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語言代碼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語言代碼

語言代碼是英國教育社會學家伯恩斯坦的術語。指在一定的語言集團中,特定的人群在特定的社會環境下使用的特定的言語。分為限定代碼(restricted code)和精製代碼(elaborated code)。他認為前者為社會地位和教育程度較低的階層使用,用詞千篇一律,語言成分較簡單、不完整,表達不合語法、模糊不清,並不考慮確切地表達一個人的個性和情感,也不包含複合的認知學習。後者為社會地位和教育程度較高的階層使用,句子較長,結構複雜,語彙豐富,表達詳細、明確而有邏輯性,還包括學習概念之間較複雜的關係。這種劃分並不意味語言與社會階層之間在任何情況下都存在必然的聯繫

簡介

ISO 639-2/B 是原本供書籍使用的代碼,採用英語的語言名稱排列,而並非使用該語言的語言名稱排列。例如德語的 ISO 639-2/B 碼是ger, ISO 639-2/T 碼是deu;中文(漢語)的 ISO639-2/B 碼是chi, ISO639-2/T 碼是zho。除英語圖書館編排外,應使用 ISO639-2/T 碼。塞爾維亞語曾用 ISO639-2/B 碼scc、克羅地亞語曾用 ISO639-2/B 碼scr,但在2008年6月28日的改動中,已被停止使用,改為統一使用 ISO639-2/T 碼srp和hrv。

評價

ISO 639-3是個國際語種代號標準,在2007年2月5日出版。它延伸了ISO 639-2里的 Alpha-3 code(三個字母的代號),目標是涵蓋所有的語言。所以,它是ISO 639-1的超集合。 ISO 639-3 是ISO 639-2個別語言的超集合,但是因為 ISO639-3 沒有 ISO639-2 的語言集合,所以 ISO 639-3 不是整個 ISO 639-2 的超集合。自2005年7月30日發布的計劃草案,共有 7,602 個語言條目,這些語言的來源有三個:基本資料來自 ISO 639-2 所收錄的個別語言,和取自《民族語》里的現代語言調查資料。[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