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詹思延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詹思延
北京大學循證醫學中心副主任
出生 1963年9月1日
黑龍江省佳木斯市
國籍 中國
職業 教授,博士生導師

詹思延,女,1963年9月1日生於黑龍江省佳木斯市漢族中共黨員教授博士生導師[1]北京大學循證醫學中心副主任[2],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流行病與衛生統計學系副主任,中國醫師協會循證醫學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藥學會藥物流行病學分會委員,中華流行病學雜誌、中國公共衛生雜誌等8家雜誌的編委。

在北京大學公衛學院流行病與統計學系教授研究領域:分子流行病學、藥物流行病學、循證醫學和循證保健,多次獲得各種重要獎項。

基本資料

簡介

詹思延,女,1963年9月1日生於黑龍江省佳木斯市,漢族,中共黨員;文化程度:碩士;職稱: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大學循證醫學中心副主任,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流行病與衛生統計學系副主任,中國醫師協會循證醫學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藥學會藥物流行病學分會委員,中華流行病學雜誌、中國公共衛生雜誌等8家雜誌的編委。

閱歷

畢業後一直從事出生缺陷和慢性病的生化和分子流行病學研究工作, 近年亦涉足藥物流行病學和循證醫學研究領域。先後作為主要研究者或負責人承擔了國家九·五課題、十·五課題、十一·五、教育部博士點基金課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課題的工作。期間先後在新加坡國立大學、香港中文大學、瑞典卡羅林那大學、美國Temple大學進修學習,並多次赴美國、意大利、法國等參加學術會議,報告有關研究論文。近5年在國內外雜誌發表第一作者或責任作者論文百餘篇,主編、參編書籍10餘部。

研究方向

在北京大學公衛學院流行病與統計學系教授研究領域:分子流行病學、藥物流行病學、循證醫學和循證保健。

教育經歷

1995-1996 新加坡國立大學環境職業高級培訓;

1986-1989 北醫大研究生院 碩士研究生;

1980-1986 北醫大公衛學院 本科生工作經歷;

1998.4-10 香港中文大學Croucher基金訪問學者,從事循證醫學研究;

1998.1-2 新加坡國立大學高級訪問學者,分子流行病學研究 ;

1996.9- 北京醫科大學流行病學教研室 副教授 ;

1991.12-1996.8 北京醫科大學流行病學教研室 講師 ;

1989.8-1991.11 北京醫科大學流行病學教研室 助教

教學工作

一. 講課:流行病學(本科生)、 流行病學研究方法(研究生)、 循證醫學(全校選修課)

二. 研究生培養:已畢業3名碩士生,現有4名在讀

三. 教材編寫:

1. 流行病學第五版(2003)統編教材 編委

2. 循證醫學 主編 (2002)

3. 流行病學進展 第十卷 副主編(2002)

4. 現代流行病學(2001) 副主編

5. 流行病學函授教材(1999) 副主編

6. 流行病學第三、四版(1993,1999)統編教材 秘書

7. 老年保健流行病學(1996) 編委

科研工作

1.研究領域:分子流行病學、藥物流行病學、循證醫學和循證保健;

2.承擔的主要課題心腦血管疾病中間表型和候選基因的雙生子研究,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負責人社區高血壓綜合防治研究, 國家9.5攻關項目, 質控與實驗室負責人同型半胱氨酸代謝與心血管疾病的分子流行病學研究, 博士點基金項目, 負責人(完成)循證醫學及在中醫系統評價中的應用, 與香港中文大學合作課題,內地負責人(完成)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注射劑不良反應前瞻性觀察與用藥合理性評價,北京藥學會項目

詹思延
北京大學循證醫學中心 詹思延

3.論文、論著:過去5年在國內外發表第一作者或責任作者論文或論著50餘篇。

社會工作

1. 中華流行病學雜誌 編委

2. 中國公共衛生雜誌 編委

3. 中國慢性病預防與控制雜誌 編委

4. 藥物不良反應雜誌 編委

5. 動脈硬化雜誌 編委

6. 中華醫院管理學會藥事委員會藥物安全信息學組 委員

7. 中國藥學會藥物流行病學分會 委員

8. 北京市藥品不良反應監測中心 特聘專家

獲得獎勵

1. 國家95課題(CCPACH)獲北京市科技進步成果二等獎,2001;

2. 美國兒科和圍產流行病學年會 Heinz Berends獎, 美國西雅圖, 2000年6月

3. 第十五屆國際流行病學年會旅行獎, 意大利Florence, 1999年8月

4. 香港 Croucher 基金獲得者, 香港 1998

5. 北京醫科大學1997年度優秀教師[3]

6. 老年生活質量研究獲上海科技進步獎(1996)

7.中華醫學會三等獎(2002)

個人生活

結緣公衛

詹思延最大的愛好是遊玩和讀書。來到北京後她第一時間就去參觀了兒時心心念念的名勝古蹟。並不清楚自己的理想和追求,唯一的願望就是天天有書可讀。每天除了複習老師講授的知識,只要有空閒時間就泡在圖書館裡,閱覽人文類、社科類等各種書籍。

詹思延兒時的理想是做圖書館員,為了滿足父母的意願,報考了醫學院校,但自主選擇了預防醫學專業。結緣公衛,有種如魚得水的暢快感,隨着對公衛學科的了解,發現它除了專業知識之外,還涉及很多人文社科方面的內容,與詹思延的興趣十分契合,讓詹思延樂在其中、欲罷不能。

人物評價

走過芳華,紮根北醫。她見證了北醫的興榮發展,更在北醫的見證下育己培人。在「以身作則,魚漁雙授」的教學理念下,她教之以術,樹之以德,不僅培養了具有良好學術品德和修養的醫學人才,更向社會輸出了具備「獨立之思想,自由之精神」的棟樑之才。(北京大學醫學部評)

視頻

詹思延-系統綜述與Meta分析進展概述2015年8月24日發布

詹思延:傳染病預防的三環節2019年10月28日發布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