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袁黃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袁黃
袁黃
原文名 Huang Yuan
出生 1533年
浙江嘉善
逝世 1606年
國籍 中國
別名 袁了凡
職業 思想家
知名作品 《了凡四訓》
《皇都水利考》
《評註八代文宗》
《祈嗣真詮》

袁黃,(1533-1606),初名表,後改名黃,字慶遠,又字坤儀、儀甫,初號學海,後改了凡,後人常以其號「了凡」稱之。袁黃是明代重要思想家,是迄今所知中國第一位具名的善書作者。他的《了凡四訓》[1]融會道教哲學與儒家理學,勸人積善改過,強調從治心入手的自我修養,提倡記功過格,在社會上流傳甚廣。

個人經歷

袁黃青少年時聰穎敏悟,卓有異才,曾受教於雲谷禪師,對天文、術數、水利、軍政、醫藥等無不研究,補諸生。

明嘉靖四十四年(1565),知縣辟書院,令高材生從袁受經學。

萬曆五年(1577)會試,初擬取第一,因策論違逆主考官而落第。

十四年(1586)中進士,為萬曆初嘉興府三名家之一。奉命清核蘇松錢糧,上《賦役儀》,又請減免額外加征米銀10餘條款,被豪紳所阻而作罷。萬曆十六年(1588)授河北寶坻(今屬天津)知縣,任職五年,業績輝煌。

萬曆二十年(1592),調任兵部職方主事,適日本侵略朝鮮,朝廷大舉東征,薊遼經略宋應昌上疏請袁黃到軍營贊畫,與劉黃裳浮海渡鴨綠江。平壤戰役時,提督李如松以誘兵迎戰日軍獲勝,袁黃禁止李部下諸將割首級報功,李深為惱恨而引兵東去,派袁黃守平壤,不增撥一兵一卒。後突遇日軍攻城,袁黃率領部下及3000名朝鮮兵擊退之。不久,李如松兵敗碧蹄館,兵部尚書石星主張撥款議和,袁黃上書提出將驕應罷兵。李如松誣袁黃以十大罪狀,袁黃遂罷歸家居,閉戶著書。

卒年74歲。

主要貢獻

1.博學多才、涉足極廣

袁了凡是「文理全才」的人物。他是明朝著名的農學家、水利學家及曆法學家。譬如,他所著《曆法新書》涉及46種曆法,有歲差總數積算、五緯總數積算、推天正冬至五星自行限度、求第一東西差、求太陽食甚定分、求日月出入帶食所見分秒、求朔望交會約率、四平方求弦術、太白黃道南北緯度、黃道南北各像內外星經緯度等,共150多種求算方法,學問深邃。 袁了凡善於總結。譬如,他結合自己的經驗探討研究舉業之道,組織編纂了《群書備考》等參考書。明朝末年,是嘉善歷史上人才輩出、群星璀璨的年代。如在萬曆年間,嘉善有狀元國相錢士升、名臣魏大中等進士29人,占明清兩朝進士總數的六分之一。嘉善是全國26個巍科大縣之一,這也與袁了凡等人在教育上的貢獻分不開。

2.江南善舉運動的倡導者

明朝末年,江南社會變動劇烈,道德體系紊亂。作為社會精英的士紳階層,為了教化民眾,將勸善懲惡的諸多事例刊刻成「善書」,通過小說、說唱而流行於民間,宣揚「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以通俗的形式將「民眾的道德」具體化。 在善書的形成、發展和流傳過程中,袁了凡的言行經歷對善書思想的興盛具有劃時代的意義,產生了重要而深遠的影響。〔袁了凡的《了凡四訓》是善書中的經典之作,勸善是全書的重點和宗旨,「積善篇」占了全書一半的篇幅。它闡明了善的含義、明辨善惡的標準、行善的道理和方法。 崇禎十四年(1641)又建立同善會館,作為經辦善業的常設機構和公所。同善會館是江南最早興起的民辦慈善組織,是近代中國慈善組織的雛形,成為後來風行全國的鄉村社會團體,引發了清代民間力量組織介入慈善機構的浪潮,具有重大意義。

3.功過格的積極實踐者

功過格是最具中華文明特色的事物之一,它把每日所做之事,按其善惡增減記數,是一種道德自律的工具。功過格的出現,標誌着中國人認識到可用自己的手改變自己的命運,改變吉凶,這是精神生活中劃時代的成果。

袁了凡提倡以記「功過格」的方法,「隱惡揚善」、「遷善改過」,進行道德自律,規範自己的行為,達到自我修養、完善人生的目的。袁了凡作為功過格的提倡者和身體力行者,強調個人改變命運的力量,用善書來鼓動社會流動和提升社會地位,為後來者樹立了榜樣,他的言行經歷對後世道德倫理思想的變遷產生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

詩作品

鷓鴣天 題村叟屋壁

明代:袁黃

數疊煙林散翠鬟,莫嫌此地少青山。酒逢社日添酬應,花到開時費往還。

松老大,竹平安,柴門雖設不曾關。旁人方訝茅齋窄,鶴柵蜂房割半間。

參考文獻

  1. 《了凡四訓》 了凡四訓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