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衡山早白薯

來自 網絡 的圖片

衡山早白薯是湖南省衡陽市衡山縣的特產。衡山縣生產的白薯塊莖較整齊、表面光滑,且產量高、品質好。

衡山早白薯為地方農家品種,最先來源於湖南省普遍栽培的腳板薯,學名叫扁白薯,是市場上極少見的珍惜品種,有極高的營養價值和藥用價值。主要分布于衡山縣師古、沙泉、福田、望峰、長江、開雲、永和、店門等鄉鎮。年種植面積1萬畝以上,產量2萬噸,產值7000萬元左右。產品暢銷株洲湘潭、衡陽、長沙武漢廣州等地。

目錄

基本內容

中文名:衡山早白薯

審定編號:XPD018-2009

品種類別:薯蕷科植物

最大單薯重:1050克

特徵特性

早熟品種。植株為纏繞性藤本,莖淺綠色,多棱形、有翼。葉片犁頭形,長約17厘米,寬約13厘米,葉柄長約11厘米,綠色。塊莖扁長形,上窄下寬。塊莖長約23.5厘米,上寬約5.9厘米,下寬約9.1厘米,表皮灰褐色,平均單薯重約730克,最大單薯重達1050克。

生長環境

該品種生育期120~200天,耐旱、耐熱,適宜於我省疏鬆肥沃、土層深厚的砂壤土栽培。

產量表現: 每667平方米鮮薯產量2000公斤左右。

分布範圍

衡山早白薯是湖南省衡陽市衡山縣的特產。

衡山早白薯為地方農家品種,最先來源於湖南省普遍栽培的腳板薯,學名叫扁白薯,是市場上極少見的珍惜品種,有極高的營養價值和藥用價值。主要分布于衡山縣師古、沙泉、福田、望峰、長江、開雲、永和、店門等鄉鎮。年種植面積1萬畝以上,產量2萬噸,產值7000萬元左右。產品暢銷株洲、湘潭、衡陽、長沙、武漢、廣州等地。

主要價值

肉質細嫩,澱粉含量高,煮食時汁濃味甜帶粉,風味佳。熟食,以熘炒、燉肉為主,煮食汁濃味甜,風味佳,是餐桌上的特色佳肴,深受消費者喜愛。有關研究表明,早白薯營養豐富,含有大量糖、蛋白質、脂肪、澱粉、維生素和礦物質,長期食用,可增強身體抵抗力,增強血管壁彈力和保護牙齒,還能通便和預防腸道疾病。

栽培技術

1、選擇砂土或壤土地種植。2、選用未發生病蟲害,形狀符合品種特性、塊莖大小適中的種薯塊作種薯。切塊時宜切大塊,以100~200克/塊為宜。3、早播種。保護地育苗一般於2月下旬開始播種,播種在大棚或中小棚中,播種時先將種薯集中平播於苗床,播種深度以5~7厘米為宜,播後再覆蓋地膜。4、前作收穫後,每667平方米施優質有機肥2000~3000公斤或充分腐熟的人糞尿1500公斤,深翻40~50厘米。5、定植。3月中下旬,待芽長達0.5厘米左右時,移栽至大田,定植密度以每667平方平方米000株左右為宜。定植時每個栽植穴豎直埋放長30~40厘米,粗10~12厘米的稻草捆一個。6、定植後,為促進白薯早發快發,宜覆蓋地膜或小拱棚進行升溫。6月底~7月上、中旬,當塊莖達500克以上時,即可開始採收。

種植區域:該品種達到登記標準,同意登記。適宜於我省種植。

經濟收入:因為上市比一般白薯要早上15天到一個月,所以價格較一般白薯要高上不少,可以賣到10到12元每公斤,早白薯的經濟收入可以達到每畝8000元到10000元左右,較種田要多得多。

「衡山早白薯」於2009年被湖南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確定為「湖南省非主要農作物新品種」,並於2011年成功申報立項為國家科技部「農村科技成果轉化資金」項目。

審定編號: XPD018-2009

品種來源: 衡山種福白薯種植專業合作社,當地腳板薯農家品種定向選擇育成[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