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說唐三傳·第四十七回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說唐三傳·第四十七回出自於《說唐三傳》,《說唐三傳》一般指薛丁山征西。該書採用章回體形式,講述了唐代薛丁山的故事。 唐貞觀年間,薛仁貴征東有功,被封為平遼王。因與皇叔李道宗結怨,被陷下獄。幸於危急之際,西涼哈迷國犯境,徐茂公立推薦仁貴掛帥征戰,逃過此劫。仁貴征西,誤中圈套,被困鎖陽城,為蘇寶同飛刀所傷。當他傷重昏迷、魂游地府之際,得知兒子薛丁山尚在人間,並知自己與兒子有一段難解死結。[1]

內容

第四十七回 梨花破關除二怪 秦漢借旗收雙徒

卻說沙江關主將楊虎,深恨樊梨花不忠不孝,殺子之仇尤深。又聞兵臨江邊,恨不得活擒梨花,取出心肝,以祭吾兒,方消此恨。忽報紅毛道人,黑臉仙長請到了。楊虎大悅,出關迎接,接進官廳見禮,分賓主坐下。二位仙師說:「今蒙見召,有何話講?」楊虎長嘆道:「奈因小弟單生一子,被惡媳梨花所殺。特請道友來此,共擒此賊人,與此報仇,方泄我恨。」二人聽了,恨道:「不消道友煩心,要報此仇,有何難處,都在我二人身上。」楊虎大喜,設筵相待。

秦漢見各船俱已渡江,飛向營中繳令,細說此事。梨花大喜,即令三軍連夜準備,候江船一到,即要開船。眾將得令,各預備停當。將及半夜,船隻已到江邊,一字排開。元帥傳令,趁此明日,即速下船。眾將得令,一齊下船,來到西岸。令先鋒羅章打關,金鼓連天,炮聲不絕。番兒報進,楊虎大驚,說:「這事奇怪,我已傳令江船,不許過江,唐兵從何而來?」傳令番官處斬,即出關迎敵。二位道人說:「且免出兵,待貧道先上關去,略施小計,殺他片甲不回。」楊虎說:「既然道友有計,相煩立刻開兵。」那道人來到關前,披髮仗創,揚塵舞蹈不表。

且說羅章殺到關下,只見一陣狂風,飛沙走石,天昏地暗。嚇得羅章膽喪魂消,三軍自相踐踏。見兩個道人,騎了白鶴,落將下來,大喝道:「唐將休走,吃我一劍!」羅章招架不住,拍馬而逃。兩個道人,在後追趕。後軍飛報元帥,元帥大怒,率領四員女將,向前放過羅章。上前迎住,念動真言,喝散飛沙走石。道人大怒,喝道:「你是何人,敢破我術?吃我一劍。」梨花看見兩道人:一個面如茄子,紅須紅髮;一個面如黑漆,青發青須,眼睛也是青的,仗劍殺來。月娥飛馬過來迎住,仙童忙來助戰,殺得二道汗流浹背。金蓮、金定也上前圍住,兩個道人那裡招架得住,大敗而走。四人在後追趕。那紅毛道人,現出一條火龍,用烈火燒來,燒得四人敗陣逃回。梨花看見,把手一指,有萬丈水衝出,將烈火澆滅,火龍大敗要逃。梨花喝道:「往那裡走!」拍馬追來,黑臉仙長搶出,說:「休傷我道友。」仗劍攔住。梨花手舞雙刀來戰,殺得他尿屎直流,搖身一變,現出四手八腳,一隻螃蟹,口中噴出涎沫,頃刻大霧連天。梨花倒吃一驚,拍馬如飛,迴轉營中。

黑臉道人收了法術,與紅毛道人一同進關。楊虎迎住,說:「有勞二位道友,今日出陣,勝負如何?」紅毛道人說:「樊梨花果然神通廣大,我將烈火燒他,他將倒海之術澆滅。幸道友用霧迷他,不然,怎得收兵。」老將聽了,嘆口氣道:「久聞樊氏利害,不能報仇,誓不兩立。」即令家中護送夫人回國。家將領命,遂與夫人流淚而別,楊虎全身披掛,同了二位道人,放炮出關,趕到唐營大罵,梨花倒覺羞慚。應龍上前說:「母親,老匹夫如此無禮!辱罵母親,孩兒出去,斬此匹夫。」梨花說:「我兒出去,須要小心。」

應龍得令,上馬提槍,衝出陣前,喝道:「老匹夫,你罵那一個?吃我一槍。」楊虎把大刀迎住,一場大戰。秦漢、竇一虎二將,見應龍槍法散亂,拍馬來迎。兩個道人敵住,祭起火球,打中秦漢面門,仰身跌倒。道人仗劍要砍,被一虎救回。復出陣來,道人又祭起火球,一虎地行走了。梨花出陣,對楊虎說道:「老將軍,天命歸唐。征西一路,各處關頭,降者降,死者死,勸你歸順天朝,免得生靈塗炭。」楊虎罵道:「小賤人,恨不得把你千刀萬剮!反來說我投降,吃我一刀。」把大刀往面門砍來。梨花雙刀來迎,戰了三十餘合。旁邊惱了金定,提起五百斤大錘,照楊虎頭上一錘,打得腦漿進出,死於馬下。兩個道人趕出,怒道:「傷我道友。」仗劍砍來。二員女將迎住,紅毛道人祭起火球,被梨花乾坤帕收去。道人現出原形,乃是一條火龍,大火燒來,那金定回身逃走。梨花念動真言,頃刻大水衝到,四海龍王將火龍圍住,不能脫逃,被梨花飛刀斬為兩段。半段飛入中原,半段飛入西番,後為混世魔王。那黑臉道人見了,罵道:「賤人,連傷我兩道友,與你勢不兩立!」仗劍砍來。梨花又放飛刀,道人慌了,口吐霧沫,將天遮瞞,伸手不見五指。梨花無法,退兵十里,漸見天日。眾將逃回繳令。梨花道:「大霧迷天,怎得搶關?」月娥道:「我師父有五靈旗,能破霧沫,差將前去借得旗來,可除妖道。」梨花大喜,即令秦漢往金刀聖母,求取五靈旗。

秦漢得令,戴上鑽天帽,如飛而去。經過一高山,見有兩員小將,各帶兵馬,旗分紅白,在山上大戰。秦漢飛下說:「二位將軍不必相鬥,有話問你。這相年少英雄,不去干功立業,野戰何益?」二將住手問道:「你從空飛下,是神,還是鬼怪?說個明白。」秦漢道:「我不是神仙,不是鬼怪,乃是王禪老祖弟子,姓秦名漢。隨駕征西,路阻沙江關,有妖道噴霧迷人。奉大唐元帥將令,往金刀聖母借旗,走此經過。今見二位英雄,何不隨我同去征西,建功立業。豈不為美!」二人聽了,下馬便拜,說:「我姓劉名仁,他姓劉名瑞,均是大漢之後,伐匈奴到此。此間有東西二山,各人把守。他要占我東山,故此相鬥。天幸相遇,願拜為師。」秦漢大喜,收為徒弟,說:「待我借了旗回來,同你去見唐王便了。」二將依言,各自回山,收拾人馬等候。

秦漢仍飛上雲頭,片時來到竹隱山仙人洞,只見洞中走出兩位仙姑,手提花籃。秦漢上前說:「煩二位仙姑通報聖母,說王禪老祖弟子秦漢,要見聖母。」仙姑聽了,說:「原來是刁家妹子之夫秦漢,清說明來意,方可通報。」秦漢說:「因奉樊元帥將令,為蟹霧迷阻沙江關,不能進關。我家月娥,說聖母有五靈旗,能滅霧沫,特來求取。除了妖道,即當奉還。」仙姑聽了,說道:「稍等,待我前去稟知師父。」入洞中來蒲團前說:「師父,外面有王禪老祖徒弟,奉樊元帥令,來借五靈旗,去破霧沫。現在洞外伺候。」聖母道:「命他進來。」仙姑出來,遂引秦漢來到蒲團之下,見了聖母,跪下說:「弟子秦漢拜見。願師父聖壽無疆。」聖母道:「你之來意,我已深知。」取出五靈旗付與秦漢,說:「要破霧沫,特旗一展,他性命難逃。」

秦漢拜謝出洞,飛上雲端,望着高山飛下。劉仁劉瑞接着,秦漢說:「我先去繳令,你們隨後就來。」秦漢飛向營中,說知前事。元帥大喜,傳今打關。黑臉道人仍噴出霧來,元帥將旗一展,只聽得霹靂一聲,霧散雲開。眾將一看,忽有簸箕大一隻死蟹。元帥大喜,吩咐搶關,那番兵倒戈投降。元帥進了關,一面上本報捷,一面出榜安民,又望空拜謝聖母,招降安撫番兵,停留半月。

有探子報道:「關外有二員小將,領部卒一千,說是秦將軍新收的徒弟,要來投見。未奉軍令,不敢放入。」元帥道:「命他進來。」劉仁、劉瑞進了帥府,參見元帥。元帥見二人一表人物,心中大喜,遂對秦漢說:「他二人是你新收的徒弟,帶領本部人馬,到你營中學習,立功之日,奏王加封。」秦漢得令,同二人一起拜謝。眾將稱讚不表。

次日二人拜見了刁月娥,於是二人盡心學習兵祛,劉仁後來與天竺國公主銀杏成親;劉瑞與真童國公主金桃完婚,此是後話。這一本是秦漢收徒弟團圓,欲知樊梨花征西後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2]

內容簡介

《說唐三傳》即《薛丁山征西》故事講述唐貞觀年間,薛仁貴征東有功,被封為平遼王。因與皇叔李道宗結怨,被陷下獄。幸 於危急之際,西涼哈迷國犯境,徐茂公立推薦仁貴掛帥征戰,逃過此劫。

仁貴征西,誤中圈套,被困鎖陽城,為蘇寶童的飛鏢所傷。當他傷重昏迷、魂游地府之際,得知兒子薛丁山尚在人間,並知自己與兒子有一段難解死結。

太宗見出征不利,徵召能人掛帥。丁山請纓,以無敵之勢奪得帥印,與母親及妹妹出發西征。途中遇竇家兄妹攔路,丁山為求脫身,假意答允竇仙童的婚約,並招攬旗下,同往解救父親之危。仁貴獲救脫險,但卻不滿丁山陣上招親,將之鎖入天牢,以示懲戒。

蘇寶童死訊傳至哈迷國,群臣為之震驚,寒江關守將樊洪悲憤不絕。樊洪有女樊梨花,聰明機智,拜師學藝,臨下山前,其師告知她與薛丁山有一段前世姻緣。

另一方面,樊梨花得悉薛丁山西征而至,遂出關欲會之,途中卻遇上另一位青年武士薛應龍。薛應龍欲納梨花為妻,但因比武輸給梨花而被收為義子。

梨花繼續赴會,仁貴上陣,亦非梨花對手。丁山與之交鋒,梨花一見鍾情,唯有裝敗。丁山欲乘勝追擊,再次挑戰樊梨花,梨花顯出真功夫,丁山被擒。梨花要丁山娶之為妻,丁山假意應承……

這一段姻緣反反覆覆紛雜纏繞,愛恨交織,其間夾雜不少恩怨情仇,情節緊湊,劇情跌宕起伏扣人心弦[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