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裸身蠕蛇鰻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裸身蠕蛇鰻

來自 網易網 的圖片

裸身蠕蛇鰻 圓柱型;全長約為最高體高的30-50倍。口大,口裂延伸至眼的稍後方。吻尖;前上頜骨、上下頜骨、鋤骨皆具齒,齒顆粒狀。[1]

基本信息

中文名 裸身蠕蛇鰻

亞 門 脊椎動物亞門

門 脊索動物門

界 動物界

瀕危狀態

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形態特徵

體細長,圓柱型;全長約為最高體高的30-50倍。口大,口裂延伸至眼的稍後方。吻尖;前上頜骨、上下頜骨、鋤骨皆具齒,齒顆粒狀。背鰭起點在肛門上方或略後方;背、臀鰭較低,且與尾鰭相連續;無胸鰭;尾鰭明顯。體呈半透明至白色。裸蟲鰻(Muraenichthys gymnotus)為本種之同種異名。

棲所生態

主要棲息於有寬鬆沙子或碎石底質的海域。穴居性,通常鑽入沙石堆中,等待獵物,以貝類、蝦蛄等底棲動物為食。

地理分布

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海域,西起紅海、東非及馬達加斯加,東至社會群島,北至日本,南至澳洲大堡礁。台灣發現於南部海域。

漁業利用

罕見物種,無任何漁業利用,僅具有研究價值。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