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許潤三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許潤三,男,1926年10月12日出生,江蘇阜寧人,兆麟堂高級顧問兼醫師,中國中醫科學院學部委員[1],著名中醫婦科專家[2],國醫大師,中醫教育家首都國醫名師。衛生部中日友好醫院主任醫師教授碩士導師。他先後被人事部、衛生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列為三批師帶徒老中醫,承擔三批徒弟的帶教工作,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3]。任職平台:肖瘤醫生互聯網醫院。

許潤三

來自 網絡 的圖片

基本信息

人物說明----中國中醫科學院學部委員、中醫婦科專家、中醫臨床專家、中醫教育家

出生地點----江蘇阜寧

出生日期----1926年10月12日

國 籍 ---- 中國

職   業 ---- 醫療教育科研工作者

畢業院校----南京中醫學院

專業----中醫

教學職稱----教授

執業地點----中日友好醫院

臨床職稱----主任醫師

科 室 ---- 婦科

個人簡介

許潤三,著名中醫婦科專家,國醫大師,首都國醫名師,中日醫院中醫婦科主任醫師,兼任中國中醫科學院學部委員,中日友好醫院中西醫結合中心指導專家。

1926年10月12日出生;

1931年-1944年,許老5歲即入私塾,後考入洋學堂。畢業後又考入蘇北聯中(又名抗日大學)。

1944年-1948年,許老曾經在15歲和18歲時得過2場大病,第2次的水腫昏迷被當地名醫崔省三用中藥給救活,父親便勸許潤三棄讀書而拜崔先生為師,許老由此開始學醫之路。

年輕的許潤三利用白天跟師學習記錄脈案,晚上抽空揣摩,並抽空讀了不少老師家藏醫書,親眼目睹老師治療疾病的驗案,感受到中醫療效的神奇。

1948年-1953年,學徒4年後,許老離開老師獨立診病,在這樣的臨證中逐漸有了自己對疾病的一套比較憲整的認識。

1953年-1956年,許潤三響應政府號召,與當地4位西醫開設了阜寧縣新溝區聯合診所,同年進入鹽城地區中醫進修班學習現代醫學技術。

1956年-1957年,考取南京中醫學院醫科師資班,在學院學習的1年中,先後系統地學習了四大經典,並聆聽了當時的名醫們臨證精華講座,臨床思維受到很大的啟迪。

1957年-1961年,畢業後他被分配到北京中醫學院任教。當時中醫學院的師資力量不足,臨床、教學任務繁重,許潤三先生分別講過基礎、診斷、內科等多門課程,臨床帶教以及現場教學更是內、外、婦、兒各科都要上。因其有紮實的理論基礎,臨床療效卓著受到師生們一致好評。

1961年至今,當時婦科急需教員,當時任教務長的祝湛予先生把許潤三調到婦科,任婦科教研室主任,從那時算起,許老從事婦科至今已50多年。

1990年至今,被國家人事部、衛生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遴選為"全國500百名老中醫藥專家"之一。 1992年10月至今享受政府特殊津貼。1992年至今被中日友好醫院聘為終身教授。

醫學研究

醫學態度

許老始終勤於婦科臨床、教學、科研,並且始終貫徹教學相長、科研臨床印證、理論結合實際的方針。

許老通過40餘年的婦科臨床研究得出結論:中醫在現有的十幾個分科中,與現代醫學相比,婦科的優勢最大,除了少量必須做手術的疾病以外,其他許多婦科疾病,現代醫學的治療方法和治療藥物都很有限,而中醫中藥的療效卻占明顯優勢。

中西結合

但許老並不排斥現代醫學,早在1953年參加中醫進修班時,他即對現代醫學產生濃厚興趣。他認為現代醫學在解剖、生理、病理、診斷、搶救、判斷預後等方面,的確可彌補中醫學之不足。許老在臨床上總是積極利用現代化的診斷手段,而治療則按中醫辨證論治的原則遣方用藥,保持和發揚中醫特色,充分發揮中醫的優勢。

主治擅長

許老治療婦科、內科疾病有獨特專長。尤其婦科疾病,如對輸卵管阻塞、子宮內膜異位症、盆腔炎、子宮肌瘤、功能性子宮出血、閉經、妊娠發熱、產後發熱、乳腺增生、更年期綜合徵等疾病的治療頗有專長。

許潤三

來自 網絡 的圖片

理論研究

許老治學嚴謹,醫術精湛,精於脈理,詳於辨證,尤擅用經方。在多年的臨床實踐中,許老尤其善於診治輸卵管阻塞性不孕症,多年的臨床實踐和科研,使許老在這一領域有着極高的聲塑。對於輸卵管阻塞或通而不暢,中醫文獻中沒有與之相對應的病名,許老根據現代醫學的病理診斷,獨創性地提出它應屬中醫的瘀血範疇。瘀血阻於胞脈(即輸卵管),則胞脈閉阻,使兩精難於相搏而致不孕。由於輸卵管阻塞患者在臨床上多無特異性症狀,常因多年不孕,經現代醫學檢查而被發現,因此,一般採用中醫傳統全身辨證(望聞問切)與輸卵管局部辨病(通過子宮輸卵管碘油造影或者腹腔鏡檢查明確輸卵管情況)相結合的雙重診斷方法,可為針對性用藥提供科學依據。

從2002年到2004年,在許潤三教授指導下,通過對綜合治療方案的前瞻性臨床和動物實驗研究,我們發現臨床療效十分顯著,輸卵管復通率達到78%,妊娠率為41%(目前我國試管嬰兒的妊娠率在38%左右),動物實驗也顯示綜合方案對動物實驗輸卵管炎症阻塞改善最為明顯。30多年的努力,其結果是不言而喻的。

社會肯定

中藥綜合治療輸卵管不通的療效已經被我們臨床科研證實效果獨特,現被列為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的課題進行深度開發研究。許潤三教授多年來亦在不斷總結自己的臨床診治不孕症的經驗,並發表相關論文、論著,被國內外電視台、報刊等廣泛報道。許老雖年事已高,晚年仍辛勤耕耘於臨床工作,欣然接受了第三批師帶徒的工作,又擔起了培養年輕一代的艱苦工作。在繁忙的臨床工作中,他時刻提醒年輕醫生認認真真讀書,踏踏實實臨床,希望後輩為發揚光大中醫事業做出貢獻。

讀書心要

選擇書籍

許老選書,精泛結合。中醫古籍浩如煙海,他根據自己的臨床經驗和讀書心得,認為以下書籍屬於必須精讀的中醫古籍:

中醫基本理論宗《黃帝內經》《難經》;

雜病宗仲景《傷寒論》《金匱要略》;

溫病宗吳瑭《溫病條辨》;

本草宗《藥性賦》。

精讀的書籍必須熟讀、熟記,條文務求爛熟於胸中,必須反覆讀,一生中不斷地重複讀。讀書過程中,要注意反覆與臨床印證,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經典的含義。

在精讀的基礎上,選擇各個歷史時期著名的醫學書籍迸行泛讀,其中包括醫案、醫話、心悟等書籍,這些書籍記載了作者讀書臨證的心得和真切感受,如金元四大家的著作及《衷中參西錄》《景岳全書》《醫學心悟》等書籍都可以作為泛讀的材料。泛讀的材料也要與臨證合參方能真正有所體會,也才能通過體悟轉化為自己的東西。

理論實踐相結合

許老學習中醫之路是由攻讀中醫經典開始的,即先讀四大經典,再讀後世百家。許老認為,中醫學的發展從來就是根植在中國傳統文化底蘊的肥沃土壤上的,所以,讀醫書之前,需將中國傳統文化的功課補一補。經典書籍的閱讀需要時間和臨床實踐,採取循序漸進、學用循環(理論--實踐--再理論--再實踐)的模式,才是最為切實有效的方式。在熟讀的基礎上,每日必在臨床實踐的功課中反覆揣摩,方能達到真正的融會貫通,才能有自己的體會。

要真正做到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就必須學時想到用,用時回顧學。許老學醫白天臨證,晚上讀書,交互循環,提高較快。這種邊學邊干、邊干邊學的方式,正是傳統師承的優勢所在,也是目前院校教育極為欠缺的方面。許老一生經歷了幾次"研修經典--回歸臨床"的循環過程,每次循環都有一次較大的提高甚至飛躍。所謂"經典不厭百回讀",並不是指死讀死記就能提高,而是要在每次研讀之後,不斷指導臨床,在運用中加以印證,從而發現問題,再"回"到經典溫習揣摩理論,這樣的"反覆研讀"的過程,才能達到常讀常新、不斷提高的效果。

許老曾以"沖任督帶與婦科的關係"為命題,寫過若干經方在沖任督帶理論指導下臨床運用的文章,在廣泛展示沖任督帶及其方藥臨床運用價值的同時,對開闊自己運用經方於婦科的思路,與在沖任督帶理論指導下提高靈活加減經方的能力等方面,受益良多。

學習傳統經典

許老認為打好古文基礎,是讀懂經典的奠基石。中醫的幾部重要的經典醫籍均成書於秦漢時代,與當時諸子百家幾乎同一時代,其寫作的文體,表述的思想,無不滲透時代文化的墨跡,所以,打好基礎,不僅利於掌握傳統文化,增強自己的修養,而且對古代醫籍的誦讀、理解也變得相對容易。

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讀書必須做筆記,寫學習心得。筆記和學習心得的範圍較廣,不僅使對所學知識的理解更準確、更完整、更深刻,而且能夠促進更深層的學術問題的發現和思考,使讀書效果由學習向整理提高、由傳承向創新發展。

學習經典若能積極參與教學,則有助於對經典知識的系統整理與融會貫通。許老認為,有機會參與教學,特別是經典謀程的教學,對於系統提高中醫理論也是一個非常有效的方法。許老早年從南京中醫藥大學師資班畢業來京,曾經先後任教傷寒、內科、兒科、直至婦科,通過認真的編寫教材,系統的備課溫習,和針對疑問的查閱資料,對中醫學的有關學術體系有了更全面具體的認識和理解,臨床辨證論治的能力也有了較大的飛躍。

臨證要訣

許潤三從醫60年,他臨床內、婦、兒、外兼擅,尤以善用經方治療婦科疑難重症著稱。他推崇張仲景辨證與辨病相結合,方證對應相結合的理論思想,並在此基礎上發揚創新,賦以新意,使其對臨床更有指導意義。他的許多觀點對中醫診治疾病的思路確有啟示,值得

後學借鑑,現將其臨證思想總結如下。

許潤三

來自 搜狐 的圖片

主張辨證與辨病相結合

許老認為隨着現代醫學科學技術的發展和進步,傳統的辨病與辨證已越來越不能滿足人們認識和治療疾病的需求,逐步利用現代醫學的辨病指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彌補傳統的辨

病與辨證方法之不足。許老認為將現代醫學診斷疾病的指標作為中醫辨證的一部分,不僅可以提高辨證的客觀性和準確性,而且還給傳統的辨證思維方式以新的思路。

臨床可根據患者當時的情況,靈活應用"證病結合"或"無證從病、無病從證"及"舍證從病、舍病從證"等取捨方法,溝通兩者對疾病本質的認識,進而提高療效。

中醫認識疾病基本上是由證人手,從"整體"着眼,強調個性體質,這是中醫的辨證特點及優勢。另外由於歷史條件限制,中醫對疾病內在病理變化的認識比較膚淺,限制了中醫用藥的針對性。

現代醫學認識疾病是以解剖學和生理學為基礎,對人體結構及功能所發生的病理改變及其發生、發展規律均研究很透,現代醫學對每一疾病的研究均深入到器官、組織、細胞及生物大分子的形態和生化特徵的改變,其機械唯物論的嚴密推理和實驗科學的雄辯事實,令人信服,但卻忽視了疾病所發生的對象是活生生的人,見病治病,不考慮機體個性因素,是有礙現代醫學療效提高的弊端。

綜上所述,中醫辨證和西醫辨病各有所長,它們從不同側面反映了疾病的本質,但亦有各自不足。因此,善於把兩者之長有機地結合起來,辨證與辨病相結合,才能創造出目前中醫或西醫單獨治療所不能達到的療效。

具體到某一患者處方上,可按照這一思路,根據其當時疾病情況,從不同側面先證後病,或證病同治,使治療方案更加全面。臨床上病與證都明顯的,可採取證病結合的方法提高療效。但在臨床實踐中,尚有病或證不夠明顯,僅憑其一不足以反映疾病的性質,此時當仔

細辮別,有所側重,無證從病或無病從證。臨床也有少數這樣的情況,即病與證從表面上看是矛盾的。但總有現象與本質的區別,需要認真深入地研究,辨別真偽並看最終的療效,以確定何者是現象,何者是本質。

辨證論治與方證相結合

許老除了在臨床上主張辨證與辨病相結合之外,還極力主張辨證論治與方證對應相結合。他認為辨證論治乃是中醫的特色和優勢,但也有其不足之處。

首先是辨證的質量,不僅要受一系列客觀因素的影響,而且由於醫者學術見解與臨證思維的不同,在提取和利用四診信息時常顯現出差異,這是辨證論治體系難以解決的矛盾。

其次,縱然辨證無差異,選方卻可出現差別,因為根據辨證結論而確立了相應治法後,可供遣選的方劑不只一個。這樣在實施辨證論治時,醫者在辨證和選方2個關鍵環節上都有可能發生差異,因此,他推崇張仲景在創立辨證論治的同時所提出的方證對應治療原則,即"有是證用是方"的方法。此處方劑包括經方、時方、民間驗方。

臨床症狀只要與方劑中典型適應症相符(有時但見一症便是),即可信手拈來,而不受八綱、臟腑、病因等辨證方法的限制。如許氏臨床治懸飲,多選十棗湯,其典型適應症為咳喘、胸痛,或胸腔積液;治淋證,多選用四草一根湯(艮間驗方),其典型適應症為尿頻、尿熱、尿痛等等。

教育師承

許老學醫從師承開始,也受益於師承,師承固然有早臨床、多臨床的優點,但也存在缺乏系統性學習的缺點。許老在他長達60多年的臨證歷程中,有長達50餘年的臨床教學工作經歷,因此,他對現行的中醫教學體系培養中醫人才非常擔心,對教師、教材、教學等有許多獨特的看法。

反對教材八股

許老認為從事中醫教學的教師必須改變只從書本到書本的教學模式,每年從事臨床工作的時間不少於6個月,閒暇之餘應該經常研讀中醫經典著作,經常接受不斷的理論一實踐一理論的螺旋式上升的認識訓練,才能保證對中醫的認識不斷提高,才能在授課時做到言之有物。

許老非常反對八股文式的編排方式,現行的教材編寫都是按病進行辨證論治,好像體現了中醫的特色,但實則臨床實用性非常差,因為證型和方藥都是根據書本而寫。隨着時代的進步,現在各科臨床上有不少非常有療效的古方和當今醫家經驗方都是醫家歷經由博返約,去粗取精而形成的,非常有臨床實用價值,可以給學生作為重點推薦,使學生學而能用。

教材編寫建議

教材編寫中,中醫疾病的主症也不能做成八股文,進行一系列的羅列。1個疾病的主症,可以為症狀,可以為脈象,可以為舌苔,不一而足,應選用最具代表性、最能反應疾病實質的觀象作為臨床主症,而次症可以簡要列出,例如婦科崩漏,出血期的脈象應是辨彆氣虛、血熱的關鍵,而症狀和舌象只應作為參考。

歷來中醫描述血熱的典型症狀,多為血色鮮紅,面赤口乾,尿黃便干,舌紅等,但在婦科臨床發現,部分血熱出血患者並無上述症狀,而因出血量大,病程長,就診時常表現為一派貧血徵象,如面色蒼白,顏面下肢浮腫,頭暈乏力,舌質淡嫩等,若僅以全身症狀加以辨證,會將一部分陰虛血熱患者誤辨為氣虛症。因此,出血期的辨證應以脈象為主,尤其是脈力和脈形,而症狀和舌象只應作為參考。

先入為主學中醫

許老認為人的認知過程都有"先入為主"的特點,所以中醫藥大學的課程安排必須先中後西,而且強化中醫的課程,從四大經典開始。只有讓中醫的概念深入學生內心後,才可以適當地開設現代醫學課程,否則很容易造成西主中隨,而出現廢醫存藥的危險。中醫的教育關係中醫未來的發展,中醫院校的學生被現代醫學同化的現象非常令人擔憂,師帶徒方式是非常好的中醫教育模式,但是帶徒也缺乏規模效應,因此,學校教育更加需要從源頭做起做好。

主要著作

1.《中醫婦產科學》中醫古籍出版社出版,1987

2.《許潤三/中國百年百名中醫臨床家叢書》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06

3.《不吃藥的養生智慧》 吉林科學技術出版社 ,2008

4.《許潤三---百年百名中醫臨床家叢書內科專家卷》,中國中醫藥出版社 ,2013

5.發表論文60餘篇,其中多篇論文在國內外獲獎,並與人合著多部著述。

獲獎情況

1992年10月起,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2007年獲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首屆中醫藥傳承特別貢獻獎」;2007年獲全國老中醫藥學術經驗傳承優秀指導老師;2009年許潤三工作室獲中華中醫藥學會「全國先進名醫工作室」稱號;2010年獲北京「同仁堂杯」中醫藥特別貢獻獎;2013年被評為第二批全國中醫婦科名師;2013年獲第二屆「首都國醫名師」;2017年榮膺第二屆國醫大師;2019年獲「榮耀醫者」生命之尊獎;2020年獲中國中醫科學院學部委員稱號。

出診時間

1.兆麟堂:周三下午

2.中日友好醫院:周五上午(特需門診)

人物評價

「老先生(許潤三)將畢生之心血與赤誠都傾注於中醫藥文化的發展與傳播。作為中日醫院中醫婦科的開拓者和領路人,老先生榮膺『國醫大師』之譽,可謂實質名歸。」(中日友好醫院原黨委書記李寧評)

「許潤三近70年的學術成就與臨證經驗,是中日醫院和中醫婦科學界的寶貴財富。他無私奉獻,育人育才,堅持不懈,毫無保留地將畢生學術傳承於後輩,為培養更多的中醫人才、傳承發展中國傳統醫學貢獻着自己的全部力量。」(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評)

「許潤三治學嚴謹,醫術精湛,精於脈理,詳於辨證。」(央廣網評)

視頻

中醫許潤三(3) 2023年2月25日發布

《養生堂》180109 養生堂 國醫大師許潤三的養生寶 2018年1月9日發布

參考來源

  1. 許潤三 個人簡介 ,中日友好醫院
  2. 許潤三 醫師 ,健康之路
  3. 許潤三 ,中醫寶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