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要言不煩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要言不煩

來自網絡的圖片

要言不煩,漢語成語,拼音yào yán bù fán,意思是指說話或寫文章簡明扼要,不繁瑣。出自 《三國志·魏書·管輅傳》。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要言不煩

拼音; yào yán bù fán

出處; 《三國志·魏書·管輅傳》

釋義; 指說話或寫文章簡明扼要,不煩瑣

近義詞; 言簡意賅、簡明扼要、提綱挈領

反義詞; 長篇大論、洋洋灑灑、拖泥帶水

用法; 主謂式;作謂語、賓語;含褒義

成語出處

《三國志·魏書·管輅傳》:"晏含笑而贊之曰:'可謂要言不煩也。'"

成語故事

三國時代,魏國冀州(今河北冀縣一帶)刺史裴徽部下文學從事管輅,是個很有才學的人。他精通《周易》,全國出名。正始九年(公元248年)十二月間,吏部尚書何晏宴請管輅。想聽他談談《周易》;同時特邀請尚書鄧揚相陪,以示重視。

可是,管輅在開始的交談中,卻不談《周易》中的事。鄧揚就問管輅:"君見謂善《易》,而語初不及《易》中辭義,何故也?"管輅回答說:"夫善《易》者不論《易》也。"對這個回答,當時在場的、掌管軍事大權的何晏甚為讚賞,笑着說道:"可謂要言不煩也"。這就是"要言不煩"的來歷。

成語用法

示例

是的,那--《中國國粹義務論》,真真要言不煩,百讀不厭!(魯迅《彷徨·高老夫子》)[1]

參考文獻

  1. 要言不煩, 360國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