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西夏·王陵(下)(蘇小桃)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西夏·王陵(下)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網

《西夏·王陵(下)》中國當代作家蘇小桃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西夏·王陵(下)

面對偌大而肅穆的西夏王陵,在自然風雨和戰亂蠻荒中遭盡破壞而依然可見其昔日輝煌的西夏王陵,對它的研究不是虛無的。除了在軍事防禦與工程建築學、甚至宗教學等方面的研究外,中國的古文脈史冊《宋史·夏國列傳》《遼史》《西夏書事》以及《資治通鑑》等書,給了今人研究西夏史的佐證,今人對西夏史的研究也已經成就斐然,像《西夏簡史》《西夏王朝》《封塵不住的西夏》《賀蘭雪》《神秘的西夏》等書籍及紀錄片已不斷問世。

我不是一個能研究歷史的人,我只是一名行走和思考者,也可以說是讀書與寫作者,走過看過思考過,西夏的帝王及其歷史文化,且在這裡點滴說一,所以,這裡,我的筆墨就有了史料的痕跡和研究者的痕跡,而非刻意複製前人的有關文字,而我的表達也就多了些個人分析與遐想的成分。

任何事物都有其起源,尤其對於歷史。歷史讓西夏開國皇帝李元昊及其事跡光芒四射,但不能因此而遮蔽了其先人的豐功偉績,想來李元昊也不這樣想的,這從他建造陵園是從其祖父李繼遷、父親李德明陵墓開始的就可見其初衷。我淺薄的知識無法講述歷史,且讓我駐足仰望一回這兩位對李元昊、對西夏王國的創建有着舉足輕重的人物。

中古時期,從青海湖畔流徙而至西北的党項族人,在經過與大唐、宋、遼的爭戰中,党項族中拓跋氏人的先祖拓跋思恭因圍剿黃巢農民起義有功,被唐王賜以「李」姓,又加官封位;為了穩定和平與宋、遼保持了較好的外交關係,後又被宋王賜以「趙」姓,李元昊的祖上李彝殷死後還被宋太祖趙匡胤贈封「夏王」。長期征戰中,率大軍鎮守邊關的大將李元昊祖父李繼遷深得朝廷重用,被遼冊封「夏國王」。李繼遷征戰中不幸中毒箭身亡,子李德明遵父遺願,與宋主動和好,並不斷向朝廷納貢,宋國以李德明為定難軍節度使,封「西平王」,遼國也封李德明為「大夏國王」,這些名稱的背後,蘊含着一個「王」的夢想。在此基礎上,李德明「左手軍事,右手貿易」,農耕與遊牧結合,在宋、遼、党項各種風俗交流碰撞中,雖據守夏州(今山西夏縣),但其割據之地逐漸擴張大西北河西走廊等地,軍事力量逐漸壯大,物質基礎逐漸豐厚,李家逐漸成為大西北的統治者,「東盡黃河,西界玉門,南接蕭關,北控大漠」,方圓兩萬餘里廣袤的地區都在其掌控下,這為西夏王朝的建立打下了基礎。至1032年李德明病逝,作為長子的李元昊在興州府(後改名興慶府,今寧夏銀川)嗣位,到後來西夏國崛起,可以說李元昊是踩着前輩苦心搭建的帝國大廈的基石走上帝王寶殿的。有人曾總結說李德明為王朝的建立經營了20年時間,可見帝王大廈的建立也不是一朝一夕而就的。

且說李元昊。公元1004年出生於靈州(今寧夏靈武)党項貴族之家,幼時尤喜兵書,專心研讀,精於其蘊,及至少年時就顯露出獨特的個性及思想,深得父親喜愛。青年時期已是「圓面高准,身長五尺余」,騎射自如,在今日來說都是英雄美男。陳列於博物館中的李元昊半身塑像,就給人不怒自威、冷峻霸氣之感,從紀錄片中播放的征戰身影,也能領略到其英俊威武風采。加之他頗具文才,精通漢藏語言文字,懂佛學、善繪畫,這使其具備了日後成為王朝統帥的才能與膽識。宋朝邊帥曹瑋曾見其貌後驚嘆他「真英雄也!」,預見他日後必為宋朝邊患。李元昊在其青少年時期就有着稱王為霸的野心,在與父親李德明就「錦衣玉食」的辯駁中,他的「穿着皮毛做的衣服,從事畜牧工作,蕃性所便,英雄之生,應該稱王稱霸,何錦綺為? 」一番話,可見其雄才與野心。其父病逝後他整整用了六年時間,為大夏帝國的誕生做着充分準備。

1038年10月11日,李元昊在興慶府(今銀川)建國稱帝,自稱「吾祖」(党項語「青天子」之意),並頒布了象徵獨立政權的國號「大夏」、年號「天授禮法延祚元年」,開啟了西夏的宏偉帝業,統治着今寧夏、甘肅、陝西北部和內蒙古西部的廣大地區,形成了與宋 、遼鼎足而立的格局,史有「小三國」之稱。

西夏博物館內有一個大型西夏疆域沙盤模型,透過這個沙盤,西夏複雜巍然的疆域全貌分段分塊盡收眼底。觀西夏史記短片,那些廝殺疆土、砍伐林木、耕地建房、圍堵狩獵的場面,一直在我的眼前晃動,讓我一次次想象着他們最後為何會選擇到賀蘭山下建立國都呢?

如今的賀蘭山下都是一片蒼黃曠野,多風沙、多瓦礫,那麼千年之前,這裡是什麼樣的狀態呢?是水草豐茂良田縱橫阡陌之地,還是人煙稀少、沙漠茫茫的不毛之地?但試想想,西靠賀蘭山開荒伐木、打樁圍牆、鑄城建朝,這在地理位置之上已經優於沒有任何防禦條件的戈壁荒漠賀蘭山自然成為一道古時戰事的天然屏障;加之中原地區土地千頃,越廣袤平原,沖刷出層層疊疊的黃土地,流之不盡的黃河水養育着一方水土,有山有水有土地,歷來是兵家王侯建城鑄園的理想之地,難怪出生於賀蘭山下的李元昊,當宋、遼兩國長期的抗衡爭鬥難解而自己實力又日益強大之時,承襲其父的帝王氣派,能不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獨立為王嗎?也應了那句「山高皇帝遠」的古語,創建新王朝也是時勢造就。

[1]

作者簡介

蘇小桃,回族,寧夏西吉縣人。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