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表層土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表層土

來自 網絡 的圖片

地球表面的第一層土。一般由腐殖質和黏土組成。

基本內容

中文名:表層土

組成:一般由腐殖質、黏土組成

外文名:surface soil

位置:表層土位於土壤的最上部

壤松原因

主要是土壤中的粘土礦物如蒙脫石水雲母等具有膨脹收縮性,加水後水分進入粘土礦物的層間,使之體積增大,土壤中有機質中腐殖質也有一點的作用。

土壤作用

表層土含有豐富的有機物,透氣透水能力都很強,填在下面能使深層土壤透氣好並且有養分。深層剛剛挖出的土比較粘硬,是生土。填在表層經過日曬雨淋會風化變成熟土。

相關信息

從飽和度再認識非飽和表層土吸力

【摘要】:為了探討非飽和土水膜中的重力水對總吸力的影響,根據飽和度大小情況,將非飽和土中的水、氣形態分成了四類,即界限飽和度Sr1,Sr2,Sr3,Sr4.分析了非飽和土中的總吸力組成和水膜中重力水對總吸力的影響,並推導出界限飽和度Sr2條件重力水對總吸力影響的計算公式,在此基礎上給出了顆粒級數分別為10-3mm~100mm的總吸力與飽和度的關係圖.最後選擇了一種試驗值模擬比較.模擬比較表明,考慮重力水的作用下理論計算值與實測值更加吻合,從而證實了重力水對吸力的影響是不可忽略的.

【作者單位】: 湖南大學岩土工程研究所 湖南大學岩土工程研究所 中南大學地學與環境工程院

【關鍵詞】: 吸力 非飽和土 飽和度 毛細作用 水氣形態分類

【基金】:教育部高等學校博士學科點專項基金資助項目(20020532008)

【分類號】:TU43

【正文快照】: 非飽和土吸力是土顆粒間的水氣兩相及其界面(或收縮膜)相互作用的結果,國內外眾多學者對非飽和土的研究均從這些方面進行.國外最早研究非飽和土強度特性的學者Haines在1925年就提出了粘土吸力的增加提高了粘土的凝聚力及土的強度;Bishop[2]提出着名的基質吸力(ua-uw)

珍貴土壤

「表層土太珍貴了!」市水利局水土保持處副處長孔德樹介紹,地面上可用於耕作或種植的表層土僅10至30厘米,但需要幾千年的自然演變才能形成這一層薄瘠的表層土。而且我市屬於碳酸鹽地區,本就土壤瘠薄,碳酸鹽岩廣泛出露,抗風蝕能力強,成土過程緩慢。

「重慶尤其需要重視表層土的保持。」孔德樹介紹,我市是全國水土流失最嚴重的地區之一,全市現有水土流失面積4萬平方公里,占土地總面積的48.6%。其中:重慶三峽庫區水土流失面積2.39萬平方公里,占庫區土地總面積的51.7%,高於全國37%的平均水平。每年因水土流失造成耕地退化、石漠化的面積仍然很大。

破壞原因

除了降雨、洪災等自然因素外,人為破壞也是近年水土流失較為嚴重的原因。「首先是工程破壞。」孔德樹說,隨着經濟、社會的發展,開發建設項目不斷增加,很多工程業主不知曉或無視《水土保持法》,未編制水土保持方案就隨意開挖,並將表層土隨便扔棄或胡亂填埋地下,導致大量珍貴的表層土資源無端浪費或流失。孔德樹說,希望各施工企業嚴格遵守《水土保持法》,依法保持每一寸表層土並使之合理利用。

農村不合理的耕作方式也導致了大量的表層土流失。孔德樹說,目前農民耕作土地時仍是沿襲順坡起壠的耕作方式,使雨水能夠在耕地表層形成較大的徑流,年復一年地將表層土沖刷流失。「希望各地農業、水利部門引導農民採取橫坡起壠的耕作方式,儘量減少表層土流失。」[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