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距翠雀花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螺距翠雀花子 |
中文學名:螺距翠雀花 拉丁學名:Delphinium spirocentrum Hand.-Mazz 界:植物界 門:被子植物門 綱:雙子葉植物綱 目:毛茛目 科:毛茛科 屬:翠雀屬 |
螺距翠雀花(學名:Delphinium spirocentrum Hand.-Mazz.)是毛茛科翠雀屬多年生草本植物,莖高可達90厘米,與葉柄均被開展的白硬毛,葉多生莖下部,有長柄;葉片圓五角形,葉柄基部有狹鞘。莖中部葉變小。總狀花序狹長,有花4-25朵;基部苞片葉狀,花梗近直展,小苞片生花梗上部至下部,通常線形,萼片藍紫色,橢圓形,花瓣藍色,無毛;瓣片比爪稍長,長方形,子房被黃色糙毛。7-8月開花。 分布於中國雲南西北部、四川西南部。生海拔3500-4200米山地草坡、林邊或灌叢中。模式標本采自中甸。
基本信息
- 中文名: 螺距翠雀花
- 學 名:Delphinium spirocentrum Hand.-Mazz.
- 界: 植物界
- 門: 被子植物門
- 綱: 雙子葉植物綱
- 目: 毛茛目
- 科: 毛茛科
- 族: 翠雀族
- 屬:翠雀屬
- 組: 滇川翠雀花組
分布區域 雲南西北部(維西、中甸、德欽)、四川西南部(木里、鄉城)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莖高(16-)26-90厘米,與葉柄均被開展的白硬毛,有時下部變無毛,不分枝或分枝。 葉多生莖下部,有長柄;葉片圓五角形,長2.7-4.8厘米,寬4-10(-14)匣米,三深裂至本身長度4/5處,中央深裂片菱形,漸尖,下部全緣,在中部三裂,二回裂片有缺刻狀小裂片和卵形粗齒,側深裂片斜扇形,不等二深裂,兩面均有短糙毛;葉柄長10-24厘米,基部有狹鞘。莖中部葉變小。 總狀花序狹長,有4-25朵花;基部苞片葉狀,其他苞片小,線形至線狀鑽形,長8-12毫米;花梗近直展,長1.5-5.5厘米,與軸均密被白色糙毛和黃色短腺毛;小苞片生花梗上部至下部,通常線形,長10-12毫米,寬1-1.4毫米;萼片藍紫色,橢圓形,長1.5-1.8厘米,外面有短毛,距長約2.3厘米,馬蹄狀或螺旋狀彎曲;花瓣藍色,無毛;退化雄蕊藍色,瓣片比爪稍長,長方形,微凹或二淺裂至中部,腹面中央有黃色髯毛;雄蕊無毛;心皮3,子房被黃色糙毛。7-8月開花。 該種的莖和葉柄有開展的硬毛,萼距螺旋狀彎曲是其主要特徵。
生長環境
生長於海拔3500-4200米山地草坡、林邊或灌叢中。喜冷爽濕潤氣候,不耐夏季炎熱高溫,要求深厚肥沃、通氣性良好的微酸性或中性土壤。在自然條件下,適生土壤的有機質含量為10-14%,全N0.4-07%,速效P6-8ppm,速效K,135-200ppm。 生長於海拔3500-4200米山地草坡、林邊或灌叢中。喜冷爽濕潤氣候,不耐夏季炎熱高溫,要求深厚肥沃、通氣性良好的微酸性或中性土壤。在自然條件下,適生土壤的有機質含量為10-14%,全N0.4-07%,速效P6-8ppm,速效K,135-200ppm。
分布範圍
分布於中國雲南西北部(維西、中甸、德欽)、四川西南部(木里、鄉城)。模式標本采自中甸。
主要價值
觀賞:翠雀花清雅秀麗,開花繁茂,深受人們喜愛,翠雀花耐蔭性較強,是作林下地被的優良材料,可以豐富城市景觀。有由於翠雀花期長,可作為簇植花卉,布置花壇、花境或在草坪、道路邊緣栽植。 醫藥:【藏藥】雀果貝:花治時疫瘟病及皮膚病《滇省志》。[1]
參考文獻
- ↑ 螺距翠雀花知識科普,這些你可能不知道!,百度,18-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