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西非黑白疣猴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西非黑白疣猴
原圖鏈接

西非黑白疣猴 [1](學名:Colobus polykomos):又名髯猴,臀疣小,尾長,頰囊小,拇指已退化成一個小疣,故名。胃很大且複雜,內分成數瓣,以適應從營養不豐富的樹葉裏吸取養分。棲息於熱帶叢林中,或接近草原的樹林中,主要吃植物的嫩芽和葉,同時也吃野果穀物。每群9~13隻不等,由成年雄性率領,用宏亮的聲音來保衛領地。動作靈敏,能在樹枝之間做長距離的跳躍。由於毛皮漂亮,遭到人類捕殺,種群數量受到嚴重威脅,非洲各國已把該物種列為珍貴保護動物。

簡介

西非黑白疣猴,體長45-72釐米,體重5-14千克。體態輕盈,四肢修長,身形較一般猴子大和重,臀疣很小,毛色多為黑白相間,該物種胸部和鬍鬚都是白色的,身體兩側長著斗篷一樣的白色長毛,從肩膀向下延伸到整個背部。美麗飄逸的尾巴比身體還長,有時超過1米,尾部是白色,而不是完全簇絨。頰囊也比一般猴子小,前肢長有與眾不同的四個指頭,拇指已退化成一個小疣,故稱疣猴。初生的幼猴毛髮全白,與黑毛為主的成猴形成鮮明的對比。

棲息環境

棲息於亞熱帶熱帶乾燥森林沼澤地區。居住在森林的上層和中層,很少到地面上來。

生活習性

家庭由平均8-15 只成員組成,通常包括一隻成年雄性、幾隻雌性和它們尚未獨立的子女。幾頭雌性會共同哺育家庭內年幼的小猴,雄性在成年前會離家獨立,雌性則留在家族裏。

不同家庭間一般不會和諧共處,彼此間會保護和爭奪棲地。每群疣猴都佔據一小片地方,按固定的路線從它們睡覺的地方到吃食的地方去。當別的疣猴侵入它們的地方時,雙方就會面向對方,咂舌搖尾,但不動手打架。受到侵犯的疣猴則上下跳動,同時發出吼聲,有時會連續地吼叫達20分鐘之久。它們的吼叫聲很響亮,一般能傳出1.5公里遠。雄疣猴爬到樹木的高處,然後往下跳,從一棵樹的樹枝跳到另一個樹枝上去。以這種方式向對方示威和炫耀,最後終於有一群疣猴退走,由帶頭的雄疣猴斷後。

主要吃植物的嫩芽和葉,同時也吃野果和穀物。

分佈範圍

分佈於象牙海岸幾內亞幾內亞比索賴比瑞亞獅子山。存在不確定性:塞內加爾。

繁殖方式編輯

一年四季均可交配繁殖,婚姻方式為一夫多妻制,在家庭中雄性佔主導地位,可以與群族中的任一成年雌性交配,雌猴每兩年繁殖一次,孕期限175天,每胎僅産1仔,小猴白色。幼猴出生的最初幾個月裏,不論是否母親,族群中的雌猴都會幫助照顧及支援幼猴,而母猴帶幼猴到處餵哺,幼猴總是掛在其母親的胸部抓緊母猴的皮毛。跟隨母親一起生活,幼猴3個月後長得和父母體色相同,7個月大時就可以自由活動了,4-6歲左右性成熟。平均壽命23歲。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3.1——易危(VU)。


參考文獻

  1. 西非黑白疣猴. 國搜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