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誘術(孫宗信)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誘術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誘術》中國當代作家孫宗信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誘術

人類生存在陸地,魚類生存在水中,物種不同,習性各異。然而這二者卻跨界發生了許多聯繫。魚肉鮮美,勾發起了人類的口舌貪慾,因此,人類便運用智慧開始跨界誘騙水裡的魚兒了。

無論什麼事物,要是平淡無奇,自然是無人問津。要是有了奇處,便會引來人們的覬覦。比若美女,因為自已的美招人注目,因為自己的美鶴立雞群,同時,也會因自己的美而招致災禍,紅顏薄命。醜女卻平平安安度過一生。一個人沒有才華,自然不會被社會重視,如果才華出眾,必然成為社會的驕子,但也會因為才華而衍生出許多是非。才華是人人希望有的,同時也會帶來許多的副產品。以至於有人因才華而遭受磨難,忌恨起自己的才華來。

魚就是這樣,肉質鮮美是它的美,也成了要它命的緣由。

可是,魚在水中自由游弋,怎樣把它誘騙到陸地上,讓它們自覺貢獻自己的鮮美飽人們的口舌之欲呢?

人們在誘騙魚類的方法上,簡直窮盡了智慧。在海洋大湖上,水面寬廣,人們用燈光引誘,用拖網捕撈,在河流湖泊小範圍水域上,撒網或者用魚的天敵,魚鷹捕獲,在池沼小溪上呢,就要用到釣鈎了,這也是最具技術性的誘騙手段了。

來看人類誘騙魚兒的精巧手段吧。

先看那鈎,就十分陰險。純鋼打造,塗以黑色,似心形,尖上帶一倒鈎,這是最陰險的部位,一旦吞入,倒鈎就勾住了嗓子眼裡的肉,叫不出,喊不出,無法掙扎,越掙扎越痛苦。它冷冷地,靜靜地,不動聲色,蛇一樣蜷伏着藏在餌里,一旦發作會迅雷不及掩耳地緊扣要害。

再看那餌,是專門研究了魚類的口味愛好專業定製的,是根據精通魚兒心理學的魚專家的研究成果定製的,比如釣野生鯉魚、野生青魚、野生草魚的餌,在玉米窩料里添加10%的白酒和蜂蜜,0.2%的馥郁香多巴鹽和0.1%的魚阿法;夏季釣鰱鱅,魚餌中可以添加少量的果酸,尤其是馥郁香果酸,馥郁香果酸,具有淡水魚類喜歡的舒適果香氣味,具有很好的誘食效果。這些精心的調配不但適合各種魚的口味,連它們的偏好也照顧到了,人把魚兒的心理和口味研究得如此精準,魚兒豈有不上鈎之理?

餌是以色、香、味俱佳的精美食物做成,加少許糖使之甜,加少許油使之香,加少許酒使之醇,香艷,鮮濃,精心調和成食中極品,足以勾魂攝魄,遠遠聞之,引你趨近,趨近聞之,引你不能自持,吮之,香。再吮,鮮。三吮,醉。這美艷的誘惑,使魚一聞此味,神經中招,再也擺脫不開,割捨不下,必欲吞入而後快,除非魚有絕頂的經驗和定力,一般把持不住。

施行誘術時還需營造溫馨平和的環境,周遭平靜如昨,看不出絲毫異常。半點也引不起被誘者的警覺。

一切籌劃妥當,來吧,香餌撒入,釣杆輕拋,機關藏在岸上,一根柔韌透明的釣絲若有若無地斜入水中,漁翁眯目假寐,世界仍如往常一樣明亮,幾朵白雲悠閒地飄在天上。

水下,一股細細的醇美之香甜隨波蕩漾,魚兒循味游來,這是一條老謀深算的魚,它活到了這般大的年歲足以證實它的老於世故,它看到了清波中那團香艷的餌,它繞着圈圍着餌反覆審視,用魚的大腦思索分析:怎麼憑空多了這美食呢?莫不是人在布下陷阱?水面,風平浪靜,水中,並無異樣,香艷味使它心癢難禁,用尾輕輕一觸,並無危險,用唇輕輕觸一下,津液滿口,吞,怕中招,不吞,口舌難耐。正當巡梭再三,決心難下當兒,水下另有一串魚影游來,口邊物要不保了,千鈞一髮,情勢不容多思,慌忙一口吞下,餌剛滑到胃口,鈎已冷靜擊發,倒鈎卡在喉中,欲吞不能,欲吐不得,掙扎的聲息牽動浮子,驚起假寐漁夫,釣絲抽動,漁杆一甩,在水面上劃一個極漂亮的弧線,「撲楞楞」落草岸上,魚驚恐,惶惑,不解,睜大迷惘的眼睛,哈哈,惶惑什麼呢,是你自覺自愿來上我的鈎的呀!

整個過程中,漁夫使用了:「使……來……」這一條公式,這條公式看似簡略,實則充滿玄機,波詭雲譎,居心叵測,智慧運用之妙臻於化境。

釣魚的過程就是誘騙魚上鈎的過程,人們把智慧運用起來,連不同的物種都能誘騙,誘騙同物種的人豈不是更為輕易?誘魚上鈎和誘人上當的過程基本相似,別看人是萬物之靈,只需把這種誘術花樣翻新,靈活使用「誘」和「餌」兩個工具。人被騙被誘的機率和魚被騙被誘的機率幾乎一樣大,在高明的騙局面前,有時,萬物之靈的人並不比魚高明多少。

「使……來……,誘之來,引之來,正如板槍機的那根食指被仇恨勾引,拉竹匾捕鳥牽引繩子的手被貪慾勾引,甩釣絲釣魚的手臂被魚鮮勾引,欲望勾動引線,牽引機關一連串動作。

漁夫們有一種特有的術語系統,下餌,咬鈎,收網等等,這些詞彙專指誘騙魚兒的技術實施過程,世上還有一種與釣魚風馬牛不相及的行業,但在他們的話語系統里,也經常用到釣魚的術語,他們把釣魚的手法用來釣人,基本不用更改程序,他們也要用到餌和鈎,他們把開始誘騙人的計劃實施叫做下餌,把人開始中招叫作咬鈎,把被誘騙的人叫做魚兒,把騙術即將得手叫收網。儼然他們就是高明的漁夫。

這行業就是令人憎惡的社會毒瘤——騙子,詐騙集團,這樣的人在社會一些暗角泛濫成災,從古到今蔓延不絕,給那些善良的涉世不深的人們造成了極大災難。

「誘」是整個事件中最具神秘色彩的動作,是以後所有行動的先機,極具智慧。「誘」需要「餌」,餌的製作需要依據被誘者特點進行特殊設計,量身定做,需要深知你的心靈,深知你的需求,時時翻新,與時俱進,餌的配方力爭一舉勾出你靈魂里第一需要,最為玄妙,只要「餌」被設計成功,「誘」的計劃基本上就成功了。其實,這個計策,幾千年前就被聖人說過,將欲取之,必先予之。要想得到你,必先用餌引誘你,待你上鈎後,拉起釣絲,倒鈎卡在你嗓子眼裡,你只會越掙脫越緊,只能大睜兩眼成為案上之肉,任人宰割了。

從街頭巷陌隨處可見的象棋,圍棋對弈可以見到國人性格之一斑,他們缺少勇士大無畏的冒險精神,喜好研究小伎倆,小謀略等攻防計策,研究兵法一類的書籍也特別多,他們性格陰柔,自私貪婪,喜歡不勞而獲,恨人富,笑人貧,這些性格特徵,就為騙子的大量出現提供了思想基礎。

古代騙術界的八大門派:「蜂麻燕雀,金評彩掛」,各有特點和手法,隨着時代的發展,這些古老的手法已經與時俱進,頗具現代色彩了。他們使用的餌也換上了新的包裝。

蜂是一群人相互配合行騙,是團隊作案,很多人是分工明確,且相互配合,就象唱戲一樣,有編劇、導演,更有各類演員,有主角、配角,生、旦、淨、末、丑等角色齊全,文武兼備,而這種騙術往往需要較長時間的布局設計,經過精心策劃,前期鋪墊多,很有針對性和連環性,經歷的時間周期較長,目標雖大,獲益亦巨大。現代社會中的各種電信詐騙,就是「蜂字門」的詐騙術。他們有的冒充偽裝成機關單位工作人員身份,協同詐騙。

麻是單槍匹馬靠自身本事行騙,燕是以女色為誘餌行騙,雀是一幫人花錢買官缺,然後大撈一筆。實際運作起來,也不是單獨不變的,會根據不同場景運用多種手段,達到行騙的目的。金瓶彩掛則是指依靠算掛、評書、戲法、打把勢賣藝的小生意來行騙。

社會上各種誘術繁複多樣,手法翻新,花樣百出,令人防不勝防,但仔細審視,細尋端倪,把所有誘惑之術歸結起來,也是有規律的,這規律就是兩個工具,分別是「餌」和「鈎」。

在騙子眼中,人只要有需求,有欲望,這些需求和欲望都可以製作成餌。魚的需求是美食,制餌比較簡單,人群的需求包括精神的、物質的各種各樣,制餌不過分門別類罷了。這些餌有些是利用人們的信仰,有些是利用人們的欲望,有些是利用人們的恐懼,有些是利用人們的好奇。他們有些是為了錢財,有些是為了權勢,有些是為了名聲,有些是為了復仇。

遇到困難或者迷茫的人,他們需要指點迷津,希望能夠預測未來,改變命運,於是餌就是預測大師等;那些生病或者老弱的人。他們希望治癒或者延壽,於是餌就是各種名醫等;貪圖權勢名利的人希望結交有權有勢或者有名有利的人,於是餌就是各種假冒的手眼通天的人;對於貪婪財富和嚮往奢侈的人,於是餌就是各種指導快速致富的能人;對於愛情和親情渴望的人,於是餌就是各種型男靚女;對於孤獨或者寂寞的人,他們希望得到撫慰,於是餌就是各種溫情。人們這些正常需求都會成為騙子做餌的原料,他們會根據人們各種精神和物質需求,一對一設計製作針對性極強的餌,把陰險的倒鈎深深隱藏,精準投放到適宜的人群,釣出財物和利益。

社會上許多被騙進火坑的少女,被騙進傳銷窩點的青年,被騙上當的所有不幸者,都是像前面寫到的魚兒一樣,對於餌,巡梭再三,不敢下口,為香所惑,不舍離去,思慮再三,終於忍受不了強烈的誘惑,僥倖心理占了上風,不管不顧就吞了鈎。他來不及想為什麼憑空就到口了這一美食,這麼難於遇到的幸運之神就突然光顧了自己,更辨不出深深隱藏在食物里不動聲色的倒鈎,他們忍受不了到了嘴邊的食物香艷的誘惑,忍受不了口舌欲望的煎熬,忍受不了即將到手的利益被別人奪走的打擊,不加三思就貿然下了口,以後的苦難就是對輕易衝動的懲罰。

既然釣魚的餌是根據魚兒的喜好而設計的,人與魚物種相隔十萬八千里,通過研究,就能把魚的口味和特點研究個透,研究起同類的人來,更是易如反掌。根據人的口味特點製作餌料更能把握精準,騙起人來更能得心應手,比騙無知的魚兒更加從容。人的弱點是貪婪,貪圖小便宜,貪圖輕易到手的利益,針對這弱點投餌,百試不爽。人性的弱點不能改變,騙術只要略加改換就能代代使用。比如騙子名醫的侃侃而談把人們騙怕了,就把騙子身份換成藏醫、苗醫,再變成醫學院著名教授,新的身份又可以騙一陣子了,不過把餌換個顏色而已。

因為精明的騙子洞悉了人性的弱點,所有的餌針對人性的弱點精準設計,人改變不了自己的弱點,吞餌就是遲早遲晚的事,這一點被騙子算計得准準的,幾乎是必然的,大概率不會失手。吃一塹長一智是對智者說的,一般人吃一塹後還會吃第二塹。掉入一次陷阱,記憶長了一分,你發誓汲取教訓,再不上當,再不為利益所惑,你變得小心翼翼,顧慮重重,不敢嘗試,但當誘之術新翻了一個花樣,保不准你不會重蹈覆轍,象那條老謀深算的魚。要想在千奇百怪層出不窮的誘惑前把持得住,你不但得有見識和教訓,還得有拒絕誘惑的十分定力。

那麼能不能有一種阻擋吞餌的心理屏障,有效的保護人們不再被誘術捕獲,使社會減少一些上當受騙的人間慘劇呢?答案當然是有的,那是一句真言,這真言樸實到人人會說,樸素到無色無味,真水無香,像一杯白開水。因為太普通,太過熟悉,己經毫無新鮮感,人們聽到了也順耳一過,毫不在意了,進了耳朵馬上就被過濾掉了,然而這句真言卻是抵擋誘騙的堅強圍擋,阻擋吞餌的心理屏障,這句真言就是,天上不會掉餡餅。[1]

作者簡介

孫宗信,男,河南鎮平人,供職於鎮平廣播電視局。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