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試算表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試算表是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公布的科技類名詞術語。

中國,從來就是一個文化底蘊極度豐富的國家,中國的文字,更是凝聚着中國的文化精魂[1]。中國最早出現的和文字相關的文化記憶就是倉頡造字,小小的文字中蘊藏了無限的文化[2],然後就出現了最初的甲骨文

名詞解釋

試算表是會計核算中,期末根據各總分類賬戶餘額記錄編制,據以進行試算以檢查賬戶記錄有無錯誤的一種計算表。

通俗來說,試算表就是在一張表中列出某個時點所有會計賬戶的借方和貸方餘額,編制試算表的目的是檢查借方總額是否等於貸方總額。試算表用來查錯有其可取之處,然而它的作用比較小,因為有很多會計錯誤,試算表是無法用試算表檢測出來的。

試算表是定期地加計分類賬各賬戶的借貸方發生及餘額的合計數,用以檢查借貸方是否平衡暨賬戶記錄有無錯誤的一種表式。該表通常設有「賬戶名稱」欄和「期初餘額」、「本期發生額」、「期末餘額」三個金額欄。計算公式為:期末餘額=期初餘額+本期增加發生額-本期減少發生額

試算表的說明

試算表通過總分類賬戶本期發生額和餘額對照表,除可驗算全部總分類賬戶發生額及期末餘額是否平衡外,還可一般地了解該期間經濟活動和預算執行的概況;另外,該表提供的數據通過必要的計算和調整,也可作為編制會計報表的重要依據。

實際工作中,有時在試算表中只列示賬戶的期末餘額,稱為「差額試算表」或「賬戶餘額」試算表,或只列示賬戶的本期發生額,稱為「本期發生額試算表」。

試算表可在結賬前編制,亦可在結賬後編制。前者稱「結賬前試算表」,可以檢查結賬之前,各賬戶的記錄是否正確無誤,為順利完成結賬工作做事先的準備;後者稱「差額試算表」,可以檢查各賬戶結賬後的餘額是否正確,並為編制會計報表提供依據。

試算表的編制步驟

試算表的具體編制方法,首先是結計總分類賬各賬戶的借、貸總額及餘額,然後選定試算表的格式,再依格式匯列,其主要步驟如下:

1、將選定的空白試算表取出,填注編制試算表的日期。

2、依總分類賬各賬戶的編號(或頁次)、名稱,順序列於「類頁」及「會計科目」欄。

3、將總分類賬各賬戶借、貸方總額或餘額,依試算表的格式,分別記入各該會計科目,同行的相應金額欄內。

4、然後就表內借、貸總額或餘額各欄,的金額數字相加求其和,以驗算其合計數是否借、貸平衡(相等)。

5、如無抄寫、結計錯誤,則其加計的借方總額與貸方總額,借方餘額與貸方餘額的合計數,必然相等;然後填入試算表最後一行,或最後一筆賬項的下一行,並在同行會計科目欄,加注「合計」字樣;最後,在金額欄的合計數上畫一單線,表示相加;在合計數下畫雙線,表示試算完成,並正確無誤。

術語解釋

期初餘額是指期初已存在的賬戶餘額。期初餘額以上期期末餘額為基礎,反映了以前期間的交易和上期採用的會計政策的結果。

本期發生額,是指一定時期(如月,季度或年度)內每個賬戶的借方或貸方在一定期間內所登記增加或減少的金額合計。其中,借方的金額合計稱為借方本期發生額,貸方的金額合計稱為貸方本期發生額。

期末餘額是指期初餘額加本期增加發生額和本期減少發生額相抵後的差額,也就是在一定時期的期末結出的賬戶餘額。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