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許後根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姓名 許後根
別名 遂園
出生年  不詳
死亡年 不詳
參與團體 大冶吟社、淬礪吟社
編著作品 《許遂園吟草》

許後根(? - ?),號遂園,鹿港人。大正6 年(1917)大冶吟社社員,昭和8 年(1933)與徐天甫許文奎徐天降蔡靜山施性湍施讓甫等人創立淬礪吟社。日治時期作品以刊登《詩報》為大宗,其餘少數則見諸《南方》、《風月報》等報紙漢詩欄。戰後,居彰化長興里,以戲劇與說唱吟詩為樂,有《許遂園吟草》(1985)傳世。


七言絕句

種蠔
竹插寒沙浪作疇[1],蠣從無盡藏中收[2]。耕山單竟輸耕海[3],旱魃雖遭總不憂[4]

【題解】
本詩為七言絕句,載入《詩報》290 期,1943 年2 月21 日。蠔,即牡蠣,俗稱蚵仔。清康熙年間《諸羅縣志》記載:「牡蠣……俗呼為蠔,小者名珠蠔,最佳。此間不須架石栽種,團生海中。取之者乘筏,用長竹出諸水底。」可見清朝早期臺灣蠔是野生的,漁民拿長竹竿在海底的礁岩間鈎取採捕。本詩所描述的「插竹」法,是人工養殖蠔的方式之一,利用竹子插在潮間帶沙地上,竹的上端剖開,夾入蠔殼,使海中浮游的蠔苗容易附著其上生長,此即謂「種蠔」。目前西海岸的彰化、雲林、嘉義、臺南和澎湖等沿海地區是臺灣主要的蠔產地,生蠔可做成傳統小吃蚵仔煎、蚵仔麵線,是大受歡迎的美味食材。

【延伸閱讀】
1. 曾逢辰〈剖蠔篇〉,《全臺詩》第拾貳。

2. 張達修〈十一月六日挈吟淑暨三女翠柳遊鹿港〉,《醉草園詩集》。

3. 賴惠川〈牡蠣 〉,《悶紅小草》。


註釋

  1. 移至 竹插寒沙浪作疇:養蠔的竹竿插在沙灘上,海波間如同田疇般種著蠔枝。
  2. 移至 蠣從無盡藏中收:無盡藏,此泛指事物之取用無窮者。蠔的收穫源源不絕。
  3. 移至 耕山單竟輸耕海:耕山,指陸地上的農作。耕海,指海中養蠔一事。陸地上的收穫不如養蠔優渥。
  4. 移至 旱魃雖遭總不憂:魃,音ㄅㄚ ˊ。旱魃,即乾旱之鬼。遭,遇也。因養蠔是在海中進行,故不必擔心遇上旱災缺水。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