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西疇縣興街中學(西疇縣公立中學)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西疇縣興街中學(西疇縣公立中學)坐落於文山州西疇縣興街鎮經濟貿易發展中心的興街中學是一所具有25年辦學歷史的普通初級中學,學校校址在解放前曾是「者保民族小學」。解放後相繼為鐵工廠,馬車運輸站等單位所在地,後來這些單位相繼解散,將原來的興街附中搬遷至此。一九八四年七月,在上級黨委、政府的協調領導下,興街中學就在這一塊占地面積僅為4836.8平方米的土地上誕生了。多年來,從這裡走出了上千名個民族學子,其中有許許多多成為各行各業的佼佼者。[1]

[]

教學特色

學校在抓好日常教學的同時,學校領導班子特別重視對學生實用綜合技能的培養,這已經成為興街中學辦學特色 之一,近兩年來,針對一部分家庭貧困而升學又無望的學生進行綜合技能的培訓,使學生在一定時期內掌握一至二門實用技能,學校聯合縣職業高級中學與經濟開發區及大中城市的正規企業聯繫,輸送掌握實用技能的合格畢業學生到這些企業中務工。這一舉措,得到社會、企業和家長一致好評,同時為地方經濟的發展和就業壓力的緩解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由於這一特色辦學,興街鎮中學被確定為文山州初級職業培訓學校。新的世紀呼喚新的教育,新的教育呼喚新的理念。學校以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目標,堅持全面發展的戰略,重視學生健全人格的培養,重視學生情操的陶冶;堅持質量管理的全員性、全程性;堅持以人為本,面向全體,着眼學生長遠,注重學生的可持續發展,張揚學生的個性,發展學生的特長,鼓勵學生超越自我,超越老師,超越傳統,超越權威;堅持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活動訓練為主線,「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因材施教,分層教學」,創設寬鬆、和諧的教育、學習環境作為新的教育理念。因此,轉變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觀念,已成為教育領域的當務之急。教育的根本功能是促進人的成長與發展,素質教育必須以育人為本,人格是最高的學位,只有培養學生的自尊與自信、品格與修養,激發他們的夢想與激情,才是教育的最好成就。隨着社會的不斷進步和發展,我們堅信,興街鎮中學在上級領導的關懷指導下,在進取務實、團結協作的學校領導班子的帶領下,在全體師生的共同努力下,興街鎮中學的明天將會更美好更輝煌。

學校概況

近年來,隨着興街經濟貿易發展區建設的不斷深入,農民的經濟收入不斷提高,「普九」鞏固提高工作同時也得到進一步推進。我校被列為「義務教育工程項目學校」後,辦學條件得到了較大改善。相繼建成建築面積為1776平方米、613平方米、486平方米的教學大樓三幢,建築面積為2157平方米的學生宿舍大樓,建築面積為862平方米的實驗大樓。隨着科技的日新月異,教育教學手段不斷得到提高,學校於2003年被列為雲南省遠程教育試點學校,配備了遠程教育接收系統,開通了電教網絡,並擁有了現代化教學設備,實現了辦公自動化,同時也為學生提供了良好的後勤保障。目前,全校共有23個教學班,在校學生達一千餘名,在占地面積僅為12789平方米的校園內,綠化面積達3725.5平方米,人均擁有綠化面積3.62平方米。如今,興街中學校園已是綠樹成蔭,鮮花滿園。名人字畫,校訓、行為規範、德育教育宣傳畫等張貼、書寫、布置井然有序,新穎別致。別具風格的校園文化,充滿了詩情畫意,形成了優美的育人環境。

師資力量

搞好教學質量,教師是關鍵。西疇縣興街中學擁有一支結構合理、業務過硬、基本功紮實、素質高的教師隊伍。現有專職教師85人,其中中學高級教師5人,中學一級教師25人,中學二級教師44人,中學三級教師9人未評級2人,最大年齡53歲,最小年齡23歲。正是擁有這樣一支年富力強,具有開拓進取的教師隊伍。近年來,學校辦學質量不斷得以提高,2002年、2003年分別獲「縣文明學校」「縣文明單位」的光榮稱號。2004年,我校又分別獲「文山州文明單位」「文山州教育工作先進單位」的光榮稱號,2005年被評為雲南省普及實驗教學「先進集體」和文山州德育工作「先進單位」,同年,參加新世紀.雲南省第二屆教育工作者優秀論文大賽,被授予全國素質教育「優秀成果「,2006年獲得西疇縣教學管理目標二等獎、實驗教學目標二等獎,被中共西疇縣委評為「先進黨支部」。2005、2006學年在全校師生的共同努力下,我校中考再創佳績,連續兩年躍居全縣第一。這些成績的取得,提高了我校在社會的辦學聲譽。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