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曉軒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許曉軒(1916-1949),學名永安,字小軒,江都縣仙女廟(今江都鎮)人。1938年5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39年春,許曉軒擔任中共川東特委青委宣傳部長。1949年11月27日大屠殺時殉難。是長篇小說《紅岩》中許雲峰、齊曉軒等人物形象的生活原型。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許曉軒
別名 學名永安,字小軒
國籍 中國
民族 漢族
出生地 江都縣仙女廟(今江都鎮)
出生日期 1916年
逝世日期 1949年
職業 無產階級革命烈士
信仰 共產主義
主要成就 中共川東特委青委宣傳部長
相關事件 11.27大屠殺
人物簡介
許曉軒,1916年出生於江蘇省江都市。幼年時因生活所迫,不得不中途輟學,到本地的一個錢 莊當學徒。參加陳士德為青年店員和學生組辦的外語講習班,學習英語、世界語和漢語拼音,開闊了視野。1938年5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中共川東特委青委宣傳部長、重慶新市區區委委員,經常深入工廠去發動群眾開展鬥爭。1940年4月不幸被捕,輾轉關押於白公館看守所、貴州息烽監獄。獄中憑着對黨的無限忠誠和機智勇敢,多次挫敗敵人陰謀。在息烽監獄時,他和羅世文、車耀先、黃顯聲等一起反對獄方制定的"連坐法",取得勝利。在白公館時,與李子伯一起積極進行越獄準備工作,獄中難友宣灝傳看獄中挺進報時,被特務發現毒打,他挺身而出,掩護宣灝。1949年11月27日大屠殺時殉難,臨刑時高呼"中國共產黨萬歲!"英勇就義。
個人歷程
1931年"九一八事變",許曉軒積極投身到抗日救亡的洪流中。1935年,到無錫公益鐵工廠當會計,參加了抗日救亡組織"無錫學社"。1937年"八一三"事變後,發起組織護廠大刀隊,廠方決定將機器設備轉運武漢,他冒着敵機轟炸的危險,將帳冊、資料裝進枕套徒步到達常州,幾番周折到達漢口,接着又遷往重慶,他主動負責管理生活,使工廠迅速恢復生產。1938年初,在重慶復興鐵工廠當會計,由救國會負責人沙千里介紹,參加楊修范領導的青年職業互助會活動,不久成為互助會的領導同志。同年5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擔任川東青委創辦的《青年生活》月刊編委,並負責發行工作。1939年春,擔任中共川東特委青委宣傳部長,接着調任中共重慶新市區區委委員,經常深入工廠,領導、發動群眾開展地下鬥爭。
1940年3月,調任重慶新市區區委書記,在他的組織發動下,新市區黨的工作有了很大起色。1940年4月,由於叛徒出賣,許曉軒不幸被捕,後被押往國民黨軍統貴州息烽集中營。作為獄中中共秘密支部的核心成員,每當危險的時候,許曉軒就鼓勵大家:"越是關鍵的時刻,我們越要叫敵人知道,共產黨人是不可動搖的。"1941年10月,被轉押到貴州息烽監獄,曾同譚沈明一起,發動難友與監獄主任周養浩作鬥爭。1946年7月,又被押回重慶白公館看守所。他和譚沈明、韓子棟3人 組成中共臨時支部,許曉軒任支部書記。多次帶領難友們進行越獄鬥爭,並拒絕保證不再越獄,曾被罰帶重鐐在烈日下做苦工和關進黑牢。
在戒備森嚴的國民黨軍統監獄中,他用秘密方法和黨員相互聯繫,成立了獄中臨時黨支部,並任黨支部書記,組織和領導獄中的地下鬥爭。敵人為割斷他與獄中地下黨組織的聯繫,將他戴上重鐐,關進終日不見陽光的地牢。面對敵人的嚴刑拷打、殘酷折磨和威逼利誘,許曉軒始終大義凜然,堅強不屈,不為所動。無可奈何的敵人不得不承認:任何刑具對他都是沒有效果的。1949年11月27日,重慶解放前夕,蔣介石下令對獄中的革命者進行血腥大屠殺。許曉軒從容就義,許曉軒慘遭國民黨特務殺害。他和難友們的鬥爭事跡,是長篇小說《紅岩》中許雲峰、齊曉軒等人物形象的生活原型。他犧牲時年僅34歲,就在他犧牲後三天,重慶回到人民手中。黨和政府將烈士的忠骨安葬在蒼松翠柏護衛着的歌樂山上。
此條目缺少頁面分類。請協助為此條目補上適當的頁面分類。參見頁面分類入門。(2019年9月21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