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說唐三傳·第六十七回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說唐三傳·第六十七回出自於《說唐三傳》,《說唐三傳》一般指薛丁山征西。該書採用章回體形式,講述了唐代薛丁山的故事。 唐貞觀年間,薛仁貴征東有功,被封為平遼王。因與皇叔李道宗結怨,被陷下獄。幸於危急之際,西涼哈迷國犯境,徐茂公立推薦仁貴掛帥征戰,逃過此劫。仁貴征西,誤中圈套,被困鎖陽城,為蘇寶同飛刀所傷。當他傷重昏迷、魂游地府之際,得知兒子薛丁山尚在人間,並知自己與兒子有一段難解死結。[1]

內容

第六十七回 教主擺到詩仙陣 二教鬥法有高低

前言不表,再講樊梨花雙刀架住說:「原來是道符師叔,既是上古神仙,該識天命,也不該來助惡為虐。該命你弟子改邪歸正,教番主降唐納款,自然唐主收兵,各分疆界。何勞師叔到關前與我為難。」李仙師聽了大怒說:「樊梨花,你說那裡話!來天下者非一人之天下,唐王坐了中原,貪心不足,奪取西番世界。好好把番國地方退還,收兵回去,叫唐王年年進貢,歲歲來朝,我便饒你。」梨花聽了,叫聲:「師叔,這句話講錯了。中原大國到反進貢小邦,你如何做得大羅神仙?快快歸山,可全體面。若再無知,休怪弟子無情。」

道符聽了怒容滿面,說:「賤人,休得多言!」用劍劈面砍來。梨花又架住說:「師叔,我看黎山師父之面,讓你兩劍。若是再來,決不讓你。」道符又舉劍砍來。梨花將刀相迎,戰有數十合,不分勝負。梨花想道,他法術高強,先下手為妙。祭起打仙鞭來打仙翁。仙翁大笑,把袖一拂,鞭落在袖中。把身一搖。背後五道金光飛來罩住,梨花眼花繚亂。忽仙翁提劍趕到,唬得魂不附體,說:「性命休矣!五遁不能逃脫。」只聽得霹靂一聲,五道金光不見。李仙翁正欲砍梨花,聽霹靂打散神光,大怒。抬頭一看,見黎山老母跨了一匹金鰲飛下,說:「李道友,休傷我徒弟。不該請教主煉寶擺陣,害我座下眾弟子。如今也不與你計較,你看那邊雲彩冉冉,教主法駕來也,我且暫退。」仙翁見了老母,欲要相殺,聽教主駕到,回頭一看.遠望西方祥雲五色到來,忙傳令收兵接駕。那花鳳仙、野狐仙正與二劉交戰,聽得收兵,俱皆罷戰,退回本陣,接教主。

那樊梨花在金光中,五遁不能逃脫,忽師父降臨,說退道符。收兵回營迎接師父進帳,領眾參見,拜謝救命之恩。拜畢起立兩傍。老母說:「如今金壁風教主煉四口寶劍,要擺諸仙群會陣,見二教高下。與我等鬥法。你去營外搭起蘆蓬,迎接諸仙下降。」梨花奉命,傳令羅章營前台上掛紅結彩,請老母坐在當中,香煙不斷。又設交椅公座,笙簫細樂。

不表營營齊整,再言金壁風帶了數代弟子,捧了寶劍,那劍紅光閃閃,五色毫光。誰知彌勒佛座下黃眉童子,他在西天小雷音寺騙捉唐僧,有徒弟孫行者求得佛主收去。不料彌勒往西天如來佛那裡去了,黃眉童子私下山來。見了五色毫光,決有寶物,忙駕雲而來,撞着教主寶劍放光,說:「老道士,這劍送與我罷。」教主一看,原來是個童子,說:「這寶劍要到玉龍關擺陣鬥法,你要來何用?」童子說:「我愛他五色毫光,心中所喜。」教主說:「快快回去,我要行路。」那童子將布袋拋起收了寶劍,起身要走。教主曉得此袋是佛藏天袋,乃法門至寶。故將好話與童子說:「童子過來,我有話對你講。你在彌勒佛座下,不見干戈。今日同我往玉龍關擺陣,你把劍還我,斬丁樊梨花,與你劍罷。」童子笑道:「既如此,同去看看。這劍原要送我的。」教主說:「這個自然。」駕雲來到玉龍關。

那仙師命寶同搭起高台,香花燈燭迎接教主仙駕。只聽得半空音樂,道符同了三弟子,九仙妖,一齊迎接教主。教主下雲,坐在高台,眾仙參見。李仙師傍坐,眾弟子侍立兩班。道符說:「起初捉去神龜仙,高弔旗杆,又捉去老牛仙、野熊仙。今日親出,將金光罩住,欲捉梨花,被黎山老母救去。專等教主法旨,大顯神通,除此樊梨花。」教主聽了說:「黑獅駒盜不回,反失三仙。我全仗這匹神獸,好建奇功。」便命弟子飛雲、飛翠二位女仙,「與你兩道靈符,前去盜騎。」

二仙女領法旨,接了靈符,駕雲來到唐營。往下一看,見黑獅駒拴在蓮花帳前,三仙高弔旗杆,奈有人守不能偷盜。等到晚來,直至三更,將士帶甲安睡,二仙大喜,飛雲對飛翠說:「師兄,你去盜騎,我去旗杆上放三仙。」飛翠說:「師弟,須要小心。」「曉得。」那飛翠來到帳前,取出靈符一照,那神獸認得靈符,掙斷絲韁,四足騰空。飛翠大悅,騎了駕雲而回。那飛雲上高杆,將靈符一照,老牛、野熊大喜,脫其繩索而逃。獨有神龜仙逃不脫,一汪眼淚。仙女說:「他兩個見了靈符,脫身而逃。你這烏龜還不快走。」神龜說:「仙女,你不知道。他鐵鏈容易脫身,我是捆仙繩,要竇仙童親念咒語,方能解得。」飛雲聽說,無可如何,只得同了二仙回營,來見教主,說:「弟子奉法旨,老牛、野熊回來,神龜被捆仙繩捆住,不能脫身。回來交旨。」教主駕坐薄團,也知神龜災難未除。老牛、野熊也來叩謝。飛翠盜了黑獅駒,也來交旨。教主見了黑獅駒,心中大悅,吩咐牽往後營,待天明乘坐,陣前好會唐兵。此言不表。

再言唐營元帥升帳,守獅小校稟說:「昨夜三更,只見半天毫光一閃,那匹黑獅駒叫一聲,駕雲而去。」梨花大驚,決是金山法力攝去黑獅駒,又是一番周折,悶悶不樂。又小軍報進:旗杆逃去二妖,單剩烏龜。梨花一發心驚,忙上蘆蓬,叩見師父,說此因由。老母說:「徒弟,昨夜音樂嘹亮,想教主已到。待他布了陣圖,候諸仙一道破陣。」梨花聽師父之言,抬頭觀看,見番營頂上,五花祥雲如同華蓋。忙下蘆蓬傳令出營,後面老母駕鱉而出。那番營教主,帶了眾弟子,騎上黑獅駒出陣,說:「唐朝將士,請黎山老母出來會貧道。」

那老母乘鱉而出,見了教主,說:「道友請了,我和你上古神仙,萬劫修身,上朝金闕,何故來降紅塵?」金壁風叫聲:「道友,你徒弟樊梨花背後惡言毀罵我教。今我下山,只叫樊梨花出來,待我拿上宮中,問明還你。」老母說:「你的門下多有搬嘴,道友不可聽他。」教主說:「我既下紅塵。擺一陣圖,今且暫回,明日分二教高下。」老母說:「且擺完了再處。」說罷,兩下一拱,各自收兵回營。梨花聽得教主之言,悶悶不樂。教主回營,吩咐國舅,進關祭禱山神海岳天地神祗。國舅領命。請出太子拜禱。然後教主擺起諸仙群會陣,按四方懸寶劍四口,憑你神仙殺到,削去三花,梨花性命難逃。

寶同奉命依法整備。次日教主登台,點金鯉、黑魚二仙,「你守南方丙丁火,暗藏三百甲士,若有神仙進陣,祭起寶劍,絕他性命。」二妖領旨,鎮南方。點白牛、野熊二妖,「帶甲士三百,鎮東方甲乙木。若有神仙進陣,祭起寶劍斬他。」二妖領法旨而去。點犬、馬二妖,鎮守西方庚辛金,付劍一口,二長領旨而去。點花鳳、野狐,將劍一口,鎮守北方壬癸水。分派已定,對黃眉童子說:「你隨貧道到來,煩你一煩。」童子說:「我佛門慈悲為念,不曉武藝,叫我如何上陣?」教主說:「只要你將布袋拋起,一概收在袋中,其功不小。非但寶劍送你,國王還有許多寶貝賞你。」童子貪財,說:「就去。」同道符守中央戊己土,二人領旨而去。又令蘇寶同、飛鈸和尚、鐵板道人、雞冠仙四隊,分為左右救應。自騎黑獅駒,手執令旗指麾。擺陣已完,眾將嚴守。

那唐朝元帥見番營毫光直透雲端,明知擺陣已完,忙見師父說:「看此陣十分利害,師父一人焉能成事?若眾弟子進陣,枉送性命。」老母叫聲:「徒弟,你看那邊彩雲幾朵,諸仙來也。快些迎接。」梨花聽了下篷,眾弟子跪迎。只見騎龍、騎鳳、騎鶴、騎象、騎獅、騎牛、騎虎,都下雲端,接入篷上與老母相見,列班而坐。蒲團第一位軒轅老祖、王敖老祖、王禪老祖、張果老、李靖、謝應登、孫臏、張仙共八位仙師,坐在東首。西首坐着五元仙母,金刀聖母、武當聖母、桃花聖母、黎山老母,隨來仙女手捧寶瓶,奏動仙樂。梨花同眾弟子叩見。薛丁山是王敖弟子,秦漢、竇一虎是王禪弟子。金蓮,桃花聖母徒弟。金定,武當聖母徒弟。月娥,金刀聖母徒弟。今日師徒相逢,甚是歡喜,分付擺列素筵,款待仙眾,說及破陣之事,不知後來,可能破得諸仙陣否,若知後事,且看下回分解。[2]

內容簡介

《說唐三傳》即《薛丁山征西》故事講述唐貞觀年間,薛仁貴征東有功,被封為平遼王。因與皇叔李道宗結怨,被陷下獄。幸 於危急之際,西涼哈迷國犯境,徐茂公立推薦仁貴掛帥征戰,逃過此劫。

仁貴征西,誤中圈套,被困鎖陽城,為蘇寶童的飛鏢所傷。當他傷重昏迷、魂游地府之際,得知兒子薛丁山尚在人間,並知自己與兒子有一段難解死結。

太宗見出征不利,徵召能人掛帥。丁山請纓,以無敵之勢奪得帥印,與母親及妹妹出發西征。途中遇竇家兄妹攔路,丁山為求脫身,假意答允竇仙童的婚約,並招攬旗下,同往解救父親之危。仁貴獲救脫險,但卻不滿丁山陣上招親,將之鎖入天牢,以示懲戒。

蘇寶童死訊傳至哈迷國,群臣為之震驚,寒江關守將樊洪悲憤不絕。樊洪有女樊梨花,聰明機智,拜師學藝,臨下山前,其師告知她與薛丁山有一段前世姻緣。

另一方面,樊梨花得悉薛丁山西征而至,遂出關欲會之,途中卻遇上另一位青年武士薛應龍。薛應龍欲納梨花為妻,但因比武輸給梨花而被收為義子。

梨花繼續赴會,仁貴上陣,亦非梨花對手。丁山與之交鋒,梨花一見鍾情,唯有裝敗。丁山欲乘勝追擊,再次挑戰樊梨花,梨花顯出真功夫,丁山被擒。梨花要丁山娶之為妻,丁山假意應承……

這一段姻緣反反覆覆紛雜纏繞,愛恨交織,其間夾雜不少恩怨情仇,情節緊湊,劇情跌宕起伏扣人心弦[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