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裕固族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裕固族

裕固族是中國西部人口較少的民族之一,主要牧居在祁連山以及河西走廊明花黃泥堡等地。

起源和歷史 [1]

裕固族的祖先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世紀的丁零、4世紀的鐵勒和居住在色欏格河鄂爾渾河流域的回紇。回紇是東部鐵勒(亦稱狄歷、敕勒、高車)的六大部之一。後來東部鐵勒在反抗東突厥汗國的鬥爭中,形成了以回紇為核心的部落聯盟,被稱為「九姓鐵勒」或簡稱「九姓」。8世紀中葉,回紇擊敗突厥在烏德勒山(今杭愛山支系)、溫昆河(今鄂爾渾河)建立回紇汗國。9世紀中葉,回紇汗國為黠戛斯所破,回紇各部四處遷徙,其中一支投奔河西走廊,與早先遷來的部分回紇匯合,在這裡生息繁衍,成為當今之裕固族。

裕固族在歷史上有過各種稱呼,,元朝稱為「撒里畏吾」,明朝稱為「撒里畏吾爾」,清朝稱為「錫喇偉古爾」或「西喇古兒番」。1953年由周恩來總理更名為 「堯熬爾」,音譯相近「裕固」二字,兼取漢語富裕鞏固之意,正式定名為「裕固族」。

宗教信仰 [2]

裕固族信仰喇嘛教,是屬於喇嘛教格魯派(黃教)。但是,裕固族的祖先在歷史上曾信過別的宗教。在公元8世紀中以前,回紇人就曾信仰薩滿教。他們崇拜精靈,崇拜祖先,害怕雷霆。還應時而產生了能預卜吉凶、呼風喚雨的男女巫師。後來,裕固族的祖先又先後信仰過摩尼教和佛教。

服飾特點 [3]

「衣領高、帽有纓」,是裕固族服飾的一大特點,生活和文化傳統形成了服飾上的審美標準,服飾的樣式、花色、刺繡圖案、花紋都按其民族習慣形成並代代相傳。民間流傳着「水的頭是泉源,衣服的頭是領子」,「帽無纓子不好看,衣無領子不能穿」的民歌。

裕固族的服飾喜歡用紅、藍、黑、白等對比強烈的色彩,給人以深刻的印象。如頭面的編織圖案,雖然極為簡單,僅以方、圓幾何形狀的組成,但因以紅色為底,以藍、白、黃、黑構圖,故十分顯目,而不使人覺得單調;尤其是銀牌綴在紅色的頭面上,更見效果,立體感極強。又如白氈帽上鑲以紅、黑色的邊沿飾紋,也因色彩的對比分明,而使邊沿飾紋非常清晰,令人產生玲瓏、輕快的美感。這種以對比色彩強烈來造成圖案醒目、生動的手法,在綠色的大草原中,顯得很得體,與裕固族粗獷、豪放的性格相協調。

建築特點 [4]

裕固族住的是帳篷。這種帳篷是用耗牛毛編織的毛氈做成的。一般長約5米、寬3米、高2米,四周用牛毛繩拉緊固定。坐在帳篷里似乎能看見星星點點的天空,但卻不漏雨,且能遮風.帳篷內左側是用原木搭成的貼地板床,大約占帳篷的一般,上面鋪着厚厚的毛氈,這時全家人安睡、談天、用餐之處,也是會客廳。帳篷的右側就是廚房。他們燒的是干牛糞,這種燃料火力挺大。既沒有什麼怪味,也沒有那種嗆人的濃煙。

傳統節日 [5]

祭罕點格爾

祭罕點格爾是甘肅省肅南裕固族自治縣裕固族祭祀節日,每年農曆正月和立秋後舉行。「罕點格爾」是一根細毛繩上纏各種牲畜毛和五色布條,下端有一個小白布袋,內裝五穀雜糧,象徵可汗與皇天,供奉在帳篷內右側上方。裕固族人認為,這樣可以避免災難,一年四季吉祥如意。祭祀時請一位自稱是天神附體的男性「也赫哲」主持儀式。

剪馬鬃節

在每年農曆四月中旬擇日舉行,一般為期兩天。屆時馬主要準備酥油、奶茶、青稞酒、手扒肉等食品及剪馬鬃用的盤子,盤子裡還放置一座用炒麵疙瘩壘成的7至8層小塔,塔上澆有酥油,凝固的酥油可使塔固定在盤裡。塔表示四面八方平安富足。剪馬鬃的剪刀把上也系條吉祥的白色哈達。

祭鄠博

祭鄠博是甘肅省肅南裕固族自治縣裕固族宗教節日,時間一般在農曆二月初二,也有六月初一或四月二十一日舉行的。裕固族鄂博是用五、六米長的松木杆子圍插成的,它被視作是民族的保護神。屆時,家家戶戶都來祭也以祈消災滅難、平平安安。同時在鄂博土加一些新的木杆,木杆的尖端纏上羊毛。

飲食文化 [6]

一直以來,奶和茶在裕固族人民日常生活中一直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有一日三茶一飯或兩茶一飯的習慣。肉食在裕固人的日常生活中仍然占有很大比例。手抓羊肉是裕固人最喜愛的食物之一。

裕固族人好酒,而且酒量不小。不少人能喝4 斤白酒.有的婦女也能喝上斤把。以酒待客是傳統習俗之一。他們的習慣是先吃後喝,在吃飽之後再喝酒。裕固族人喝酒從來不要萊,只是喝光酒。

相關視頻

裕固族舞蹈

參考資料

  1. 裕固族的民族起源與變遷 草原文明,2019-01-06
  2. 裕固族信仰 炎黃風俗網,2013-01-16
  3. 裕固族服飾特點介紹 祥安閣風水網,2016-01-23
  4. 裕固族建築特點 祥安閣風水網,2015-12-07
  5. 裕固族的傳統節日與風俗習慣 起名網,2019-06-02
  6. 裕固族的飲食文化 傳統文化網,2013-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