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後人惡搞至今的國王是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醜化的國王 |
被後人惡搞至今的國王是誰?在中國歷史上,因為無知而名氣大噪,並被後人惡搞至今的,恐怕沒有誰能夠勝過「夜郎王」。[1]
「夜郎自大」在現代漢語中是這樣解釋的:夜郎,漢代西南地區的一個小國。夜郎自大,比喻人無知而又狂妄自大,含貶義。
夜郎的故事首見於司馬遷的《史記·西南夷列傳》:滇王與漢使者言曰:「漢孰與我大?」。及夜郎侯亦然。以道不通,故各以為一州主,不知漢廣大。
漢武帝開發西南夷後,為尋找通往印度的通道,便派出王然於、柏始昌、呂越人等人前往。當一行人到達滇國後(今雲南省境內),由于山高路斷,無法西進,他們只能暫住滇國,逗留期間,滇王向這些來自大山外面的人問道:「漢敦與我大?」後來,漢使們在返回長安時,途經夜郎國(多數人認為在貴州境內),沒有見過大世面的夜郎國君也提出了同樣的問題。
也許是該着夜郎王流名百世,同樣的問題發生在兩個人身上,後人卻沒有稱「滇王自大」而只說「夜郎自大」。
「夜郎自大」的故事一旦流傳開來,便屢屢被人借用,到了清代已經發展成為一個固定的成語而廣為流行,無論是名家大師,還是普通文人,經常在文中用「夜郎自大」這一典故,來比喻那些無知而又狂妄自大的行為。清著名文學家蒲松齡在《聊齋志異·絳妃》中寫道:「駕炮車之狂雲,遂以夜郎自大。恃貪狼之逆氣,漫以河伯為尊。」成書於光緒後期的晚清小說《孽海花》第二十四回寫道:「餓虎思斗,夜郎自大,我國若不大張撻伐,一奮神威,靠着各國的空文勸阻,他哪裡肯甘心就範呢?」
其實,說夜郎國君妄自尊大,膽敢與強大的漢王朝叫板,有點委屈了這位身在大山深處的國君。夜郎是僻處大山的一個小國或是部落,即使現在交通也非常不便,人們出入也多受限制,在兩千多年前,更是山隔水阻,極少有人能夠進去,他們對外面的情況了解甚少,所以,偶有外客來到,便急於打聽山外的情況,想知道外面的世界有多麼精彩,這實為人之常情,司馬遷在這個故事裡也只是敘述了夜郎國和漢朝的一個外交事件,根本沒有想到後人會以此為題,把「夜郎王」惡搞成一個妄自尊大的「狂人」,以至被貽笑了二千多年。[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