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西江月·遣興(辛棄疾)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西江月·遣興》

作品名稱:《西江月·遣興》

創作年代:南宋

文學體裁:詞

作者:辛棄疾

《西江月·遣興》是宋代詞人辛棄疾創作的一首詞。此詞借醉酒表達自己對現實社會和自身處境的不滿,抒發了懷才不遇、壯志難酬的傷感和憤慨,表現出詞人的耿介、曠達的性格。上片寫閒居中的飲酒讀書生活,下片描寫酔中情態。全詞語言明白如話,文字生動活潑,表現手法新穎奇崛,體現了作者晚年清麗淡雅的詞風。

辛棄疾其詞題材廣闊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詞,抒寫力圖恢復國家統一的愛國熱情,傾訴壯志難酬的悲憤,對當時執政者的屈辱求和頗多譴責;也有不少吟詠祖國河山的作品。著有《美芹十論》與《九議》,條陳戰守之策。由於與當政的主和派政見不合,後被彈劾落職,退隱山居,公元1207年秋季,辛棄疾逝世,年68歲。

原文

譯文

喝醉了酒後恣意歡笑,我哪裡有那閒工夫發愁呢。

最近才明白古書上的話,的的確確是沒有半點可信的!

昨兒晚上我在松邊喝醉了,醉眼迷濛,把松樹看成了人,就問他:「我醉得怎麼樣啊?」

恍惚中看見松樹活動起來,疑是要來扶我,於是我用手不耐煩的推推松樹說:「走開走開!」。

作者簡介

辛棄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字幼安,號稼軒,山東東路濟南府歷城縣(今濟南市歷城區遙牆鎮四鳳閘村)人,中國南宋豪放派詞人,人稱詞中之龍,與蘇軾合稱「蘇辛」,與李清照並稱「濟南二安」。辛棄疾生於金國,少年抗金歸宋,曾任江西安撫使、福建安撫使等職。追贈少師,諡忠敏。

有詞集《稼軒長短句》,現存詞600多首,強烈的愛國主義思想和戰鬥精神是他詞的基本思想內容。著名詞作《水調歌頭》(帶湖吾甚愛)、《摸魚兒》(更能消幾番風雨)、《滿江紅(家住江南)》、《沁園春》(杯汝來前)、《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等。其詞藝術風格多樣,以豪放為主,風格沉雄豪邁又不乏細膩柔媚之處。

辛棄疾其詞題材廣闊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詞,抒寫力圖恢復國家統一的愛國熱情,傾訴壯志難酬的悲憤,對當時執政者的屈辱求和頗多譴責;也有不少吟詠祖國河山的作品。著有《美芹十論》與《九議》,條陳戰守之策。由於與當政的主和派政見不合,後被彈劾落職,退隱山居,公元1207年秋季,辛棄疾逝世,年68歲。[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