螇螰
原文
智伯圍趙襄子於晉陽①,使人謂其守曰:「若能以城降,吾當使若子及孫世世保之。」守者對曰:「昔者中牟②之郭圯,有螇螰③墮於河,沫擁之以旋,其翅拍拍,蛇④見而憐之,游而負之及陸,謂馨曰:『吾與子百年無相忘乎?』今晉國惟無人而壅,女以天盈,盈而恃之,是壅禍也。壅禍恃盈以蠆⑤尾於人,天實厭之。晉陽朝亡,女必夕死,死,予不寒猶及見之,其何有於子及孫?是夕,智伯為韓魏所殺。
註解
譯文
智伯在晉陽包圍了趙襄子,派人對守城的人說:「倘若人能用這座城投降(我),我可使你以及你的子孫世世代代保有此城。」守城的人回答說:「從前中牟的城倒塌了,有一隻螇螰掉到到河時,水沫擁着它而旋轉,它的翅膀不停地打着水,這時有一隻螻蛄見了就憐憫它,游過去就背着它到了岸上,螇螰感激地對螻蛄說:『我和我的子孫百年以後也不會忘了你啊。』螻蛄振翅大笑說:『你的生命短暫得連冬天春天都不知道,又怎麼能百年以後不忘記我呢?』如今晉因為沒有人而被圍困,你憑着天然的有利條件而驕橫自大,驕橫自大就依賴它,這是圍困的災禍啊。圍困的災禍依賴驕橫自大,就像用蠍毒害人,上天實在厭惡這樣做,晉城早晨被攻破,你必定在晚上死,我即使死了,我的屍骨未寒還能來得及看到你的死,那又怎麼能對我的子孫後代有什麼影響呢?」這天晚上,智伯被韓魏所殺。
寓意
解決問題的出路在於謀略,危在旦夕,計無所出,卻又一味地不自量力,口出狂言,又於事何補?有勇有試想,方為良將。
作者
作品介紹
《郁離子》是寓言體散文故事集,在中國思想史上和文學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元末亂世,劉伯溫隱居青田,總結自己的思想和對社會、人生的見解,創作了《郁離子》。「郁離子」是劉伯溫的托稱[2]。《郁離子》包羅萬象,囊括古今,闡明了劉伯溫的政治理想、哲學觀點、處世態度和治世的謀略等。劉伯溫認為,如果按照書中的正確主張去做,就一定能達到文明之治的目標。
視頻
螇螰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揭秘大明王朝第一謀臣劉伯溫 ,搜狐,2016-08-31
- ↑ 《郁離子》是劉伯溫的神作,背後藏有秘密,人不到這歲數最好別讀,搜狐,2019-09-07