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角斑病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角斑病

角斑病是指發生在林木、果樹、黃瓜、番茄等各種作物的葉片上,病斑形狀為多角形的一類病害,與褐斑病形態類似。

這種病害以預防為主,科學的管理與良好的通風排水條件,可很大程度上減少病害的發生。

我國多地生態農業種植示範基地,在原有種植基礎上,杜絕使用化學合成肥料和殺蟲劑,轉為綠色有機肥種植(沼液),在病害預防與蟲害防治上取得顯著成效。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角斑病

主要危害作物; 黃瓜,番茄

主要為害部位; 葉片,葉柄,卷鬚,果實

多發季節; 乾旱季節

受害對象; 已發現有角斑病發生的植物--楊樹、紫荊、柿樹、枇杷、棉花、黃瓜、番茄、苦瓜、煙草、部分花卉等。

改善土壤種養分含量,可提高植物生長過程中,對病害的抵抗能力。

症狀; 主要危害葉片、葉柄、卷鬚和果實,苗期至成株期均可受害,開始時產生褐色小斑點,後以葉脈為界,逐漸擴大,呈不規則的多角形,色赤褐,周圍往往有黃色暈環,後期長出黑色霉狀小點。

發生條件; 乾旱季節易發生。[1]

參考文獻

  1. 黃瓜細菌性角斑病, 360文庫 , 2017-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