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記憶中的草莓香(222)(楊蓓蓓)

記憶中的草莓香(222)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網

《記憶中的草莓香(222)》中國當代作家楊蓓蓓寫的散文。

目錄

作品欣賞

記憶中的草莓香(222)

然而,此刻最讓小女孩着迷的卻是那正在生長期中的草莓,自從上次姥爺變戲法似的遞給她一個萌動的小可愛之後,她便徹底被這一種果子所吸引,那種甜滋滋的舌尖觸感簡直要比荊棘叢里的野莓子(學名:覆盆子)要強上百倍,那滋味兒區別於耳熟能詳的桃兒、李兒、杏兒,以一種近乎驚艷的存在日日纏繞在小女孩的心上,光想想都唇齒生津。那一小片草莓地,似乎傾注了小女孩所有的念想,守啊守,盼啊盼。

記不清多少個驕陽沸騰的午後,小女孩躡手躡腳地蹲在草莓地里,幼小的身子穿梭其中低頭尋覓,慢慢地翻起叢叢葉片,興奮地摘下一顆顆嬌艷的果子,或者細心吹去草莓上沾染的些許泥土,復又小心翼翼地擺弄、遮掩好那些青黃的小可愛們,不消一會兒,手中便是一小捧或成熟紅艷或因半熟而略微泛黃的草莓,滿載而歸的小女孩總會露出欣喜的笑容。再次踮起腳尖輕輕地回到房中,將捨不得吃的草莓留幾顆偷偷藏到一個大茶杯中,留待明天,看到姥姥還在午睡中,於是又偷偷爬回到小床上乖乖躺下,那個時候的記憶中這是一件多麼刺激而又驚險的活動啊。這樣的開心,遠比生病時偷偷把配藥里的甘草片從沙發縫裡塞下去來的更激動人心。

那個傻女孩也從來都不知道,其實,當她偷偷溜出院子的時候姥姥就遠遠地跟着,看着她瘦小的身影在一大片綠葉中忙活着,眯眼瞅着她鼓搗着藏草莓,一切的一切都是她在自己的世界裡自娛自樂,但從來沒有人拆穿她,甚至沒有人懷疑為什麼長勢良好的一片草莓從沒見結出的果實?一切的一切就那樣平和而淡然,那種純樸略帶點鄉土氣息的撫愛,充斥着小女孩記事以來的整個幼年時期。

是的,或許你已經猜到了,我就是那個偷草莓的小女孩。那份純真的草莓香伴着記憶點滴升華。

再後來,被父母接回家,忙着上學,忙着長大,成長的征程上總有那麼多的忙碌和託辭,回家的次數少了,看姥姥姥爺的次數除了逢年過節也是屈指可數了。據說那一片草莓地隔年之後便因肥力不足而倒茬派作它用,再後來姥爺過世後,窪地少了侍弄它的「匠人」,也就僅剩下菜園子那一隅的管護,再後來,姥姥也隨着姥爺去了,宅子空了,窪地里再也沒有了往日的情感歸屬。

曾經記憶深處的草莓情結隨着念想的空缺,凝固成了心底的傷。此後經年,我幾乎很少提及草莓的字樣,大抵也是入不了心的緣由。

直到有一天,我在陽台農業系列產品中看到盆栽的草莓植株,那個盈盈一握的小盆里,盛放滋生着我年幼時分的諸多惦念,鋸齒狀的草莓葉片宛若桃心狀,呈品字形排列,點綴着鵝黃馨白的花朵,纖纖亭亭的枝蔓上是正當季的草莓果子,或紅或百,就那麼靈動盎然地撞進了心底。

心裡終歸是起了饞意,貪戀着那份美好。先生去西安看望大媽的時候,我挑了一盆讓他一併帶去,想象着大媽從這似花似景的盆栽里或許能感受出些許老一輩的情懷,知道大媽是惜花愛草之人,執教出身的她,生活里也不失一派老學究的風雅,自己漚了果蔬皮屑做花肥,蛋殼、白醋、淘米水各式各樣的鼓搗起來,調土養成培養基,家裡叢叢落落的綠植、多肉,都是她精心侍弄的實驗成果。

見過兩次面,這樣的情懷多少有點似曾相識花甲老人的微潤匠心總是無端戳中內心,隱隱地泛潮。可惜,那記憶里的人兒早已塵歸塵,土歸土,空留惋嘆。先生歸來轉述着大媽的驚喜和神采,聞到心裡暖暖的,這精緻的小可愛終究沒有拂了我的意。再見面,大媽還歡喜地提及摘了兩茬鮮果,長勢何樣,那眼角眉梢的融融笑意,悠然,樂哉。

為數不多的幾枚果子,儘管當年生的植株命運終抵不了夏末而衰的現實,但卻並不妨礙我對它的一眼青睞。

應邀參與楊凌首屆草莓採摘節的時候,幾乎沒有太多的猶豫,內心有個聲音,也着實想去草莓地里走走啦。畢公村整齊劃一的楊凌現代農業精準扶貧示範園,高大敞亮的玻璃溫室、陽光大棚整裝列隊,火龍果、草莓、西葫蘆、乳瓜、菠菜、茼蒿、白菜個個都是驚艷亮相的主角,「生態」、「綠色」、「有機」、「無公害」是它們統一的代名詞,它們的背後是一條扶貧攻堅的強大產業鏈,政府助力和幫扶受眾聯動優勢成果的集中展現,很人文的情懷,專屬楊凌農科小城的味道。

我矚意的草莓呢?此刻正泱泱盎莽地陳列其中,雪後初霽的寒涼在暖意十足的溫室里徹底消褪不見,觸目所及田壟上一片片惹眼的鮮綠,間隔有度的株距、行距如藝術品般雅致呈現,纖纖枝蔓和葉片田田地舒展開來,順着墨色的覆地膜裊裊而下,顆顆嫣紅的果子點綴其中,那份嬌俏,煞是可愛。

我不知道二十多年前的姥爺是否和我初見時有着同樣的驚訝,原來草莓還可以這麼種!科技帶來的進步往往令我們異常艷羨,就像西農彩色甜椒、彩色馬鈴薯系列科研成果,姥姥念叨着,囑咐我帶兩株苗回去栽種,想看看那不但能做菜,還能配水果沙拉的彩椒是個怎樣的長法?可惜一年,兩年,總是無端地錯過時令季節,直到這份遲到的愛再也沒有了彌補的機會。我已長大,而你,卻已不在。

摘一顆草莓,托到掌心,嫣紅飽滿的色澤,嬌嫩欲滴的靈動,隔着陽光,似乎能看到出水芙蓉般質地里潺潺流動的津液,入口是沁爽綿甜的溫潤,植物果蔬的草本清香里透着股牛奶的滑膩悠然,果真不負「奶油草莓」的盛名,唇齒留香,有股似曾相識的味兒,意猶未盡。

幫扶受眾的貧困戶轉型為精準扶貧示範園內的工作者,我看到盡職盡責的巡園管理大爺臉上自信昂揚的神采,管護溫室大棚的阿姨悉心示範、指導着如何輕輕地托起枝蔓,采掐草莓的尾部根莖,那淳樸敦厚的神采像極了一位守護眾兒女的慈母,在這溫婉笑意里那些心急扯斷枝蔓的採摘者不自覺紅了臉,規範了手下的動作。

[1]

作者簡介

楊蓓蓓,筆名龍茗女子,1988年生於陝西銅川。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