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固鳳仙花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西固鳳仙花 |
中文學名 西固鳳仙花 拉丁學名 Impatiens notolophora Maxim. 界 植物界 門 被子植物門 綱 雙子葉植物綱 亞綱 原始花被亞綱 目 無患子目 分布區域 中國四川、甘肅、陝西、河南 |
西固鳳仙花(學名:Impatiens notolophora Maxim.)是中國的特有植物。鳳仙花科,鳳仙花屬一年生草本植物。
分布於中國四川、甘肅、陝西、河南。生於海拔2200-3600米的混交林中或山坡林下陰濕處,該花適應性強,生長迅速。花形奇特,花如其名。開花時間長,古代即已經關注其觀賞價值。
信息
種中文名:西固鳳仙花
種拉丁名:Impatiens notolophora Maxim.
科中文名:鳳仙花科
科拉丁名:Balsaminaceae
屬中文名:鳳仙花屬
屬拉丁名:Impatiens
國內分布:四川北部、甘肅、陝西、河南
海 拔:2200-3600
中國植物志:47(2):178[1]
形態特徵
一年生細弱草本,高40-60厘米,全株無毛。莖直立,極細,下部長裸露,自中部或中上部疏分枝,分枝對生或近對生,開展。
葉互生,具細長柄,中部葉有時近對生,薄膜質,寬卵形或卵狀橢圓形,稀近圓形,長3-6厘米,寬1.5-3.5厘米,頂端鈍或近圓形,基部寬楔形,急狹成長2.5-4厘米的葉柄,邊緣具粗圓齒,齒端微凹,齒間無剛毛,側脈4-5 (6) 對,不明顯。上部葉漸小卵形,最上部葉近無柄,基部圓形或心形。
總花梗生於莖枝上部葉腋,極細,長3-4厘米,具3-5花;花梗絲狀,長5-8 (10) 毫米,上部具苞片;苞片膜質,長3-5毫米,宿存。花小或極小,黃色,長達厘米;側生萼片2,卵狀長圓形或圓形,長3-4毫米,膜質,綠色,具小尖;旗瓣近圓形,長5毫米,背面中肋具類葉綠色寬翅頂端圓形;翼瓣無柄,長1.5厘米,2裂,基部裂片小,肉質,近圓形,上部裂片具柄,圓形或寬斧形,頂端稍尖,背面向中部具小裂片;背部的小耳小,彎曲對生;唇瓣檐部小舟形,長約4毫米,基部漸狹成長1.7-2厘米內彎的細距,頂端棒狀。花絲短,線形,花葯2室,鈍。子房紡錘形。
蒴果狹紡錘形,長1.5-2.5厘米,漸尖。種子多數,橢圓形,褐色,長2.5毫米,光滑。花期7-8月,果期8-9月。
該種顯著的特徵是葉薄膜質,邊緣具粗圓齒,齒端鈍或微凹,葉柄細,極長,近絲狀,花小,唇瓣的檐部小,舟狀,具長彎距。
分布區域
產四川北部(康定、松潘、大金、馬爾康、黑水、寶興、理縣、天全、Karlong、Hontou 河谷)、甘肅(拉木寺、舟曲、文縣、卓尼)、陝西(鳳縣、辛家山)、河南(西峽、南召)。
生於海拔2200-3600米的混交林中或山坡林下陰濕處。模式標本采自四川康定與寶興之間。
生長習性
《廣群芳譜》中亦云「人家多種之,極易生。二月下子,隨時可再種。即冬月嚴寒,種之火炕,亦生苗」。其果實很特別,成熟果實稍遇外力便彈裂開來。噴灑出去的種子,散落於周圍,第二年就會長出一顆一顆的鳳仙花,以此「擴充地盤」延續後代。
繁殖技術
喜向陽的地勢和疏鬆肥沃的土壤,在較貧瘠的土壤中也可生長。用種子繁殖。3—9月進行播種,以4月播種最為適宜,移栽不擇時間。 生長期在4—9月份,種子播入盆中後一般一個星期左右即發芽長葉。長到8cm左右時,每盆保留1—3株。長到20—30厘米時摘心,定植後,對植株主莖要進行打頂,增強其分枝能力,株形豐滿。5片葉以後,每隔半個月施一次腐熟稀薄人糞尿等,孕蕾前後施一次磷肥及草木灰。花開後剪去花蒂,不使其結籽,則花開得更加繁盛;基部開花隨時摘去,這樣會促使各枝頂部陸續開花,但容易變異。
6月上、中旬即可開花,花期可保持兩個多月。播種前,應將苗床澆透水,使其保持濕潤, 鳳仙花的種子比較小,播下後不能立即澆水,以免把種子衝掉。再蓋上約3—4毫米一層薄土,注意遮蔭, 約10天後可出苗。當小苗長出2-3片葉時就要開始移植,以後逐步定植或上盆培育。也可以在溫室里培養發芽,但在固定種植在外面以前,必須先在夜間實行堅苗。
種子撒播在培養土上,輕加覆土約0.3公分,5-6天後發芽,真葉3-4片即可定植於花盆或花壇,株距30公分。
繁殖培育鳳仙花用種子繁殖。3—9進行播種,以4月播種最為適宜,這樣6月上、中旬即可開花,花期可保持兩個多月。
以陽光充足、土質濕潤、肥沃、疏鬆及排水良好的土壤為宜。施基肥、整地做畦,南方做高畦,北方做平畦,畦寬1.2m。
種子細小,壽命較長,在室溫下貯藏3年其發芽率仍達79.7%。直播,南方3月份,北方4月份。行距35cm,開lcm的淺溝,將種子均勻撒入溝內,覆土後稍加鎮壓,隨後澆水。播後保持土壤濕潤,溫度25℃左右時約5天開始出苗。每667平方米用種量500g。
苗高5~10cm時間苗,將細小、纖弱、過密的苗間去,並按20cm株距定苗。合理密植,可以優質高產。
種子撒播在培養土上,輕加覆土約0.3公分,5~6天後發芽,真葉3~4片即可定植於花盆或花壇,株距30公分。
如果要使花期推遲,可在7月初播種。也可採用摘心的方法,同時摘除早開的花朵及花蕾,使植株不斷擴大,每15~20天追肥1次。9月以後形成更多的花蕾,使它們在國慶節開花。
出苗後防止雜草爭奪水分,應適時鬆土除草。天旱時及時澆水。1年中耕除草2~3次。
苗高30~40cm時,可把莖下部的老葉去掉,摘去頂尖,促其多分枝。此時,每667平方米施餅肥40kg,可順行開溝,把肥料撒入溝內,覆土,澆水。高溫多雨季節注意排水。[2]
鳳仙花簡介
花語:別碰我,源於它的英文別名Touch me not,因為它的籽莢遭輕輕一碰就會打開,花籽會噴灑出去。
鳳仙花,別名:指甲花,急性子,鳳仙透骨草,拉丁文名:Impatiens balsamina L.無患子目、鳳仙花科、鳳仙花屬一年生草本花卉, 全株分根、莖、葉子、花、果實和種子六個部分。因其花頭、翅、尾、足俱翹然如鳳狀,故又名金鳳花。鳳仙花的身體有根、莖、葉子、花、果實和種子六個部分。花顏色多樣,有粉紅,大紅,紫色,粉紫等多種顏色,花瓣或者葉子搗碎,用樹葉包在指甲上,能染上鮮艷的紅色,非常漂亮,很受女孩子的喜愛。
民間常用其花及葉染指甲。莖及種子入藥。莖有祛風濕、活血、止痛之效,用於治風濕性關節痛、屈伸不利;種子稱「急性子」,有軟堅、消積之效,用於治噎膈、骨鯁咽喉、腹部腫塊、閉經。
一年生直立肉質草本,又名指甲花、染指甲花、小桃紅等。因其花頭、翅、尾、足俱翹然如鳳狀,故又名金鳳花。鳳仙花屬鳳仙花科一年生草本花卉,原產中國,印度和緬甸。[3]
參考資料
- ↑ 西固鳳仙花Impatiens notolophora Maxim,植物通
- ↑ 鳳仙花繁殖及播種方法,園林網
- ↑ 鳳仙花繁殖及播種方法,園林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