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讀書的藝術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讀書的藝術》二是林語堂寫的一篇文章,內容是什麼呢?給大家介紹《讀書的藝術》二原文及賞析。來了解一下吧。

原文

諸位,兄弟今日重遊舊地,以前學生生活苦樂酸甜的滋味,都一一湧上心頭。不但諸位所享弦誦的快樂,我能了解,就是諸位有時所受教員的委曲磨折,註冊部的挑剔為難,我也能表同情。兄弟今日仍在讀書時期,所不同者,不怕教員的考試,無慮分數之高低,更無註冊部來定我的及格不及格,升級不升級而已。現就個人所認為理想的方法,與諸位學生通常的讀書方法比較研究一下。

余積二十年讀書治學的經驗,深知大半的學生對於讀書一事,已經走入錯路,失了讀書的本意。讀書本來是至樂的事,杜威說,讀書是一種探險,如探新大陸,如征新土壤;法郎士也已說過,讀書是「靈魂的壯遊」,隨時可發見名山巨川、古蹟名勝、深林幽谷、奇花異卉。到了現在,讀書已變成僅求倖免扣分數、留班級的一種苦役而已。而且讀書本來是個人自由的事,與任何人不相干,現你們讀書,已經不是你們的私事,而處處要受一些不相干的人的干涉,如註冊部及你們的父母妻室之類。有人手裡拿一本書,心裡想我將何以贍養父母,俯給妻子,這實在是一樁罪過。試想你們看《紅樓》、《水滸》、《三國志》、《鏡花緣》,是否你們一己的私事,何嘗受人的干涉,何嘗想到何以贍養父母,俯給妻子的問題?但是學問之事,是與《紅樓》《水滸》相同,完全是個人享樂的一件事。你們若不能用看《紅樓》《水滸》的方法去看哲學、史學、經濟學大綱,你們就是不懂得讀書之樂,不配讀書,失了讀書之本意,而終讀不成書。你們能用真用看《紅樓》、《水滸》的方法去看哲學、史學、科學的書,讀書才能「成名」;若徒以註冊部的方法讀書,你們最多成了一個「秀士」、「博士」,成了吳稚暉先生所謂「洋紳士」、「洋八股」。

我認為最理想的讀書方法,最懂得讀書之樂者,莫如中國第一女詩人李清照及其夫趙明誠。我們想像到他們夫婦典當衣服,買碑文水果,回來夫妻相對展玩咀嚼的情景,真使我們嚮往不已。你想他們兩人一面剝水果,一面賞碑帖,或者一面品佳茗,一面校經籍,這是如何的清雅,如何得了讀書的真味?易安居士於《金石錄後序》自敘他們夫婦的讀書生活,有一段極逼真極活躍的寫照。她說:「余性偶強記,每飯罷坐歸來堂,烹茶指堆積書史,言某事在某書卷第幾頁第幾行,以中否角勝負,為食茶先後。中即舉杯大笑,至茶傾覆懷中,反不得飲而起。甘心老是鄉矣!故雖處憂患困窮,而志不屈。……收藏既富,於是几案羅列,枕席狼藉,意會心謀,目往神授,樂在聲色狗馬之上。……」你們能用李清照讀書的方法來讀書,能感到李清照讀書的快樂,你們大概也就可以讀書成名,可以感覺讀書一事,比巴黎跳舞場的「聲色」,逸園的賽「狗」,江灣的賽「馬」有趣。不然,還是看逸園賽狗、江灣賽馬比讀書開心。

什麼才叫做真正讀書呢?這個問題很簡單。一句話說興味到時,拿起書本就讀,這才叫做真正的讀書,這才不失讀書之本意。這就是李清照的讀書法。你們讀書時,須放開心胸,仰視浮雲,無酒且過,有煙更佳,現在課堂上讀書連煙都不許你抽,這還能算為讀書的正軌嗎?或在暮春之夕,與你們的愛人,攜手同行,共到野外讀《離騷經》;或在風雪之夜,靠爐圍坐,佳茗一壺,淡巴菇一盒,哲學、經濟、詩文、史籍十數本狼藉橫陳於沙發之上,然後隨意所之,取而讀之,這才得了讀書的興味。現在你們手裡拿一書本,心裡計算及格不及格、升級不升級,註冊部對你的態度如何,如何靠這本書騙一隻較好的飯碗,娶一位較漂亮的老婆——這還能算為讀書,還配稱為「讀書種子」嗎?還不是淪為「讀書謬種」嗎?

有人說,如林先生這樣讀書方法,簡單固然簡單,但是讀不懂如何,而且不知成效如何?須知世上決無看不懂的書,有之便是作者文筆艱澀,字句不通,不然便是讀者的程度不合,見識未到。各人如能就興味與程度相近的書選讀,未有不可無師自通,或者偶有疑難,未能遽然了解,涉獵既久,自可融會貫通。試問諸位少時看《紅樓》《水滸》何嘗有人教,何嘗翻字典,你們的侄兒少輩現在看《紅樓》《西廂》,又何嘗須要你們去教? 許多人今日中文很好,都是由看小說《史記》得來的,而且都是背着師長,偷偷摸摸硬看下去。那些書中不懂的字,不懂的句,看慣了就自然明白。學問的書也是一樣,常看下去,自然會明白,遇有專門名詞,一次不懂,二次不懂,三次就懂了。只怕諸位不得讀書之樂,沒有耐心看下去。

所以我的假定是學生會看書,肯看書,現在教育制度是假定學生不會看書,不肯看書。說學生書看不懂,在小學時可以說,在中學還可以說,但是在聰明學生,已經是一種誣衊了。至於已進大學還要說書看不懂,這真有點不好意思吧!大約一人的臉面要緊,年紀一大,即使不能自己餵飯,也得兩手拿一隻飯碗硬塞到口裡去,似乎不便把你們的奶媽乾娘,一齊都帶到學校來給你們餵飯,又不便把大學教授看做你們的奶媽乾娘。

至於「成效」,我的方法可以包管比現在大學的方法強。現在大學教育的成效如何,大家是很明了的。一人從六歲一直讀到二十六歲大學畢業,通共讀過幾本書?老實說,有限得很。普通大約總不會超過四五十本以上。這還不是跟以前的秀才舉人相等?從前有一位中了舉人,還沒聽見過《公羊傳》的書名,傳為笑話。現在大學畢業生就有許多近代名著未曾聽過名字,即中國幾種重要叢書也未曾見過。這是學堂的不是,假定你們不會看書,不要看書,因此也不讓你們有自由看書的機會。一天到晚,總是搖鈴上課,搖鈴吃飯,搖鈴運動,搖鈴睡覺。你想一人的精神是有限的,從八點上課一直到下午四五點,還要運動、拍球,那裡還有閒工夫自由看書呢;而且凡是搖鈴,都是討厭,即使搖鈴遊戲,我們也有不願意之時,何況是搖鈴上課?因為學堂假定你們不會讀書,不肯讀書,所以把你們關在課堂,請你們靜坐,用「注射」「貫輸」的形式,由教員將知識注射入你們的腦殼裡。無如常人頭顱都是不透水的,所以知識注射普通不大成功。但是比如依我方法,假定你們是會看書,要看書,由被動式改為自動式的,給你們充分自由看書的機會,這個成效如何呢?間嘗計算一下,假定上海光華、大夏或任何大學有一千名學生,每人每期交學費一百元,這一千名學費已經合共有十萬元。將此十萬元拿去買書,由學校預備一間空屋置備書架,扣了五千元做辦公費(再多便是罪過),把這九萬五千元的書籍放在那間空屋,由你們隨便胡鬧去翻看,年底拈鬮分配,各人拿回去九十五元的書,只要所用的工夫與你們上課的時間相等,一年之中,你們學問的進步,必非一年上課的成績所可比。現在這十萬元用到那裡去?大概一成買書,而九成去養教授,及教授的妻子,教授的奶媽,奶媽又拿又買奶媽的馬桶,這還可以說是把你們的「讀書」看做一件正經事嗎?

假定你們進了這十萬元書籍的圖書館,依我的方法,隨興所之去看書,成效如何呢?有人要疑心,沒有教員的指導,必定是不得要領,亂雜無章,涉獵不精,不求甚解。這自然是一種極端的假定,但是成績還是比現在大學教育好。關於指導,自可編成指導書及種種書目。如此讀了兩年可以抵過在大學上課四年。第一樣,我們須知道讀書的方法,一方面要幾種精讀,一方面也要儘量涉獵翻覽。兩年之中能大概把二十萬元的書籍,隨意翻覽。知其書名、作者、內容大概,也就不愧為一讀書人了。第二樣,我們要明白,學問的事,決不是如此呆板。讀書必求深入,而欲求深入,非由興趣相近者入手不可。學問是每每互相關連的,一人找到一種有趣味的書,必定由一問題而引起其他問題,由看一本書而不能不去找關係的十幾種書,如此循序漸進,自然可以升堂入室,研磨既久,門徑自熟;或是發見問題,發明新義,更可觸類旁通,廣求博引,以證己說,如此一步一步的深入,自可成名。這是自動的讀書方法。較之現在上課聽講被動的方法,如東風過耳,這裡聽一點,那裡聽一點,結果不得其門而入,一無所獲,強似多多了。第三,我們要明白,大學教育的宗旨,對於畢業生的期望,不過要他博覽群籍而已(Be a well-read man),並不是如課程中所規定,一定非邏輯八十分,心理七十五分不可,也不是說心理看了一百八十三頁講義,邏輯看了二百零三頁講義,便算完事。這種的讀書,便是犯了孔子所謂「今汝晝」的毛病。所謂博覽群籍,無從定義,最多不過說某人「書看得不少」,某人「差一點」而已,那裡去定什麼限制?說某人「學問不錯」,也不過這麼一句話而已,那裡可以說某書一定非讀不可,某種科目是「必修科目」。一人在兩年中泛覽這二十萬元的書籍,大概他對於學問的內容途徑,什麼名著、傑作、版本、箋注,總多少有一點把握了。

現在的大學教育方法如何呢?你們讀書是極端不自由,極端不負責,你們的學問不但有註冊部定標準,簡直可以稱斤兩的。這斤兩制,就是學校的所謂「七十八分」「八十六分」之類,及所謂多少「單位」。試問學問之事,何得稱量斤兩?所謂英國史七十八分,邏輯八十六分,如何解釋?一人的邏輯,什麼叫做八十六分?且若謂世界上關於英國史的知識你們百分已知道了七十八分,世上豈有那樣容易的事?但依現行制度,每周三小時的科目算三單位,每周二小時的科目算二單位,像由一方塊一方塊的單位,慢慢堆疊而來,疊成多少立方尺的學問,於是某人「畢業」,某人是「秀士」了。你想這笑話不笑話?須知我們何以有此大學制呢?是因為各人要拿文憑,因為要拿文憑,故不得不由註冊部定一標準,評衡一下,就不得不讓註冊部來把你們「稱一稱」。你們如果不要文憑,便無稱之必要。但是你們為什麼要文憑呢?說來話長。有人因為要行孝道,拿了父母的錢,心裡難過,於是下決心,要規規矩矩,安心定志讀幾年書,才不辜負父母一番好意及期望。這個是不對的,與遵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戀愛女子一樣的違背道德。這是你們私人讀書享樂的事,橫被家庭義務的干涉,是想把真理學問獻給你們的父親、母親做敬禮。只因真理學問,似太渺茫,所以還是拿一張文憑具體一點為是。有人因為想要得文憑學位,每月可以多得幾十塊錢,使你們的親卿愛卿寧馨兒舒服一點。社會對你們的父母說:你們兒子中學畢業讀了三十本書,我可給他每月四五十元,如果再下二千元本錢再讀了三十本書,大學畢業,我可給他每月八九十元。你們的父母算盤一打,說「好」,於是議成,而送你們進大學,於是你們被稱,拿文憑,果然每月八九十元到手,成交易。這還不是你們被出賣嗎?與讀書之本旨何關,與我所說讀書之樂又何關?但是你們不能怪學校給你們稱斤兩,因為你們要向他拿文憑,學堂為保持招牌信用起見,不能不如此。且必如此,然後公平交易,童叟無欺。處於今日大規模製造法(Mass Production)之時期,不能不劃定商貨之品類(Standardization of Products)。學問既然成為公然交易的商品,秀士、碩士、博士,既為大規模製造品之一,自然也不能不「劃定」一下。其實這種以學問為交易之事,自古已然。子張學干祿;子曰:「三年學,不至於谷,未易得也。」(關於往時「生員」在社會所作的孽,可參觀《亭林文集》《生員論》上中下三篇。)

到了這個地步,讀書與入學,完全是兩件事了,去原意遠矣。我所希望者,是諸位早日覺悟,在明知被賣之下,仍舊不忘其初,不背讀書之本意,不失讀書之快樂,不昧於真正讀書的藝術。並希望諸位趁火打劫,雖然被賣,錢也要拿,書也要讀,如此就兩得其便了。

賞析

《讀書的藝術》主旨明確,按作者的說法,即談一下「理想的」「讀書方法」。乍一看,這似乎是論說文的題目,如何用感性化的散文來表現如此理性化的話題呢?然而讀完全文,你就會逐漸明白此文之美妙正在於此。

本文的鮮明特點,在於用談心和說理的敘事方法,層層推進地表現「讀書的藝術」。首先,作者以一名教師與學生談心的口吻開頭,「就個人所認為理想的方法,與諸位學生通常的讀書方法比較研究一下」。口氣輕鬆親切,直奔主題。「教師」以自己的治學讀書經驗,指出大半學生「已經走入錯誤」。因為,他們現在的讀書方法,「失去了讀書的本意」。「已變成僅倖免扣分數、留班級的一種苦役而已」。「現在你們手裡拿一本書,心裡計算及格不及格,升級不升級,註冊部對你的態度如何,如何靠這本書騙一隻較好的飯碗,娶一位較漂亮的老婆」。這已經淪為「讀書的謬種」了。其次「教師」告誡學生,讀書要講究「成效」。一是要多讀書,「各人如能就興味與程度相近的書選讀,未有不可無師自通,或者偶有疑心,未能遽然了解,涉獵既久,自可融會貫通」。二是要精讀。「讀書必求深入」,「學問是每每互相關聯的」,「由一問題而引起其他問題,由看一本書而不能不去找關係的十幾種書,如此循序漸進,自然可以升堂入室,研磨既久,門徑自熟;或是發見問題,發明新義,更可觸類旁通,廣求博引,以證己說,如此一步一步的深入,自可成名。」作者的散文富於幽默意味,此番議論卻質樸無華,切中肯綮,道出了無數學者專家的經驗體會。再往下,作者借「教師」之口,對現行的大學教育進行了嚴厲的批評,就語帶譏諷,不乏巧妙的比喻和俏皮的形容了。

不難發現,全文的說理抓住了問題的要害,即抨擊傳統的死讀書的學習方法,大力提倡主動的、自覺的科學的新型讀書觀。邏輯性既強,加以入情入理的敘述與分析,便表現得侃侃而論,娓娓道來,具有親切感人的滲透力。

其實,作者也深知單純的說理與談心是很難打動人心的。因此,作者在細緻說理的過程中,融入了一些富有藝術情趣的因素,例如,在講述讀書的本意與讀書之樂趣時,引用一些名人名言:「杜威說讀書是一種探險,如探新大陸、如征新土壤,法郎士稱讀書是『靈魂的壯遊』,隨時可發見名山巨川、古蹟名勝,深林幽谷,奇花異卉。」讀書是何等快意之事呵。同時,還引用中國歷史上第一女詩人李清照與其丈夫趙明誠的讀書故事,摘引李清照於《金石錄自序》中的記述:「余性偶強記,每飯罷坐歸來堂,烹茶指堆積書史,言某事在某書卷第幾頁第幾行,以中否角勝負,中即舉杯大笑,……故雖處憂患困窮,而志不屈。……收藏既富,於是几案羅列,枕席狼藉,意會心謀,目往神授,樂在聲色狗馬之上。」真是一幅情趣兼備的讀書圖。如此引經據典與藝術性描繪,可謂點石成金,也具有鬆動與快意的審美元素。

此外,作者還適時、適量地加入一些幽默的語言,使作品在嚴肅之中不乏輕鬆,縝密之中時有笑語。比如,剛說完「學問之事,是與《紅樓》《水滸》相同,完全是個人享樂的一件事」,立即筆鋒一轉,「幽默」一下,「你們若不能用《紅樓》《水滸》的方法去看哲學、史學、經濟學大綱,你們就不懂得讀書之樂,不配讀書,失了讀書之本意,而終讀不成書」。作者提倡快樂地閱讀,強調興趣對讀書的重要性。又比如,作者把學習的教育戲稱為「稱斤兩」。「按現行每周三小時的科目算三單位,二小時的科目算二單位,像由一方塊一方塊的單位,慢慢堆疊而來,疊成多少立方尺的學問,於是某人『畢業』,某人是『秀士』,你想這笑話不笑話呢?」在邏輯嚴密的行文中,作者隨時拈來一些幽默的佐料,使讀者不禁啞然一笑,頓覺快意。

準確一點說,《讀書的藝術》是介於散文與雜感之間,似散文又非散文的作品——一種風格獨特,個性鮮明的論說性散文。這篇散文大力提倡的新型科學的讀書觀,對落後的、被動的讀書方法作了抨擊,對我們今日如何讀書、怎樣讀好書,仍有較大的啟迪意義。[1]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