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許世英故居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許世英故居

許世英故居,座落在東至官港鎮西北的許家沖的許村[1]。故居原有房屋四間,其中一間接官廳系許世英自建,僅存三間。現為安徽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

中文名 :許世英故居

所屬年代 :清順治

館藏地點 :東至縣官港鎮許村

類別 :古建築

目錄: 1建設沿革  : 2文物遺存  : 3文物價值  : 4文物保護

建設沿革

許世英故居位於東至縣官港鎮許村,那裡群山環抱,雙溪環繞,綠水悠悠,喬木蔭蔭,風景十分優美。站在村邊遙望四角尖,還隱約可見明

王禪寺。許世英一生自律嚴謹,生活樸素,不置田產。許世英故居由老屋、中廳、接官廳三部分構成,建築面積770平方米。

文物遺存

許世英故居老屋建於清順治年間,三進12間,青磚小瓦齊檐牆,建築線條流暢和諧,雀替、枋梁、門楣、窗欞均有雕刻,工藝古樸典雅。中

廳、接官廳建於清末,建築面積519平方米。中廳為兩層樓房,前設內走廊將老屋與接官廳連成一體。接官廳兩進深,兩側山牆為階梯式馬

頭牆,室內寬敞明亮,建築風格與老屋大同小異。

文物價值

許世英(1873—1964),字俊人,又作靜仁,晚號雙溪老人。是中國近代史上的一位名人,曾任過福建、安徽省省長,北洋政府中的內閣總

理。中日戰爭期間出任駐日全權大使,後在國民政府中長期擔任賑災和蒙藏委員會委員長。許世英,近現代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歷任晚

清山西提法使、布政使、大理院院長、民國司法總長、內務總長、安徽省長、內閣總理、駐日大使、蒙藏委員會委員長等職。他在籲請清帝

退位,確立新式法規、法庭,反對帝制復辟,擁護孫中山北上構和,反對軍閥孫傳芳,賑濟災民,維護國家尊嚴和民族團結等方面,發揮了

重要作用,被孫中山稱之為「北方第一人也」。

許氏宗祠,尚保存完好,內中10多塊牌匾已經不在,僅存一幅「接官喜報」懸掛在屋樑上。村頭的「萬佛亭」,當地人叫「字紙樓」,建築

物已毀,遺址尚存。如果這座亭尚在,遊人還可吟誦許世英的《吉山八景詩》和看到民國總統黎元洪為許氏宗譜作序的碑刻。

文物保護

許世英故居現為安徽升級

詞條標籤: 文物考古 政治人物 地點 歷史 人物

視頻

許世英作為養子,得不到富豪的家產,下一秒上演苦情大戲感動富豪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