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帕爾馬主教座堂
![](/images/f/fb/%E8%A5%BF%E7%8F%AD%E7%89%99%E5%B8%95%E5%B0%94%E9%A9%AC%E4%B8%BB%E6%95%99%E5%BA%A7%E5%A0%82.jpeg)
帕爾馬主教座堂原圖鏈接來自 馬蜂窩 的圖片
西班牙帕爾馬主教座堂(Catedral de Santa María de Palma de Mallorca),通常稱為La Seu,是一座哥特式的羅馬天主教馬略卡教區主教座堂,位於西班牙馬略卡島帕爾馬。
天主教和東正教所認可的聖人是不同的。認可不同聖人的原因,可能是因為東西教會大分裂[1],或與地方因素有關。在教父時期,有些人在某地區被奉為聖人,故只有該地區的敬奉(敬禮)。一般來說,只有《聖經》提及的人物(如耶穌的門徒[2]和極少數知名人物)才會受到普世基督徒的敬奉。
目錄
簡介
主教座堂興建在一座阿拉伯清真寺的遺址上。它長121米,寬55米,通廊高44米。風格為加泰羅尼亞哥特式 ,但是受到了北方的影響,它由阿拉貢國王海梅一世始建於1229年,直到1601年才完成。它位於帕爾馬老城內,介於阿爾穆德納王宮和主教宮之間,俯瞰著Mar公園和地中海。
1901年,主教座堂修復工程開始五十年後,安東尼·高迪應邀參加了該項目。
哥特式藝術
又譯作哥德式藝術(法語:Art gothique),為一種源自法國的藝術風格,該風格始於12世紀的法國,盛行於13世紀,至14世紀末期,其風格逐漸大眾化和自然化,形成國際哥特風格,直至15世紀,因為歐洲文藝復興時代來臨而迅速沒落。不過,在北歐地區,這種風格仍延續一段相當長時間。該風格在18世紀重新被肯定,「哥特式復興」運動推崇中世紀的陰暗情調。在19世紀之後仍偶而被應用。早期的哥特式雕塑和繪畫都是巨大建築的一部分,晚期的哥特式雕刻則追求平面裝飾性的效果,不再追求結實和簡潔的處理。這種藝術形式被文藝復興時代的藝文人士認為像哥特人一樣野蠻,故得此名。
視頻
西班牙帕爾馬主教座堂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話說世界系列:東西方教會大分裂 天主教?東正教?,搜狐,2020-06-10
- ↑ 耶穌的十二個門徒都叫什麼名字,搜狐,2017-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