與我。當然,現在的刊物民刊俱多,有的民刊發表作品還向作者要贊助費,訂刊之類的事,日子久了,也就見怪不怪了,習慣了,自然也成了自然。很多時候,在科技快速發達的今天,我沉澱不到寫作的狀態中去。沉靜,對一個寫作者來說,是一門很厚的學問與功課,如果不能沉靜,又如何進入寫作的狀態,一種寫作狀態,直接關係到寫作者寫作的成敗,寫作者的發達與沉淪。
所以說,我沉澱不下來,我就不是一個優秀的寫作者,也不是一個合格的寫作者。寫作者有大篇大篇的作品問世,而我沒有,有卻少的可憐。我至今沒有一部作品問世,雖然經濟限制了我出書的特權,同時也為我今後的寫作產生了難以言說的痛處。三十年了,有時做夢,夢見自己出了一部部的書,醒了,還得原本就班地生活、寫作。偶爾有零星點的收穫,那是心靈的花束,開在生活的某個角落。
我慶幸,我還活着,我慶幸,我至今活着。
活着,讓我擁有愛;活着,讓我擁有人世間的陽光、空氣,讓我珍惜剩下的光陰。讓我用剩下的光陰,好好地寫作,因為寫作,創造了一個不一樣的我。
因我的不同,世界才不同起來,因為寫作,我的世界才有不同的色彩。
(之二)
對一個寫作者而言,最主要的要有作品問世,用作品征服世界,用作品贏得讀者的青睞。一個沒有經典作品的寫作者,她的作品雖然流行於世,但讀者只記住了她的名字,卻難以記住她的作品。一個只被讀者記住名字的寫作者,是可悲的,一個被讀者記住作品與名字的寫作者,是永恆的。當然,也有隻記住作品,而不知道姓名的寫作者,這樣的現象很少,也比讀者只記住名字的寫作者好的多。只記住名字的寫作者,往往記住她的也只有寫作者的同代人,爾後名字也會隨她生活的時代而消逝在歲月的長河裡;而有經典作品的寫作者,她的影響力,遠遠超過她生活的同代人,甚至影響幾代人,或者還要久遠。
寫作者最主要的要有精品意識,有精品意識,才能寫出經典的作品。寫作者的作品,不在寫作的數量,而在於你寫沒寫出催人淚下的作品。
作品贏得市場,作品贏得讀者。
一個寫作者作品的好壞,直接影響寫作者的寫作生存狀態。
◎閱讀
打開窗,婉轉動聽的鳥鳴成為清晨一曲悅耳的旋律,我們的閱讀方式是耳。面對縱橫交錯的大地,物換星移四季輪轉的時空,面對淡淡的馥郁的麥香,我們閱讀的方式是鼻。嫣紫千紅的花朵,在微風中楚楚動人的身姿,我們的閱讀方式是眼。當一篇上好的詩文或一本讓人聰慧的書籍,我們的閱讀方式則是心了。
用心閱讀,是對書寫者的一種尊重,一種心靈與心靈抵達的方式。用心閱讀,就是能抵達作者內心世界,了解書寫者書寫時的心態與背景,書寫者書寫的意圖與表達的思想,能與書寫者零距離接觸。書寫者書寫的詩文與書籍是給別人看的,他的思想與觀點就赤裸裸地呈現在閱讀者面前,閱讀者也因閱讀而豐富了視野,也因閱讀了解我們周邊的世界,了解外面發生的或大或小的事件,也因閱讀提高了自身的認識。不管是用心閱讀,用鼻閱讀,用耳閱讀,不因閱讀的方式不同而改變什麼,相反,因閱讀的方式不同,我們收穫的信息與知識才會綜合起來更加全面,更加豐富。這是通過閱讀的方式給我們帶來的好處與便利。當然,不閱讀則使人盲目自大,井中之蛙自以為是,這是不閱讀的害處。世界之大,閱讀的方式不同,因個人的智商與理解不同,而產生很大的差異。閱讀分為泛讀,精讀與細讀之說。當然閱讀對人絕對有利,而不閱讀則對人有害,而無一點益處。
有的閱讀是深入文心,如潛水員潛入水中,越深越有驚喜的發現。有的閱讀是水面浮萍,平平淡淡一覽無餘,淺淡得如蜻蜓點水,了無足痕。
當我面對以前的書寫的詩文,去閱讀它們的時候,總感覺它們是另一個人寫的,而不是我自己寫的,這種感覺因時間的差異而產生的錯覺。我常常尋問自己,我寫的東西,就是寫給我周邊人看的,我寫的東西,到底對他們是有利還是有害?是否對他們的人生或生活有那麼一丁點的幫助或心靈的淨化呢?同樣,也因為閱讀,我走出閱讀,讓別人成為閱讀我的方式,我就是被閱讀的焦點,議論的主題。
當然,我們人類是通過閱讀走過來的,也通過閱讀,我們人類得到了進化,統治了世界,與動物區分開來。
作者簡介
王傳忠:筆名江雪、王戈。山東人,系中國散文學會,中國詩歌學會,山東作協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