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西方廣目天王

 西方廣目天王

西方廣目尊天王是佛教三千大千世界觀中四大天王的大天王之一,魔家四將之一。 西方廣目天王,封神演義中為魔禮壽,梵名「毗留博叉」,據中國大乘佛教僧眾云:西尊王能以清淨法眼觀察護持三千大千世界,故此聖名。 西尊王據於須彌山天西方。

目錄

天王簡介

四大天王之-西方廣目尊天王,梵名「毗留博叉」(Virapaksa)

中國大乘佛教僧眾傳云:「廣目」,西尊王能以淨天眼隨時觀察三千大千世界,護持眾生,故名廣目尊天王。 據於須彌山西方,西方廣目尊天王普天身護法像在中國大乘寺廟中通常見到時尊身為紅色,穿甲冑。 尊手握一條螭龍(也有的地區稱作赤索)。 同時和北方多聞尊天王、東方持國尊天王和南方增長尊天王又被善眾供奉為「四大尊天王」。 西方廣目尊天王。 恭敬供奉:持八關齋戒,每日早晚三柱香,十齋日禮拜供養。 此西尊天王的普天身像有多種,在《陀羅尼集經》中記,他左手持矟,右手執赤索,其餘與持國天王大致相同。 在《般若守護十六善神王形體》中, 廣目天身紅色,一面二臂,目圓而外凸,頭戴龍盔,身穿鎧甲,右手捉龍,左手托塔,於諸佛淨土壇城中,守護西門之職,主懷愛。 因其為金翅鳥所化,能鎮伏龍王,故右手捉龍,表風調雨順。

佛教護法四大天王

四大天王是佛教的護法神,(與四大金剛不同:五台山秘魔岩神通廣大潑法金剛;峨眉山淸涼洞法力無量勝至金剛;須彌山摩耳崖毗盧沙門大力金剛;崑崙山金雫嶺不壞尊王永住金剛)又稱護世四天王,是佛教二十諸天中的四位天神,位於娑婆欲界第一重天。 第一重天又叫四天王天,位於須彌山山腰的四座山峰上。 四大天王的塑像,通常分列在佛寺第一重殿的兩側,天王殿因此得名。 四大天王分別是: 東方持國天王,封神演義中為魔禮海,名多羅吒,居須彌山腰東,黃金為地; 南方增長天王,封神演義中為魔禮青,名毗琉璃,居須彌山腰南,琉璃為地; 西方廣目天王,封神演義中為魔禮壽,名毗留博叉,居須彌山腰西,白銀為地; 北方多聞天王,封神演義中為魔禮紅,名毗沙門,居須彌山腰北,水晶為地。 中國人將四大天王漢化,神話小說《封神演義》中說,四大天王是「佳夢關魔家四兄弟」。     [1]

參考文獻

  1. 西方廣目天王, 搜狗百科 - baike.sogou.com/v...- 2021-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