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解衣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解衣

拼音jiě yī,漢語詞語,釋義:1、脫衣。2、指「解衣推食」,形容對人熱情關懷。中文名 解衣 拼音 jiě yī 注音 ㄐㄧㄝ ˇ ㄧ 出處 《戰國策·齊策六》.

釋義

1、脫衣。2、指「解衣推食」,形容對人熱情關懷。

出處

《戰國策·齊策六》.

例句

1、【脫衣】。 《戰國策·齊策六》:「太子乃解衣免服,逃太史之家為溉園。」唐 杜淹 《<文中子>序》:「文中子於是有四方之志,蓋受《書》於東海李育……考《易》於族父仲華,不解衣者六歲,其精志如此。」 [1] 宋·葉適 《陳叔向墓志銘》:「事父孝謹,宣教君病,不解衣數月。」 明 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一百五回:「乃起立解衣趨鑊,秦王急走下殿,左手扶住茅焦,右手麾左右曰:『去湯鑊。』」 清 吳敬梓《儒林外史》第五一回:那婦人不見鳳四老爹解衣,耳朵里卻聽得軋軋的櫓聲。 [2]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二一回:「寶玉見他不應,便伸手替他解衣,剛解開鈕子,被襲人將手推開,又自扣了。」 [3] 2、【指「解衣推食」,形容對人熱情關懷】。 《陳書·華皎傳》:「時兵荒之後,百姓饑饉,皎解衣推食,多少必均,因稍擢為暨陽、山陽二縣令。」《陳書·荀郎傳》:「郎更招致部曲;解衣推食;以相賑贍;眾至數萬人。」元 辛文房《唐才子傳·陸羽》:「鮑侯知子愛子者,將解衣推食,豈徒嘗鏡水之魚,宿耶溪之月而已。」馮夢龍《東周列國志》:「豫讓曰:『……及子智伯,蒙其解衣推食,以國士相待,吾當以國士報之。』」

典源

《史記》卷九十二《淮陰侯列傳》 楚已亡龍且,項王恐,使盱眙人武涉往說齊王信曰:「天下共苦秦久矣,相與戮力擊秦。秦已破,計功割地,分土而王之,以休士卒。今漢王復興兵而東,侵人之分,奪人之地,已破三秦,引兵出關,收諸侯之兵以東擊楚,其意非盡吞天下者不休,其不知厭足如是甚也。且漢王不可必,身居項王掌握中數矣,項王憐而活之,然得脫,輒倍約,復擊項王,其不可親信如此。今足下雖自以與漢王為厚交,為之盡力用兵,終為之所禽矣。足下所以得須臾至今者,以項王尚存也。當今二王之事,權在足下。足下右投則漢王勝,左投則項王勝。項王今日亡,則次取足下。足下與項王有故,何不反漢與楚連和,參分天下王之。今釋此時,而自必於漢以擊楚,且為智者固若此乎。」韓信謝曰:「臣事項王,官不過郎中,位不過執戟,言不聽,畫不用,故倍楚而歸漢。漢王授我上將軍印,予我數萬,解衣衣我,推食食我,言聽計用,故吾得以至於此。夫人深親信我,我倍之不祥,雖死不易。幸為信謝項王。」 [4] 【釋義】 楚漢相爭時,漢軍大將韓信奉漢王劉邦之命,率軍攻打齊王田廣,消滅了田廣和前來增援的楚軍大將龍且。西楚霸王項羽見韓信占領齊地,就派一名叫武涉的人去勸說韓信,讓他脫離漢王,自立為王。韓信拒絕說:「漢王不僅重用我,封我為大將軍,讓我指揮幾萬人的大軍,而且還非常關心我,『解衣衣我,推食食我』(把衣服脫給我穿,把食物讓給我吃)。我怎能背叛他呢。」「解衣推食」即由「解衣衣我,推食食我」簡化而來,用來形容對別人極為關懷。 [5]

視頻


參考資料

categorg:+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