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觀賞黃吻蝴蝶魚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黃吻蝴蝶魚,Chaetodon flavirostris (Günther, 1874),蝴蝶魚科蝴蝶魚屬的一種魚類。本魚體呈長圓形,吻尖,體褐色,頸背部具一大黑斑,背鰭、臀鰭為黃色具棕色邊。背鰭硬棘12至13枚、軟條24至27枚;臀鰭硬棘3枚、軟條20至21枚。體長可達18厘米。

簡介

黃吻蝴蝶魚(黑金剛蝶)Chaetodon flavirostris主要棲息在珊瑚豐富的潟湖或者岩礁深處,喜好隱蔽,很少在礁區邊緣的開闊水域或者外海活動,有時也在河口或海藻覆蓋的岩石區出現,幼魚單獨活動,成魚多成對或者集小群。肉食為主,喜好啃食活珊瑚,棲息於無珊瑚地區的種群也啃食藻類。體側扁,嘴尖略微突出,體黑色或深灰色,嘴白色,面部灰色,鼻部橙紅色斑塊,眼部黑斑覆蓋,額頭有黑色的角狀突起,身體後上部有不分明的黃色或橙色斑塊。背鰭、尾鰭、臀鰭基部黑色,主體亮黃色,中部有橙紅色條紋穿過,外緣是較暗的紅色。背鰭硬棘12-13枚,軟條24-27枚;胸鰭透明,鰭條15-16枚;臀鰭硬棘3枚,軟條20-21枚。側線鱗片40-46枚。[1]

外形特徵

本魚體呈長圓形,吻尖,體褐色頸背部具一大黑斑,背鰭、臀鰭為黃色具棕色邊。背鰭硬棘12至13枚、軟條24至27枚;臀鰭硬棘3枚、軟條20至21枚。體長可達18厘米。種屬:海水魚類,輻鰭亞綱,鱸形目,蝴蝶魚科。

少見於水族貿易,不耐運輸,捕撈和運輸過程中損耗極大,並且難以接受食物轉換,通常不會開口人工餌料,適宜溫和魚類的大型純魚缸,需要活石造景供其躲藏,同時要有足夠的開闊空間供其游泳,不建議同屬或者類似外觀的魚類混養,會導致較嚴重的爭鬥。飼養難度極高,目前還沒有長時間圈養的報道。

分布範圍

太平洋區,包括台灣菲律賓澳洲羅德豪島、東加、庫克群島、斐濟、新喀里多尼亞、薩摩亞群島、法屬波里尼西亞等海域。

生活環境

熱帶,0°N - 30°S。

生活習性

棲息在珊瑚繁盛的對瀉湖與臨海礁石包括河口地區的藻類覆蓋的岩石區,一般在水深2-20米的水域。,常成對出現,屬雜食性,以珊瑚蟲、小型無脊椎動物藻類為食。

經濟利用

色彩鮮艷的觀賞性魚類,不供食用。

飼養

建議水族箱尺寸:750升

飼養難度:難

珊瑚兼容性:小心

鹽度:1.020-1.026

溫度:22-28℃

性情:溫和

食物:肉食為主,包括各種珊瑚和底棲的小型無脊椎動物,偶爾啃食藻類

最大體長: 21厘米

分布範圍:西南-中太平洋的熱帶淺海,主要是澳大利亞至皮特凱恩群島海域

生活水深:2-30米

IUCN評級:LC 低危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