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袁成清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袁成清
武漢理工大學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副院長
出生 1976年2月
湖北省巴東縣
國籍 中國
母校 武漢理工大學
職業 教育科研管理工作者

袁成清,男,1976年2月生,湖北省巴東縣人,現任武漢理工大學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副院長[1]教授博士生導師[2],中國機械工程學會摩擦學分會副主任委員,全國機械振動、衝擊與狀態監測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委員,中國造船學會會刊《船舶工程》編委會副主任委員,《船海工程》編委會副主任委員。研究領域為:船舶摩擦學和綠色技術。獲2007年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提名獎、2010年第二屆武漢市青年科技獎、2009年教育部自然科學二等獎[3]、2012年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2013中國機械工程學會青年科技成就獎、2013年中國機械工程學會摩擦學分會摩擦學青年學者獎和2013年"溫詩鑄楓葉獎 - 優秀青年學者獎"。2007年獲英國皇家學會王寬誠基金資助在英國利茲大學從事博士後研究,2010年入選交通運輸部"交通青年科技英才",2012年入選教育部新世紀人才計劃和首屆湖北省高端人才引領培養計劃第二層次,2013年獲湖北省自然科學基金創新群體項目,2014年獲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發表學術論文100多篇,其中SCI收錄34篇、EI收錄60多篇,出版專著2部。

2016年4月,當選2015年度"獎勵計劃"青年學者。

人物經歷

1994-09 ~ 1998-07 武漢汽車工業大學(現武漢理工大學) 本科生。

1998-09 ~ 2001-08 機械科學研究院武漢材料保護研究所 碩士生。

2001-09 ~ 2005-06 武漢理工大學 博士生。

2002-04 ~ 2002-06 香港城市大學 Research Assistant。

2002-07 ~ 2005-01 澳大利亞James Cook University Research Officer。

2005-07 ~ 2005-12 武漢理工大學 講師。

2006-01 ~ 2009-09 武漢理工大學 副教授。

2007-02 ~ 2007-11 英國利茲大學(The University of Leeds)英國皇家學會博士後(UK Royal Society KC Wong Fellowship)。

2009-10 ~ 2010-06 武漢理工大學 教授。

2010-07 ~ 至今 武漢理工大學 教授、博士生導師。

2015-01 ~ 2015-03 澳大利亞悉尼大學 國家公派高級研究學者 。

學術兼職

[1] 中國機械工程學會摩擦學分會副主任委員(2015-至今);

[2] 中國機械工程學會摩擦學分會青年工作委員會主任委員(2013-2015);

[3] 全國機械振動、衝擊與狀態監測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委員(2009-至今);

[4] 《船舶工程》編委會副主任委員(2011-至今);

[5] 《船海工程》編委會副主任委員(2015-至今)。

主要貢獻

[1] 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51422507),船舶摩擦學的基礎問題, 2015-2017,項目負責人

[2]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51375355),船體防污減阻新型低表面能生物有機金屬材料製備及性能研究,2014-2017,項目負責人

[3] 湖北省自然科學基金創新群體(2013CFA007),基於船岸信息一體化的船舶動力系統故障預測與能效提升的理論與方法研究,2014-2015,項目負責人

[4] 國防裝備預先研究項目,XXX磨損、減振降噪技術研究,2014-2015,項目負責人

[5] 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NCET-12-0910),船舶動力系統的故障辨識、預測及緩解方法,2013-2015,項目負責人

[6] 湖北省高端人才引領培養計劃(鄂科技通[2012]86號),船舶動力系統可靠性,2012-2017,項目負責人

[7] 霍英東基金基礎研究項目(131051),缸套-活塞環系統潤滑油膜厚度測量及特性研究,2012-2014,項目負責人

[8] 湖北省自然科學基金傑出青年基金項目(2010CDA085),船用太陽能光伏發電系統併網研究,2011-2013,項目負責人

[9] 交通運輸部應用基礎研究項目(2010-329-811-060),太陽能光伏系統在船舶上的應用基礎研究,2010-2012,項目負責人

[10]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50705070),船舶柴油機典型摩擦學系統狀態辨識方法與模型研究,2008-2010,項目負責人

[11] 國家工信部高技術船舶科研計劃項目(工信部聯裝(2012)540號),(採用蓄電池儲能技術)太陽能在大型滾裝船上的應用技術研究,2013-2015,專題三負責人

代表性論文及著作

發表SCI收錄論文34篇、EI收錄論文60多篇,出版中文專著3部,譯著1部,參編英文專著1部,授權發明專利10項。近5年來的代表性SCI收錄論文和著作如下:

[1] XQ Bai, X Zhang, CQ Yuan. Numerical analysis of drag reduction performance of different shaped riblet surfaces. Marine Technology Society Journal,2016,50(1): 62-72

[2] XY Ren, XQ Bai, CQ Yuan*, et al. Protein engineering of a new recombinant peptide to increase the surface contact angle of stainless steel. RSC Advances,2015,5,101309-101318

[3] P Cao, CQ Yuan*, CY Ma, et al. Preparation and analysis of a new bioorganic metallic material. RSC Advances,2015, 5, 78030–78037

[4] CL Dong, CQ Yuan*, XQ Bai, et al. Study on wear behaviours for NBR/stainless steel under sand water-lubricated conditions. Wear, 2015, 332-333:1012–1020.

[5] CL Dong, CQ Yuan*, XQ Bai, et al. Tribological properties of aged nitrile butadiene rubber under dry sliding conditions. Wear, 2015, 322-323: 226–237.

[6] ZW Guo, CQ Yuan*, XP Yan, et al. 3D surface characterizations of wear particles generated from lubricated regular concave cylinder liners. Tribology Letters, 2014, 55(1): 131-142.

[7] CL Dong, CQ Yuan*, XQ Bai, et al. Study on wear behaviour and wear model of nitrile butadiene rubber under water lubricated conditions. RSC Advances, 2014, 4(36): 19034-19042.

[8] CL Dong, CQ Yuan*, J Li, et al. Assessment model for tribological property of ceramic/stainless steel rubbing pairs in H2O2 solution. Science China-Technological Sciences, 2013, 56(12): 3017-3023.

[9] XQ Bai, GT Xie, H Fan, CQ Yuan, et al. Study on biomimetic preparation of shell surface microstructure for ship antifouling. Wear, 2013, 306(1): 285-295.

[10] ZW Guo, CQ Yuan*, P Liu, et al. Study on influence of cylinder liner surface texture on lubrication performance for cylinder liner-piston ring components. Tribology Letters, 2013, 51(1): 9-23.

[11] ZX Li, XP Yan, CQ Yuan, et al. Intelligent fault diagnosis method for marine diesel engines using instantaneous angular speed. Journal of Mechan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2, 26(8): 2413-2423.

[12] ZX Li, XP Yan, CQ Yuan, et al. Virtual prototype and experimental research on gear multi-fault diagnosis using wavelet-autoregressive model and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method. Mechanical Systems and Signal Processing, 2011, 25(7): 2589-2607.

[13] CQ Yuan*, J Li, CL Dong, et al. Study on tribological properties of ceramics/stainless steel rubbing pairs in hydrogen peroxide solutions. Wear, 2011, 271(9-10): 1617-1622.

[14] CL Dong, CQ Yuan*, J Li, et al, Study on tribological properties of Al2O3 ceramics/1Cr18Ni9Ti stainless steel rubbing pairs in H2O2 solutions. Lubrication Science, 2011, 23 (1): 41-48.

[15] 嚴新平、白秀琴、袁成清,船舶摩擦學,武漢理工大學出版社,2016(湖北省公益出版基金資助)

[16] 嚴新平、徐立、袁成清,船舶清潔能源技術,國防工業出版社,2015(入選"十二五"國家級規劃教材)

[17] 袁成清,機械系統磨損測試與評價,武漢理工大學出版社,2012(湖北省公益出版基金資助)

[18] Chengqing Yuan, Xinping Yan, Zhixiong Li, et al, Remote Fault Diagnosis System for Marine Power Machinery System (Chapter 15 in Book:Diagnostics and Prognostics of Engineering Systems: Methods and Techniques), IGI-Global, 2012

國際交流與合作

與澳大利亞悉尼大學、新南威爾士大學,英國利茲大學、南安普頓大學、基爾大學,荷蘭丹爾伏特大學等高校有着緊密的國際合作,聯合指導研究生多名,聯合發表SCI論文10多篇。每年都有研究生前往國外聯合培養、攻讀學位、短期交流和參加國際學術會議。

招生專業

碩士招生專業:交通運輸工程(學碩、專碩)

輪機工程(學碩)

船舶與海洋工程(專碩)

博士招生專業:交通運輸工程(載運工具運用工程)

獲獎記錄

科技獎勵:

[1] 2012年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排名第二),船舶動力裝置磨損狀態在線監測與遠程故障診斷技術及應用

[2] 2014年中國航海科技特等獎(排名第八),船舶軸系的性能和結構優化的理論研究、試驗裝置研製與工程應用

[3] 2009年教育部自然科學二等獎(排名第一),基於信息融合的油液監測智能化方法研究

[4] 2009年湖北省科技進步一等獎(排名第四)[4],新型聚合物摩擦學材料設計、製備及工程應用

[5] 2007年湖北省自然科學二等獎(排名第三),摩擦學系統狀態辨識理論與方法研究

個人榮譽:

[1] 2006年獲批英國皇家學會王寬誠獎學金(Royal Society KC Wong Fellowship)資助

[2] 2007全國百篇優秀博士學位論文提名獎,磨損過程中的磨粒表面和磨損表面特徵及其相互關係研究

[3] 2009年獲批武漢市青年科技晨光計劃項目

[4] 2010年獲批湖北省自然科學基金傑出青年基金項目

[5] 2010年入選交通運輸部"交通青年科技英才"

[6] 2010年獲第二屆武漢青年科技獎

[7] 2011年獲批霍英東基金項目

[8] 2012年入選教育部新世紀人才計劃

[9] 2012年入選首屆湖北省高端人才引領培養計劃

[10] 2013年獲批湖北省自然科學基金創新群體

[11] 2013年獲中國機械工程學會摩擦學分會青年學者獎

[12] 2013年獲溫詩鑄楓葉獎-優秀青年學者獎

[13] 2013年獲中國機械工程學會青年科技成就獎

[14] 2014年獲批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15] 2015年獲批教育部首屆長江青年學者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