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請客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請客》中國當代作家梁玉東寫的散文。

目錄

作品欣賞

請客

又到年關,雖然年的味兒是一年淡似一年,但從形式春節必須歡度的。

這也正如上課,當老師走上講台,值日生就會高喊:「起立!」聲音必是洪亮,即使是位柔弱的女生。所有人畢恭畢敬,挺起了胸,站直了身。若遇到較真的嚴師,還會將大家的站姿和面部表情巡視一番。在師生互致問候或鞠躬後,課程學習方能開始。多年前當學生如此,多年後自己當老師以及當老了老師,依舊如此。我常常想,這師生課堂見面儀式怎就不與時俱進?這怎麼就成了鐵的規則?

過年必是一場盛典,這似乎也成了鐵的規則。 既是歡度,場面就要壯闊。在我們這個國度,排場尤其重要。有句俗話叫「賣錢不賣錢,攤子要扯圓」,這扯圓攤子就是講究排場。在民間,但凡做生意開業,必須剪個彩,以圖大吉。大的就不說,即便是個賣牛雜麵的小攤開業,也必定炮仗震天,紙屑遍地;花籃無數,高朋幾桌。這才有聲勢,有氣場,方能叫「人氣達四海」。再讀讀周樹人先生的《立論》一文,別的姑且放下,單看那幼童的滿月儀式,你不能不佩服國人講派場可謂是「博大精深」「 源遠流長」 了吧!

既是為排場,那請的客人必須講究。給親友發邀請要講關係鐵,親友少就很易,一旦稱兄道弟者過多,就不好辦了。總有那種若即若離類的,有時又不止一兩個,如何邀請必讓人犯難。不過,我有這樣一位友人,他過生日就讓別人幫他確定宴會列席者,每每效果不錯。我以為其中的道理就是「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讓第三者來甄別,更客觀,更準確,確是高招。

最難的是請上司。怕被拒絕,不敢登門面請。你下了很大的決心,一咬牙,一閉眼,一個電話。別人卻客客氣氣地說,謝謝,我有點要事。你的熱情和自尊頓時如一首歌名"一腔熱情餵了狗"。不過,每次遇到這種事,我就會拿妻子講的故事來安慰自已。她的閨密說,她家那位只要能和上司搭上訕,不論何種方式,都興奮好幾天。我這應該算是和上司搭了訕吧,且比迅哥兒講的闊佬對要飯的說"滾出去"強百倍吧。

請來了客人,筵席的氛圍就特別重要中國有句古話,無酒不成席。酒,是席上最好的調節劑。三杯酒下肚,個個成好漢。什麼天南地北,什麼古今中外,什麼天文地理,什麼男歡女愛,一股腦兒放到桌上,全成下酒菜,並且越俗的越是上品。平時的嫻靜,台上的嚴肅,一身的正氣,都在酒精力量的蹂躪下變成了一絲不掛的藝術寫生。

如果說僅僅是這樣,那也不失雅俗共融的快樂。關鍵是有潛在的危機。這酒在調笑的溫度下發酵得厲害,客人會開始點殺,首先向主人發難。好漢難敵四拳,儘管你為此次宴請在戰略和戰術上做了各種準備,但最後也會敗得一塌糊塗,有時是現場辦公,有時是席後"嘔心瀝血"。真可謂又費「馬達"又費「電」喲!更可怕的莫過氣氛過分熱烈,把某客人喝個長眠不醒,那後患必是友人變敵人,親戚變為憂戚了。近來還聽說,友人聚會後一人酒駕撞人,酒友全跟着「出血」。你說,這有何"歡"可慶,還有何"快"可樂?

看來,年節的歡慶得改變遊戲法則了。今年,不請客。[1]

作者簡介

梁玉東,中學語文高級教師,於四川省閬中東風中學任教。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