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諂曲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諂曲
圖片來自百度

漢語詞語,拼音是chǎn qǔ,意思是曲意逢迎;亦作"讇曲"。出自《高僧傳·譯經下·求那跋摩》。 中文名 諂曲 拼音 chǎn qǔ 注音 ㄔㄢˇ ㄑㄩˇ 出自 《高僧傳·譯經下·求那跋摩》.

目錄

1 解釋.2 出處.

解釋

1.亦作"讇曲"。2.曲意逢迎。 [1]

出處

南朝·梁·慧皎《高僧傳·譯經下·求那跋摩》:「濁世多諂曲,虛偽無誠信。」《禮記·玉藻》「立容辨卑,毋讇」唐孔穎達疏:「毋讇者,軍中尚威武,雖自貶退,當有威可畏,無得過為讇曲,以屈下於人。」唐·寒山《詩三百三首》:美舌甜唇觜,諂曲心鈎加。終日禮道場,持經置功課。宋·葉適《上寧宗皇帝札子》:「夫上媚天子,下媚庶人,不以抗犯為能而以順悅為得,此豈有諂曲之意存乎其間哉?」 [2] 宋·張克莊《題方汝一班師贊後》:「或隱匿未彰,而奮筆疾書;或一語之乖謬,或一行之諂曲,雖其人之骨已朽,必繩以《春秋》之法,讀之使人汗出。」章炳麟《箴新黨論》:「諂曲者,末胡椒以墮淚,懷橄欖以解酲,其實雖具,必濟以文。」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