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褶胸魚科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褶胸魚科,Sternoptychidae,巨口魚目的一個物種。海洋發光魚類,生活於大洋中層或底層。一般棲息深度在150-1300公尺間,有些種類可達3000公尺。具有垂直洄游習性。有些種類白天體呈銀白色,夜晚則呈深色。可利用發光器誘捕獵物或吸引異性,主要以橈腳類、魚苗或其它浮游生物為食。廣泛分布於世界各大洋。台灣地區計有魚種3種。[1]

基本信息

褶胸魚科,巨口魚目的一科。體極度側扁,短而高或稍延長。眼大。口裂垂直或近於垂直。兩頜齒小,鋤骨齒有或無。體無鱗或排列稀疏。眼眶周圍、頦部、鰓蓋膜和體上具成群的發光器,峽部和腹鰭之間的腹面和腹側有數列發光器。背鰭第一支鰭骨或脊椎的上背棘在背鰭前方突出,特化為一背翼突(dorsal blade)。體腹部有鱗狀骨板形成腹棱。

地理分布

廣泛分布於世界各大洋。

生態

海洋發光魚類,肉食性。

褶胸魚科魚類身體是短而高的側扁形,眼睛很大,口裂垂直或近乎垂直。兩頜牙齒較小,部分魚種有鋤骨齒,體表無鱗片,亦有鱗片排列稀疏者。眼眶周圍、頦部、鰓蓋膜和體上有成群的發光器,峽部和腹鰭之間的腹面、腹側亦有數列發光器。背鰭的第一支鰭骨或脊椎的上背棘在背鰭前方突出,特化成一枚三角形骨板,稱為「背翼突」或「背刀」;腹部亦有鱗狀骨板形成腹稜。

褶胸魚科魚類是深海發光魚類,生活於全球各大洋之大洋中層或底層。一般棲息深度在150-1300公尺間,有些種類可達3000公尺,具有垂直洄游習性。有些種類白天身體呈銀白色,夜晚則呈深色。可利用發光器誘捕獵物或吸引異性,主要以橈腳類、魚苗或其它浮遊動物為食。全球計2亞科10屬49種,台灣紀錄1亞科2屬3種。

視頻

褶胸魚科 相關視頻

我國發現世界最古老疣齒魚科魚類化石
中國發現世界最古老疣齒魚科魚類化石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