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蟠龍洞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蟠龍洞位於廣東省雲浮市市區,屬喀斯特溶岩,經歷億萬年漫長歲月逐漸形成。洞內遊程528米,分三層,上層天堂通天洞,下層龍泉地下河,中層九龍長廊,層層相連,曲折迷人。洞內鍾乳千姿百態,石筍石柱如林。處處有景,景景皆奇[1]。類人似物有「神龜朝聖」、「龍母浴池」「天書神筆」、「玉壁雄關」等58景,真是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引人入勝。而最為奇特的是洞內岩壁上長出的簇簇石花,石花晶瑩潔白,剔透玲瓏,如銀星閃爍熠熠生輝。

中文名稱: 蟠龍洞

外文名稱: Panlong cave

地理位置: 廣東省雲浮市

氣候類型: 亞熱帶季風氣候

景點級別: 省級風景名勝區

著名景點: 龍母浴池

附近景點: 九星岩、蟠龍天湖、程溪祖廟、青旗山、龍母墓

總體介紹

蟠龍洞位於雲浮市區興雲東路天湖廣場的後面,因其洞體迂迥曲折,形若蛟龍,故得名。1993年5月,廣東省人民政府以66號文,正式批准蟠龍洞為省級風景名勝區。

蟠龍洞自1985年對遊人開放以來,已接待數百萬遊客。市政府加大了對景區建設的投入,於蟠龍洞旁興建蟠龍天湖,一個集觀賞、食住、遊樂、購物於一體的旅遊景區已初具規模,來自各地的遊客更是絡繹不絕。

蟠龍洞旅遊風景區和新興龍山溫泉旅遊度假區、羅定聚龍洞、龍龕岩,雲安程溪祖廟成一線的「龍之旅」,成為聞名海內外的旅遊熱線。

經研究初步認為花卉狀組合構成,在特定的物化條件下形成的,開始形成時間約為35萬年前,至今仍在緩慢生長,見氣成石,變幻無窮,生長不為重力所約。「玉羅傘帳」,又是蟠龍洞內另一個世界級洞穴奇觀。其狀如宮廷豪華傘帳,白里透黃,石褶線條美輪美奐,純屬自然形成,其成因至今仍是一個謎,具有很高的科研考古和科普價值。

蟠龍洞地下河間歇性湧泉。蟠龍洞中的落水洞直落21米深處,是龍泉地下河,在景點「群龍布陣」處可螺旋而下,曲伸如龍,一年四季,龍泉滴水不斷,泉水甘冽。其下的地下河,長560米,河寬8~10米,高10~30米不等,它是一間歇泉供給河水,來水時,水浪滾翻,哇哇作響,沖刷河灘,過一會又靜靜回流石洞。

蟠龍洞省級風景名勝區位於雲浮市城區內,處於珠三角邊緣,距廣州160公里,離肇慶60公里,東與肇慶、江門市接壤,南與陽江、茂名市相鄰,西與廣西梧州市交界,北臨西江,與德慶、封開兩縣隔江相望。324國道及三茂鐵路橫貫境內,交通十分便利。

蟠龍洞屬典型的喀斯特溶洞,是地下水在大理岩的石縫中流動,經漫長年代不斷侵蝕擴大而成的,因其洞體迂迴典折,形若蛟龍,故取名「蟠龍洞」。洞分三層,上層「天堂」通天洞,下層龍泉地下河,中層九龍長廊,層層相連,曲折迷人。洞內石花高掛,鍾乳低垂,石筍石柱如林;洞中有洞,處處有景,景景皆奇,景物天成,形形式式的洞穴次生化學沉積物千姿百態,擬人擬物,栩栩如生,各景物更與家喻戶曉的「龍母沐浴賀誕辰」的神話傳說緊密相連。置身洞中仿如進入瑤池仙景、水族龍宮的世界。而最為奇特的是在洞內岩壁上長出的晶瑩潔白、剔透玲瓏的「寶石花」和神似玉石的華麗宮廷蚊帳「玉羅傘帳」。

主要景點

該洞於1983年11月發現,1984年開發,1985年正式開放。

遊覽洞分兩層,上層洞為「天堂」通天洞,下層為寶石花洞室。洞內景點主要有「雞鳴破法」、「龍珠鎮洞」、「海獅捲簾」、「石羊拜客」、「龍床寶鏡」、「龍宮奇寶」、「龍母玉池」、「仙桃盛會」、「青龍翻浪」、「魚躍龍門」、「金龍入帳」、「斑石凌空」、「雙龍出海」、「海獅護帳」、「龍母回歸」、「定海神針」等57景,各景奇麗無比,景隨步移,路隨景轉,非常緊湊,顯得突出,無怪有「神州奇葩」之稱。從洞穴沉積物看,形態的品種名稱齊全,如「天書神筆」的鐘乳石、「神龜朝聖」的石筍、「玉柱擎空」的石柱、「玉壁雄關」的邊石壩、「金龍入帳」的石瀑布、「龍母玉池」的石蓮盤、「仙山瓊閣」的狗牙石(水盆晶簇)、「雨箭風刀」的石旗、「海獅護帳」的石盾與石幔以及「巨龍迎賓」的凝結水再溶蝕鐘乳石等,無一不奇,無一不怪。

寶石花蟠龍洞內最為奇特的是洞內岩壁上長出的簇簇「寶石花」,石花晶瑩潔白,剔透玲瓏,形態萬千,如銀星閃爍,熠熠生輝。在國內外均比較罕見,全世界僅美國、土耳其和中國有,除河南省鞏縣石花洞等極少數洞穴有此種類型沉積外,很少見到這種雪白晶瑩,似球非球,似針非針的形態和色澤的石花,因此很受遊人稱道,其形態之完美,色澤之純白,堪稱世界等級,被譽為「世界十大洞穴奇景」之一。蟠龍洞也因此在1987年的《國際洞穴年會》上被世界洞穴協會譽為「世界三大石花洞」之一。經專家研究初步認為石花是由三種化學沉積形態的花卉狀組合體構成,即由方解石的鐘乳石(核心)、文石質的石枝和方解石質與文石質的捲曲石等。最典型的組合結構是,以鐘乳石為干,石枝為枝、為花,捲曲石為節、皮、蕾。因此它們的形成要有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滴水形成鐘乳石;第二階段,在封閉的環境下,洞內沒有空氣的流動,處於十分寧靜、氣溫恆定且略高時,由微壓的水緩慢滲出,結晶沉澱生出石枝;第三階段,由毛細水或由於氣溶膠作用形成捲曲石。至今仍在緩慢生長,附着於岩壁之上,見氣成石,變幻無窮,生長不為重力所約,不按重力方向生長,而向四周節節開花,就象我們的頭髮一樣不斷自根部向外推出生長一樣,因而也稱「永不凋謝的花」。

玉羅傘帳是蟠龍洞內另一個世界級洞穴奇觀。它的外形酷似人們平時所見的羅傘蚊帳,形態之優美,在世上是極其罕見的。它由兩部分組成,頂部的盾形板面叫石盾(也叫調色板),從盾頂墜下來的部分叫盾墜,屬於石幕式的石幔。這兩部分結合起來,便是一頂神似玉石的華麗宮廷蚊帳,故被稱為「玉羅傘帳」。玉羅傘帳的前後兩部分顏色有明顯的差異,後部分色澤較暗,生長較早,據測已有24200年了,前半部潔白如玉,生長較晚,估計生成年代在數千年之內。

洞中景觀

蟠龍洞的特殊景觀有三處:其一是世界三大石花洞之一。洞內石花剔透玲瓏,晶瑩如玉,它附着於岩壁之上,不按重力方向生長,而向四面節節開花,見氣成石,繼續生長,變幻無窮。其二是我國南方典型的大熊貓--劍齒象動物群"古動物化石區",最為珍貴的是"智人"古人類化石。其三是蟠龍洞尚未開發的龍泉地下河,河中有泉眼,每隔十分鐘左右,泉眼波浪翻滾,似海潮洶湧,沖刷河岸,隨後又似退潮,靜靜地回流石洞,經專家確認為地下間歇泉,是一罕見洞府奇觀。

洞長千米,深暗幽邃。裡面有高達30米的螺頂,有深不見底的石罅,寬闊空曠處都能容千人,窄處不能2人並行。在洞內跺腳砸壁會發出「嗡嗡」回音,給人一種神秘莫測的感覺。

洞口朝南,為券拱門,門上坎刻「龍洞薰風」四個篆字,為康熙14年5月立。洞內10米處,有一供台,台上神像已廢,只剩台下殘存的幾尊羅漢石像身軀。向洞內行至30米處,開始向右下方拐彎,回頭外望,只見洞口猶如月牙出山,人稱「回首望月」。

再向里進,可見鐘乳石形成的「江豬探海」、「水簾瀑布」、以及多年沖刷而成的「姜池」、「藕池」。嘴裡噴球吐玉人。

再向里前進,便是「倒爬四十步」,雖然路程難走,卻另有一番意境。

交通指南

蟠龍洞景區離肇慶60公里,從肇慶出發,全程可走廣雲高速直達景區,或行324國道直達景區。全程僅需約1小時。肇慶各車站均有班車到達雲浮。

雲浮市位於廣東省中西部,西江中游以南。東緊接珠江三角洲,西靠桂東南,是粵西地區和西江流域的重要交通樞紐。市區距肇慶60公里,廣州160公里,水路距香港177海里。

境內324國道一、二級水泥路的改造工程已基本完成,並投入使用,由市區到市屬各縣(市)縣城公路均為一、二級水泥路,鎮鎮通汽車。羅定機場已建成通航,業務不斷招展。全市現有都城、南江口、六都、都騎四個港口。其中六都港貨物年吞吐量達350萬噸,為廣東省內河第二大港,年吞吐量250萬噸的六都四圍塘綜合大港口和南江口碼頭、都城貨運碼頭擴容改造正在抓緊進行,直達香港貨運航班已開通。設立了雲浮海關和羅定海關。

雲浮市交通以公路為主,三茂鐵路線在腰古鎮及新興縣設有上落站。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